分享

学习笔记第649期 | 精力吸血鬼

 自我清理 2022-10-21 发布于海南
个人学习笔记,内容来自:书籍、公众号、知乎、微博、付费社群坚持日更,用时光去证明自己。

  学习笔记   



01.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让自己越来越身心平和,放松的练习,就是说“谢谢”。

我们做核酸,扫码的时候,都会有好多机会对工作人员说谢谢。

我们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可以说谢谢。吃饭,上菜,点的外卖来了,都可以对服务人员说谢谢。

甚至你在路上,看到其他人,你也可以在心里对他们说“谢谢”,“谢谢你们的存在”。

这样,一天到晚,也就自然而然地说了好多个谢谢。越是说,自己的气场就会越来越稳定,柔和,身心放松,没有不满。

02.
“保龄球一共10个瓶子,如果你一次砸倒了9个,那么可以得90分,如果你一次砸倒了10个,则可以得240分。”

我的意思是,机会的叠加会逐级放大人生效应,最终造成巨大的飞跃,仅仅是多投中一个瓶子,就可以实现从90分到240的飞跃,同理,只要你每次面对机会投掷(做出选择且执行)的时候,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通过不断的累积,你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直到获取最终胜利。

其次,即便是一时的得失也无关紧要,保持在线,只要你不出局,就有翻盘的机会,盯着一个整体目标,远比盯着一个单一目标更重要。

03.
我家附近的商业街上,有几家商铺,每不到半年,就会倒闭一次,换个老板重新装修,过不了多久又倒闭,循环往复,络绎不绝。

据说,这些个开店又关店的老板,大都是普通老百姓,在外面闯荡打拼数年存了点积蓄,或者家里拆迁有点小钱的就想开店做生意,但是自身有不太具备什么风险管理意识,也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独特优势,做什么全靠模仿别人,看到卖奶茶的火了,就加盟个奶茶品牌;看到搞火锅的生意好,就开个火锅店,但认知不足,只知其形,不知其意,既没有别人店铺位置的优势,也没别人营销获客的头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普通人做生意,一定要轻,线下嘛,先从摆地摊开始做,夜市的摊位也不贵千把块钱一个月加上点设备费用不会超过一万,做的好再弄个商铺,做的不好也就吸取个教训,还有机会不至于爬不起来。

线上嘛,先保证自己的主业稳定,利用业余时间去摸索,搞搞自媒体,做做一件代发电商,千万不要脑袋一热裸辞去干这些事,那样真的是不给自己留退路。

04.
每次谈话之后,有些人都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他们需要你全天候无死角的关注,话题也总是围绕着他们展开。他们可能非常迷人,魅力十足,属于群居动物,热爱派对生活。他们也可能作弊。他们可能会撒谎。当事情出问题时,他们也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临床学院医学博士Judith Orloff表示:“所谓的精力吸血鬼,实际上就是榨干你精力的那些人。”他们会“捕食”或操纵那些愿意驻足倾听他们想法的人,最容易被他们盯上的人,往往是那些敏感、富有同情心、总是能看到别人优点的人。

医学博士Christiane Northrup说,“精力吸血鬼”往往才华横溢,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善于操纵他人。在她看来,这类人是一种健康风险的来源,因为他们会导致慢性压力。

如果精力吸血鬼就在你身边,比如配偶、父母或老板,你的精力总是被那个人消耗掉,这就会逐渐导致一种压力,“你总是在那个人身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种慢性压力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产生有害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05.
如果一个地方原本很混乱,那么再丢几件杂物在那里,你也不会很介意。如果那里很整洁,稍微多出来一点东西,就会被你意识到,并想要收整好。

人的心理环境也是如此,当我们的心理世界里有太多已经放在那里的东西,此时我们想要找到一件东西,可能就要搬掉所有东西,而你的气力不足以搬走它,所以只能停止行动——维持现状。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负债,它的意思是,倘若我们不先偿还债务,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去消费——使用自己的心理额度。

这种体验很多人有过,类似于可能你有一阵子,觉得运动,健康饮食,早起早睡并不困难,甚至还能搞搞园艺,认真学习,高效工作,把这些高带宽的事情运作完依然觉得有余力,这就是心理额度充足的表现。但是当你失去这种秩序很久以后,你再试着启动这些,觉得无比艰辛,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都会在体验上感觉到艰巨。

以上这两种状态,都是渐进生成的,人并不是随时都能警觉这个趋势,因为两种导向,都可能是基于我们相对自己好一点的心理动机。

人其实有能力去主宰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生活的品质。但它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除非你把它那些存在已久的,占据着你的东西都先搬空,让自己有足够的心理内存去加载那些真正重要的事项。

你问我怎么办?那就先放眼一下你周遭的环境,你的工作环境,你的人际环境,你的居住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被你整理和处理的,它一定是你这一阶段心理环境的直接映射。

06.
不要在所有事情上都试图自律。

因为自律需要能量,试图在所有事情上自律,你可能一件事也长久不了。

要把自律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提升专业能力,健身等等。至于几天收拾一次房间、几天洗一次衣服、甚至一年看多少本书,都不需要做硬性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