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胸外李医生 2022-10-22 发布于山东

导读:唐太宗与大臣们推究夏桀、商纣、秦始皇、秦二世、北齐高纬、北周宇文赟等亡国之君由盛到衰的致命弱点和帝王短祚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帝王“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唐太宗与十八学士图

《贞观政要》一书辑录了唐太宗李世民 (598—649在位)与其大臣 们,如魏徴(580—六四三)、房玄龄(579— 648)、杜如晦(585—630)等数十人的对答、议论和奏疏,以及治国安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举措,是一部政论性历史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典范以及相关思想的重要典籍。全书共十卷,四十篇,二百四十七章。

编著者吴兢(670—749)是唐代以直笔修史著称的史家。在吴兢看来,唐初太宗贞观时期,法良政善,“良足可观”;而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面貌,已大不如前。当时李唐王朝表面虽呈现兴旺的景象,但危机已露端倪,熟悉历史的吴兢已经感受到盛世背后埋藏了衰颓的危机。为了让大唐王朝能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贞观年间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乃至后世的帝王将相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这就是《贞观政要》的写作动机。《贞观政要》的核心思想:

(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太宗登基后,常与大臣们论及前朝政治得失,斥责历代恶弊,提倡以史为鉴,力戒重蹈亡国之辙。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自强盛走到衰亡的历史,感慨尤深。所谓隋朝“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北齐后主高纬与冯小怜

由此及远,太宗与大臣们推究夏桀、商纣、秦始皇、秦二世、北齐高纬、北周宇文赟等亡国之君由盛到衰的致命弱点和帝王短祚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帝王“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如何治国安邦,永保李唐社稷千秋大业,这是太宗从即位至晚年常系心头、冥思苦索的重大问题。太宗在不同场合再三训诲臣僚须时时刻刻居安思危,不可懈怠。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国自古以来政治思想的核心课题, 先秦诸子百家一致认同,君临天下者应具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作为一种 精神压力,可能动地催发意识主体的斗志,孜孜不已作用于客体,创造辉煌。贞观年间,太宗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纲国策,无一不是以满怀忧思、力避重蹈亡国之辙为依据制定的,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才成就了太宗的帝王事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二)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

贞观君臣总结了隋朝及昔日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政之时采取了三大举措:

其一,清净无为以为民。其二,发展生产以养民。其三,轻徭薄赋以恤民。不过,贞观晚年用兵辽东,亲征高丽,与无为思想背道而驰,实是美中不足之处。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油画

(三)从善如流的民本观念

《旧唐书》曾如此评价太宗:“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太宗一生最耀眼和最为世人敬慕的,是他没有把自己视为拥有无上权威的天子,反而克己不已,又持久不懈广开言路,屈尊求谏,虚心改过,“力行不倦”做一代有道明君。

《贞观政要》描述,太宗容貌威武严肃,宫中进谏的人见到他都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得知此事后,每逢有人奏本,总佯装和颜悦色之貌,以此足见其求谏心之诚恳,情之真切。通览《贞观政要》,太宗求谏有“三不论”:一是不论时间,二是不论事大事小,三是不论谏言对错。太宗不但主动求谏,更能虚心纳谏,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计较帝王之尊,坦然认错。

《贞观政要》记载,由于大臣们所呈箴言甚多,太宗“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贞观十一年(637),魏徴见太宗骄奢渐起,进呈《谏太宗十思疏》。奏章提出十个方面的问题,供太宗思考。第二年,再呈著名 的《十渐不克终疏》。奏疏采取对比手法,历数太宗不能善克始终的十大愆过,语言尖刻,词锋犀利。太宗收到奏章后,“反覆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录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阎立本《步辇图》 吐蕃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朝见唐太宗

(四)任贤安邦的用人策略

贞观二十年(646),太宗就他治国安邦总结了五条成功之道:一曰不嫉胜己之善,二曰能弃短取长,三曰敬贤而怜不肖,四曰不恶正直之士,五曰爱夷如华。这五条经验中有四条涉及人才,可见所谓“贞观之治”就是任贤致治。

太宗主宰大唐江山后,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作为举国之纲,不拘一格,招揽四方贤才,荟萃八面精英。《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身边谋臣多达四十余人。太宗谈及人才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时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故而他强调要处理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选拔和管理。他重视人才,但并非乱选滥任,而是有一定准则。

贞观名臣魏徵、王珪两人,原属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也是谋害太宗的罪魁之一。可是太宗对昔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麾下德才兼备的文武将官,都赏以爵位,封以高官。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等行政长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在其名下记录各自的功过善恶,“坐卧恒看”,权衡称职与否;又按时派遣重臣依照为官标准,考核各地官吏。由于太宗讲究诚信、不衔私利、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故在位二十三年,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且统治集团内部人心齐整、义同一体,大大提高了国家机器运行的效能。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五)公正平允的赏罚机制

太宗治国安邦颇为重要的策略是惩恶扬善,恩威并举,借以增强大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朝中营造人心思上、邪不敌正的氛围。为了使众多贤才脱颖而出,太宗制订详细而严格的选拔程序和考核制度,将各级官员应达到的德行和政绩列为九等,每年责成吏部逐一考核京官和地方官,考绩优者晋升,劣者贬斥。贞观十七年(643),太宗特命画家绘制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皇宫凌烟阁,用以表扬他们为大唐社稷所做出的贡献,以激励群臣至诚奉国。

