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帖视频 | 《元桢墓志》临习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0-22 发布于河南

王志杰

《元桢墓志》临习



清代“碑学”的兴起给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用笔、结体,还是风格、意韵,书法的表现形态都因“碑”的介入而更加丰富。而以北魏元氏墓志为代表的“洛阳体”,因风格多样,意趣横生,为清代“碑派”及以后书家广泛取法。《元桢墓志》便是北魏元氏墓志的代表。

《元桢墓志》(局部)

图片
图片

《元桢墓志》亦称《南安王元桢墓志》,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刻,墓志高、宽均为71厘米,正书,17行,每行18字,共306字。1926年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密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在庞杂的“碑学”系统中,墓志是其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子系统。如果说北碑书法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大气、厚重、朴拙三个方面的话,《元桢墓志》同样具备这样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大气”。一般来说,墓志字形较小,属“中楷”或“小楷”类。之所以言其“大”,是指其字态的“大”,是小中见大之“大”。《元桢墓志》用笔方截峻峭、棱角夸张,结构坦荡自然,无不体现着一种磊落大气,一种俊迈豪气。其次是“厚重”。《元桢墓志》的线条脱胎于篆分,有一种圆浑的凝重质感,这是立体的厚重之态,是一种体现了穿透力的金石美感。最后言“朴拙”。《元桢墓志》结体的自然生拙,加之历史沧桑的剥蚀使其整体气息浑茫朴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元桢墓志》原帖

右:王志杰临

图片

据史料记载,北魏政权迁都洛阳时,数万刻工工匠也随迁至洛阳,从事龙门石窟的开凿和墓志碑铭的刻制。作为皇族权臣的御用工匠,元氏墓志出自这些优等刻工之手也是必然的。因此,今天我们得以看到许多北魏墓志精品。但无论如何,刻刀所再现的刻制点画与书写者的笔触墨迹总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墓志书法已是经过刻工二度创作之后的“另一种”书法作品了。经过这种“二度创作”之后,作品点画之笔锋和墨意已被“刀锋”所掩盖、修饰乃至重造。这便是《元桢墓志》“点”往往做三角状、捺脚尖锐张扬、转折四角棱出、线条括利斩截的主要原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元桢墓志》原帖

右:王志杰临

图片

启功先生曾用“透过刀锋看笔锋”来告诫学书者要透过石面斑驳的刻痕努力还原出书写者的书迹原貌,而不为刻工的“臆造”所迷惑。但事实上,我们面对石面斑驳的刻痕不仅难以恢复到墨迹原貌,甚至往往又产生一重新的“误读”,即“双重误读”。这种“双重误读”即“金石气”。古代金石文字或铸或刻,皆凝重古朴,浑厚峻迈,加之沧桑变幻,风雨剥蚀,使得它们更加蒙眬浑穆,扑朔迷离,由此使观者产生无穷的遐想,幽远而神秘。这显然是由书法物质载体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人们对其美感意韵的审美追加。正如“帖学”书家将“二王”书札中流溢的平淡儒雅、超逸俊爽视为最高理想模式,即“书卷气”之审美境界一样;这种碑铭文字所独具的“金石气”,亦可称为“碑派”书家所迷恋和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