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荣生:如何在信息时代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

 tlqz72 2022-10-22 发布于湖南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每天都要接受成千上万的信息,

特别是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即使我们不去主动获取,

安装在各种社交软件,也会不断向我们推送,多种多样的信息,

在纷繁冗杂的信息海洋中,

我们该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授指出:“以获取资讯为目的阅读,有时要在许多文本中搜索和选择相关文本,有时是在内容较多的文本中检索到特定的信息,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有较紧迫的时间要求,因此,需要较熟练地运用浏览、跳读、扫描、速读、略读等阅读方式。如何熟练地运用这些阅读方式,必要条件之一是要熟悉语篇类型的特征、特点,包括文本形式和文本体式。”

他将寻找有用信息的阅读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探测性阅读、搜索性阅读和检视性阅读。

这三种方式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阅读能力。

1

知道“去哪里找”:探测性阅读

如何培养探测性阅读的能力

要获取资讯,首先要知道“去哪里找”有用的信息。信息可能储存在网站网页,也可能在辞典、手册、教科书等书籍杂志里。那么,为获取一个特定的资讯,在海量的信息库里应该如何找?这就需要进行探测性阅读。

探测性阅读,以网页、书册、篇章为单位,读法是大致地“瞄一眼”标题、作者等信息,搜索与选择相关文本,目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确定网页或读物是否具有阅读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剔除伪劣信息,排除大量的无关信息,要高效地找到自己可能需要去读的材料,这取决于以下三项关键能力:辨别信息源的可靠程度,判断信息是否相关,对信息的质量进行形式评估。

Image

#1

 辨别信息源的可靠程度

信息源,包括信息发布的平台、发布者的身份以及发布的时间等。优先要查询的信息源,比如: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布的通知、通告、规定、规程等文件,经审定的工具书、教科书、使用手册,等等。

一般而言,政府网站或企事业单位官网发布的信息,比较可信、可靠。换言之,真实具名发布的信息,比化名或匿名发布的信息可靠。而发布时间过久的信息,很有可能是过时的、无用的信息。

引用、转述别人言论的二手材料或转手材料,大多不可靠。评论、介绍、广告等,其可靠程度视信息发布的平台、发布者的信誉而定。

Image

#2

 判断信息是否相关

判断信息是否相关,其难易程度,视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有所不同。问题越具体,判断越容易。比如:要了解看病如何挂号,如何缴费,如何申报纳税,如何报考,等等。

如果问题较为笼统,甚至只有一个大致的主题或话题,判断是否相关就会有较大难度。比如:家长想知道辅导幼儿学习该看哪些书?职场人士想知道为提升自己的能力该学习什么?大学生想知道研究某方面学术问题,需要找到哪些参考文献?等等。

Image

#3

对信息的质量进行形式评估

网络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查询一个主题,哪怕是尽量缩小范围的主题词,也有成百上千乃至数万条可能相关的信息。除了辨别信息源的可靠程度之外,还应该对所呈现的文本质量做初步的评估。信息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上,查看信息的要素是否完整,比较不同信息的质量,看所需信息是否足够。

探测性阅读应取得的成效,是以下三个方面:

(1)高效地找到了相关的、可靠的信息源。

(2)同时,明确了阅读所找到的文章/网络资源的具体目的。

(3)同时,积累了关于信息源的知识。

获取信息源知识的途径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知道信息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知道具体的信息更加重要。

具有相关的信息源知识,知道参与公共事务、学习新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等较可靠的信息源,并能在需要时加以有效利用,这也是国民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关于信息源的知识,主要来自以下一些途径:

(1)相关的工具书、推荐书目、专业网站等。

(2)购书网、读书贴吧、各类书评和同事、同伴、同学、网友的推荐。

(3)在购书网站、图书馆等随便翻翻、随意看看。知道那些书大致讲什么。即使是专业读者,大部分书其实也是这样读过的。

(4)放在书架里的书。如果有条件,陆续购置一些与所关心领域相关的书籍,按照我的经验,书架里的绝大部分书都是我没有读过的,目前也不打算读,但是如果需要研究一个问题,或者想了解某个内容,我知道在书架里有哪些书可能是有用的。

Image

(5)检索自己的阅读记忆。对专业人员,尤其建议把已经读过的书,如大学教科书等,放在随时能看到的醒目的位置。我曾多次向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建议,把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时代的教科书找出来,放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当碰到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到这些教科书上去找答案。

2

知道“找什么”:搜索性阅读

如何培养搜索性阅读能力?