(六)依法行政的治国方略

太宗在大力推行贤能治国之时,也极为重视国家权力管理,以法安邦。首先,建立君臣一体、共治天下的管理机制。在这个问题上,太宗态度比较开明,他甚至认为,天下不是李家皇帝的天下,皇帝也非李氏家族的皇帝。太宗建立了一种君臣各行其是、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在处理重大军国政事时,太宗广泛征求官僚意见,决不独断专行。属自己承担的责任,决不推诿他人;属主管部门和大臣定夺的具体事情,决不越俎代庖。太宗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规范了谏官议事制度。在运用赏罚手段调动大臣积极性的同时,还在宫廷施行法与理相结合的教化制。

其次是建立相互制衡纠偏的办事机构。贞观年间,太宗完善和落实了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

此外,还有严格的审判制度,杜绝冤假错案。唐初,并非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尤其是在大案、要案和死刑的判决等方面往往有失偏颇,对此,太宗颁令:今后遇有死刑,都要交中书、门下两省四品以上官员,以及尚书九卿议定,以避免冤狱滥刑。因此,到贞观四年(630),全国处以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五年(631),太宗因发生误斩大理丞张蕴古事件,又一次诏令:凡已判死刑的案件,在处决之前,必须五次复奏,谨防冤案再度发生。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李世民与杨吉儿

(七)正身修德的为君之道

太宗平生夙愿依次是积德、累仁、丰功和厚利。不过,魏徵多次说他功利居多,唯德仁未臻于完美。太宗以为,欲治理好国家,首先要君王正身修德,以身垂范。在这方面,太宗曾做过深入的论述: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他善于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平淡小事,以阐明“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富有相当的合理性。“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正是受到以上思想影响,太宗在治国安邦中,注重以德治为先,力争从自己做起,从皇室做起。

首先是自我节制。在太宗看来,人君的灾祸,不是来自外部,而是生自本身。贞观十三年,太宗因各地旱灾严重而自我贬抑,不仅不在正殿听政,减少膳食,而且还叫停百姓无偿劳役。其次是加强皇室用度管理,躬行节俭,以奢为戒。三是不徇至亲私情。太宗对宗室中没有功勋而先封郡王的,一律降为县公。

在太宗的带动下,杜如晦、房玄龄、魏徵、温彦博等名相正人正己,为政清廉,且两袖清风,去世后家无余产,几乎难以葬身。君臣如是,民风亦然。《贞观政要》曾载曰:“(贞观)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

(八)华夷合一的民族政策

唐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贞观年间,唐朝疆域日渐扩大,但这并非像汉武帝那样运用军事武力达致的,而是得益于太宗以柔克刚、宽大为怀的策略和“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的主张。太宗认为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败亡的,前代帝王往往致力于扩张,以求身后虚名,然而这并无益于当前,反而弄得国穷民困。太宗认为如果于己有益而百姓有损,他必定不为,何况是这种图以虚名而损害百姓的扩张。他以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尽力施行偃武修文、怀柔服远、华夷合一等政策,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战略思想,使周边部族国家竭诚归附,年年朝贡。

贞观四年,唐军大破突厥,降附者数十万人,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外夷,朝廷大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进言驱逐塞外,有的奏请改牧为农,当时就连魏徵也提出偏激的主张。最后,太宗坚持安民弭乱的思想,逐一妥善安置,有的还给予高官厚禄,在周边民族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四方君长纷至长安朝拜太宗,称臣于唐,尊太宗为“天可汗”。

太宗对于周边部族国家,无论是主动靠拢的,还是被征服的,都一律实行相对松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即不撤换当地民族所崇拜的部落首长,又不强迫他们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仅仅是就地驻军,以维持民族地区的边防安全和社会稳定。

商纣王隋炀帝很能耐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呢?《贞观政要》是末代帝王的照妖镜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

为了发展对外关系,使边疆长久安宁、祥和,太宗采用与异邦首领和亲的政策,将皇妹衡阳公主,皇室弘化公主、文成公主嫁给异邦首领。最值得称道的是,太宗坚决摒弃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偏见,敢为人先,将少数民族的将领和贤士举荐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员。太宗在国势强盛的贞观年间大力推行华夷合一政策,对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往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于太宗与大臣励精图治,唐王朝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史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出现了“古昔未有”的繁华景象。

虽然其中多有溢美之词,但当时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吏治相对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是毋庸置疑的。太宗的许多思想、举措和功业,不仅隋炀帝望尘莫及,某些治国方略和实践效果甚至超越秦皇汉武。当然,太宗晚年恃功骄矜、疏贤昵佞、好尚奢靡、劳弊百姓等不端行为有所滋长,虚心求谏、纳谏作风未能克终,仍有可议处。但生活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太宗及其臣僚,以其巨大智慧和无限胆识,依靠广大民众,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贞观之治,使中国历史进入了最治平、最强盛的时代。这也是他们奉献给历史最美丽的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