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县许孟镇李古庄村出了“一门九进士”

 陈维津 2022-10-22 发布于山东

说起五莲文化历史,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于里镇小窑村,因为该村曾出了“一门五进士”。您或许不会想到,地处马耳山北麓的五莲县许孟镇李古庄村,李氏家族出了“一门九进士”呢!

《据五莲文化集锦》一书记载,李氏家族世代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直到清朝李质秀的两个孙子李宜芳、李宜蕃考中进士后,一发不可收,先后考中进士9名,举人5名,贡生2名,有官衔的高达26人之多!

据史书记载,李质秀心地善良、孝顺双亲,时时处处注意行善积德。因为无处栖身,他曾花钱买了邻居三间破屋,几年后,手头上的钱稍微宽裕了,他便予以整修,不想挖出来了一个瓷坛子,里面盛着大量金钱,其中有白金八锭!

面对巨额资财,他毫不动心,果断送给了房屋原住户。原住户非常感激,说:“这是先祖留下的,你不送来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说完,执意拿出好几个元宝,一定要送给李质秀,被李质秀婉言谢绝。

李质秀的父母死后,他在父母的坟墓旁,搭了个草棚,住在那里,为父母守孝,一住就是好几年。几乎天天在父母的坟前哭泣、流泪。

村里有识文解字的人,准备整理份材料上报朝廷,让朝廷表彰他的孝义之举,他摆摆手,坚决不同意,他说:“父母活的时候,家里穷困,作为当儿子的无能,没让父母享福,怎敢冒充孝子的称号呢?!”

据乾隆年间出版的《诸城县志.孝义下》记载,李质秀一直活到了96岁高龄!
李质秀的儿子李符祥,勤俭持家,勤恳耕作,资财大进,购置田产竟接近200亩。他自身富裕了,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注重帮扶穷困潦倒的乡亲,常常委曲求全、为人排忧解难,对本姓家族无业者均给予资助。

他赈饥寒、修文庙,慷慨解囊。他延请名师,注重培养教育子女走科举之路。

李符祥在临终时,拉着后辈们的手,流着泪说:“你们要好好读书啊!不指望你们考取进士,只要能考中秀才,我也会含笑九泉的!”谁也不会想到,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先后考中了进士!

李符祥的儿子李宜芳,自幼秉承祖训,刻苦读书、立志成才,于清雍正元年考中举人,雍正八年考中贡生,在殿试中,位列三甲第81名进士,授河南临漳县知县,以慈惠为政,政绩颇佳。

李符祥的儿子李宜蕃,科举中一路过关斩将,殿试时位列二甲第46名进士,授文林郎(正七品)。

对于李氏“一门九进士”,有的人或许会说,是沾了马耳山的好风水的光;有人或许认为,是其先祖葬在了风水宝地上……

笔者认为,这关键是其祖辈行善积德的缘故。

试想,如果李质秀面对挖出来的财宝动了贪念、占为己有,对父母没有一点孝心;他的儿子李符祥为富不仁、处处作恶……他们的后代能出“一门9进士”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