搜索性阅读,是在相关的、相对可靠的信息源获得的陌生文本中,或者在给定的一个或一些陌生文本中,为解决一个特定问题,快速地查找到能直接回答问题的特定信息。所要查找的信息,一般是事实性知识,主要有两类:(1)具体事实的细节,如谁、何时、何地、何事、怎样、多少数量、什么关系等;(2)名词的含义、术语的定义。

数字阅读是用搜索工具进行关键词检索,所依赖的能力与探测性阅读相类似,关键是要能够辨别信息源的可靠程度。

Image

搜索性阅读主要用于纸质文本。其阅读方式是扫读,英文是“scan”,意思是像雷达扫描那样快速扫过可能相关的语段,锁定包含要找信息的语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录。扫读是视读,默读的方式之一,以词群为单位快速阅读,区别于以字为单位的音读。从整体材料中找出具体信息,要搜索的内容越具体,扫读越容易。最直观的例子是在一页电话号码中找出一个特定的号码。

扫读不同于跳读,一般也不用于熟悉的文本——以前读过或刚阅读过的文章。在熟悉的文本中找一个没记住(不能回忆)的特定信息,是信息的“再认”,其阅读方式是依据回忆进行跳读,例如学生在刚读过的课文中去找谁说了那句话。

但是,如果在一个熟悉的实用性文本中找出阅读理解时一般都不会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找出这一页有多少个句号,就要用扫读。如果要到一个间隔较长时间的熟悉文本中去找一个特定信息,例如我记得在某本书上有某句话,但却想不起这句话在书的哪一页,在引用做注时,可能就要用扫读去确认在哪一页并校对所引用的文字。

扫读的关键,是牢记要“找什么”,并合理地尽量缩小搜索的范围。关于具体事实的细节的资讯,通常记忆或抄录所读的词语、语句即可。

非线性文本和混合文本中的图形、表格、示意图等,也是如此,能找到需要的信息点,只是第一步,还需要把图形、表格、示意图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叙述性语言,才能达到获取资讯的目的。相应的能力要求是:(1)锁定包含要找信息的词语或图形(注意)。(2)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图形、表格、示意图(提取)。(3)用自己的话转述(重新组织)。(4)记忆或记录(记忆)。

搜索性阅读的成效,是快速地查找到能直接回答问题的特定信息并加以利用。

3

知道“有什么”:检视性阅读

检视性阅读,是在找到相关的、可靠的信息源之后,或者对给定的一个或一些文本进行系统而快速地跳读。目的是在不细读的前提下,高效地了解一个陌生文本的整体概貌和主要内容。比如:刚探测到的某官网的网页或手机APP,将要读的一本知识读物,将要读的一篇信息类文本,等等。

检视性阅读的成效,是能够回答“这本书/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下文是如何做一本书的检视性阅读。

具体来说,是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文章?依照主题领域与书的种类或语篇类型分类。

(2) 这本书/这篇文章在谈的是什么?用最简短的话概括内容主题。

(3) 作者在书/文章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4) 作者用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怎么做一本书的检视性阅读?

以书中的篇、章节为单位。一本知识读物的检视性阅读没有固定的顺序,但按照下面的顺序,可以较好地把握一本书的概貌——随意翻翻也不能说不是检视,但效果差、效率低。

Image

(1) 琢磨书的封面,思考书名,尤其是副标题。书名能传递很重要的资讯,包括书的主题、书的类型、书的风格等。

(2) 关注书的封底。封底往往会呈现书的内容概要,有时是推荐人对书的评议。

(3) 略读腰封的作者和译著介绍等信息。出版者会充分利用封页的腰封和封底的腰封,尽量提供重要的信息。

(4) 跳读前言或引言。抓住要点,相当于一篇信息类文本的跳读法。

(5) 研读目录页。包括章节的形式、章节标题和章节顺序。目录是一本书的构架,体现作者写书的纲要。

(6) 挑几页感兴趣的内容,跳读或略读。

(7) 后记(如有),跳读或略读。

(8) 书的版权页。注意出版时间,包括译著原文的出版时间。出版时间提示该书写作的时代背景,暗示作者可能持有的观点。

(9) 参考文献(如有),大致浏览。著作的参考文献,是研究相关专题的重要的信息源知识。

(10) 索引(如有),大致浏览。较为正式的大学教科书,一般都有主题或术语索引,便于学生联系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