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赛】李亮亭:理发的记忆(78)

 中诗报 2022-10-22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亮亭,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人,大学学历。曾在《农村大众》、《作家报》、《中国民兵》、《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环球军事》、《农民日报》、《中国人口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健康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电台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300余篇。在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先后50余次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等中央、省、市优秀通讯员等。主编《莒南县军事志》、《莒南县军事人物》。散文《乳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庆45周年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童年的泥狗哨》获由中国散文学会等单位举办的“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散文《石磨声声》在《临沂日报》举办的“工行杯”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2002年8月,被中国散文学会吸收为会员。

作品展示

理发的记忆

作者/李亮亭

理发又叫剃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首任理发师是谁,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那就是我的父亲。

严格地说,在沂蒙山区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理发,叫“铰头”。所谓铰头,就是孩子出生三天以后,如果是头生孩子,也就是第一胎,闺女婿要带上点上红点的馍馍(馒头)、鸡蛋和油条去岳父母家报喜,然后找个吉利的日子,在七大姑八大姨的队伍中,由孩子的舅舅象征性的用剪子在孩子的头上比划三下,名曰:铰头,也算是理发。如果是二胎、三胎,就没有头一胎隆重,不用报喜,随便告知一声,其它照旧,绞头完事。

然而,我的出生由于上面有了四个哥哥,加上一个姐姐,就不稀罕、不娇惯了。如果不是父亲力留,还差点送了人。加上外祖父、外祖母已经去世,舅父家生活比较穷困,又隔着两个县、三道河、九道岭,来去不方便,就没有所谓的铰头。直到快三岁了,唯一的舅舅才知道我已经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首任理发师就是父亲。

那时,我们偌大一个村子没有一个理发师,没有一把现在用的理发“推子”。记事时,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刀子。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多出自集市。理发师一头担着生好火的炉子,一头担着理发用的盆子、盆架等去集市剃头,极少进村入户。但集市一方面离家远不方便,另一方面剃头是要花钱的,在穷困的乡村家庭中也是一笔开支,所以村人大都是自己在家里理发。

夏天,父亲磨好刀子,找来板凳,放在院子里,先是给我的几个哥哥和姐姐理发,最后给我理。我坐着,父亲站着。他弓着腰,眯着眼,一只手扶着我的头,一只手很小心地一刀一刀地在我的头皮上刮。实际上给哥哥和姐姐理完发的父亲已经很累了,但那时我没有感觉。我只是用手捂着头,哭着不让理发。孩子理发大都是哭哭啼啼的,这叫“憷头”。但哭归哭,发终究还是要理的。听着刀子刮着头皮“嗤嗤”的声音,我哭丧着脸忍受着疼痛的煎熬,企盼着快快理完。要知道,用刀子在头皮上刮头发,加上刀子不很锋利,那滋味是很疼的。如果掌握不好刀子,头皮上被划出几道血口子是常有的事情。

到了冬天,临近年关,必须立春之前,父亲总是在我们孩子的头上拾掇一番,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到这时,父亲吩咐母亲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中午时分烧好一锅开水,我们逐个先洗头再理发。我们不讲究发型,任由父亲随便理。尽管较为随便,但父亲也有一本大帐:哥哥岁数大些讲究美,秋冬天大多理的是“茶壶盖”,形状像一把茶壶,只有盖上那个部分留着头发,其它全部刮去,也常常被我们叫做“汉奸头”;如果是春夏天,就干脆理个“和尚头”——全部理掉。姐姐也就是理理四围的边角,留着发好扎辫子。有一次被父亲理的狠了点,害羞的姐姐竟然在家哭了好几天,不敢出门。最小的我总是留着“小鳖脸”,也就是小时候因缺钙总是封闭不了的忽闪忽闪的那个地方,我们叫做“头信子”的地方,留着一块头发,样子十分滑稽。现在想来,留着这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是有科学道理的,它守护着这块极易着凉的命门,不被寒气侵袭。

后来,也就是七十年代,直到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第一把理发推子,有了村里第一家理发店。每到好理发的时候,父亲便给我五分钱,让村里所谓的理发师给理发。不太懂理发套路的理发师,把我们往往理成前曲后拐的头型,被人们叫做“苦瓜头”,好在我们也不在乎。后来理发师真正成了名手,就是他当初从我们的头上练习的。直到村里有了理发师,父亲才算是真正结束了理发生涯。

这理发师自幼就有哮喘病,干不了重活,靠理发娶了一个比自己小较多的媳妇。我离开故乡不久,据说有哮喘病的理发师死去了,妻子改了嫁,再往后的事情就不得而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我的发型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变了又变,理发师换了又换,价格飙升了又升,但我总是忘不了我的首任理发师——我的已经作古了的父亲!

散文是人间的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