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簸箕可是一个很实用的发明。甲骨文字典说字——箕

 赵文耕 2022-10-22 发布于山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甲骨文字典第487页的字——,箕的甲骨文是其,其的字形看起来像是一个簸箕形,朝上的是簸箕口,中间的交叉线像竹条交错编织的纹理,左右及下部像簸箕的边框,金文仍是簸箕形。最开始是写成其字,只是后来其字长期被假借作代词,比如自己,他,她或他们,这,其中等。其也虚化作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相当于恐怕,也许,大概,可,还是,将要,如果等义,因为其字长期作假借义,后来在其字上部加了竹的字符构成箕表示簸箕。小篆箕从竹从其,从竹可能是因为簸箕大都是用竹子做的,因为竹子有柔韧度,不易折断,而且耐用。竹的方向与艸的方向相反,竹的小篆方向向下,艸向上。从艸的是萁,萁义指豆杆。如曹植写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农村常用的一种工具,簸箕】

箕的本义指簸箕,我们家乡话叫撮箕,撮箕就像是箕的这种形状,撮箕口比较小也浅一些,斜着到撮箕后面变的深宽些,人们常用它撮谷子等。比如把田里打的稻谷用撮箕装到箩里,然后再挑回放到垫棚中晒干。人们也用它来簸比如米糠,豆子表面的皮,杂物等。我们称簸箕是一种圆形的家用器具,也是用竹条做成,先用薄的竹篾编成簸箕大概的形状,然后沿着簸箕外缘用厚一点的竹条编成圆形,因为手抓着扬糠皮要用力,因此要在簸箕的底层用厚一点的竹条编成衬托的底架,大家用它晒刚打好的豆子,芝麻等,豆子,芝麻有时会带有一点细碎的壳,用双手反复顛簸箕,可以把那些细碎的皮壳扬出去。小时候听别人说,人的十个手指头上的纹理像箩或簸箕,箩与簸箕数量的多少代表不同的意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

【手上的簸箕多,还是斗多呢?】

还有一种与簸箕相似的叫畚箕,是用来盛装土石的器具,比如《愚公移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我们老家话称粪箕,上次老师讲粪字时,说甲骨文的粪字上部分就是甲骨文的箕,在箕的边有几个小点,那些小点表示污秽之物,下部分是一双手的象形,整个字合起来表示双手持簸箕清除污秽,本义是指扫除、弃置;由扫除义引申为污秽、粪便义;又引申为施肥。我记得八九十年代,粪箕在我们老家与农作相关,比如花生苗,大豆等熟了收割后,都需要用粪箕,还有在那个时代,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田,都有养猪牛,那时不像现在收割稻谷用收割机,都是用脚踩的打谷机收割,所以稻草都保持的很完整,稻草捆好放在田野晒干后会收回到家,那时稻草非常重要,比如床板上垫的是稻草,还有猪牛也用到稻草垫栏,尤其冬天垫上稻草可以给猪牛保暖,当猪牛栏里的粪稻草快到猪牛栏的门槛时,就要把那些猪牛粪挪出来堆成一个堆,在粪堆的周围涂上一层厚的湿泥放上一段时间后,再用粪箕把它挑到农田里作肥料。


【粪箕的样子

和箕形状相似的事物也可以用箕来表示,例如古人有箕踞的说法,是因为这种坐姿是臀部坐地而两腿向前岔开,姿势与簸箕的样子相似,在古时箕踞是一种很不尊重人的坐姿。《礼记·曲礼上》记载:游毋倨,立毋破,坐毋箕。寝毋伏。


【箕,演变,汉典】

此外箕还用于星宿名,指天空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是四颗星连线成梯形,正像簸箕轮廓。《诗经·大雅·大东》说:“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有个词语叫箕风毕雨,箕、毕:均为星名。

《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

这里的箕指的是地名,指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蒲县东北。


【箕宿,箕水豹】

修房子之前要打地基,甲骨文基就由土和箕的初文其组成,土在上,其在下,合起来表示用箕取土做墙基。到了金文其在上面,土在下,小篆由金文变化而来。在古时候,修房子打地基都是人用畚箕挑石头和土一点点垒起来的,现在一些古老的建筑还能看到。基后来引申指根基、基础,如:《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今天赵老师直播课讲甲骨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说到了文字是经典的载体,建议大家要从文字的源头学起,因为甲骨文是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相当于文字的地基!


【弃,演变,汉典】

还有弃也跟箕相关,甲骨文的弃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有的子周围有三个小点,羊水,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连起来表示两只手把初生的婴儿放在簸箕中抛弃掉。周代始祖后稷名弃,传说弃就是由于出生后曾被抛弃而得名。 

还有棋字,从木,其声,古时通称博弈的子为棋,棋像横竖条纹的木棋盘。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为了教导子丹朱而发明了围棋。先秦典籍《世本》: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阅读更多:
既然死不可避免,那就争取死得其所吧。甲骨文字典说字——死
还记得许三多说的不抛弃,不放弃吗?甲骨文台历说字——弃
就算是米田共也是不对的。甲骨文字典说字——粪
说的就是双手捧着一个东西。甲骨文字典说字——共
左右手后来怎么就有了尊卑的概念了?甲骨文字典说字——又
不管左利手还是右利手,只要动手就行。甲骨文字典说字——祐
最应该掌握的500个甲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