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诊马家驹老师临床感悟

 中医知识圈 2022-10-22 发布于山东

​跟诊马家驹老师临床感悟


患者国某,男,64岁,2022年10月13日至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院呼吸科请马家驹老师复诊加号,期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追述首诊:2022-10-08

甲状腺结节、肺部结节就诊,偶有咳嗽,干咳,见凉风加重,后背冷痛明显,手足心烫灼感,口中和,二便正常,眠可。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弱。

中医诊断:肺积。

六经辨证为:太阴病

当归15川芎10白芍15茯苓15
生白术30泽泻15枳实10黑顺片10
桂枝10炙甘草10干姜10化橘红3g
共7剂

2022-10-13复诊:自述服药3天后睡觉突感阵阵身热,随即觉自小手指向上直至后背、足趾向大腿至背部有一股股凉气向上外散开,手足心热随之消,甚喜!又1日前连咳出三口粘痰,痰咳出得畅。诸症好转,上方7剂治疗同前。

辨证解析:咳嗽,干咳,见凉风加重,后背冷痛明显,手足心灼热感,口中和,二便正常,眠可。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弱。考虑太阴病。手足热实为太阴水饮郁阻化热。治疗原则以温阳、利水为大法,方中桂枝、黑顺片、干姜、甘草用之强壮温阳,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生白术、泽泻温中养血利水以清太阴水湿之邪,枳实、化橘红行气开痞、化痰消积助以散郁热。

心得体会:患者太阴里虚寒证不明显,手心烫却较为明显,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弱,应辨证为阴性证,若“只见局部,不看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话,容易辨为太阳阳明合病,用一些石膏、黄芩、黄连、金银花之类的寒凉药,临床这种病例误治会导致病情加重每况愈下甚至生命危在旦夕。

回想起胡老的儿子四岁那年,正值出差,儿子感冒发烧39度,舅舅是学医的,见高热不退心急如焚用了安宫牛黄丸导致病情加重命悬一线,好在胡老最后一刻返回到家中及时救治,才脱离凶险。胡老认为儿子是感冒引起的肺炎,是太阳阳明合病,开了麻杏石甘汤加减得以逆流挽舟、挽回儿子性命。我们临床遇到太阳阳明合病的时候,切忌用苦寒清热之品而不重视解表之法,太阳阳明合病只清热不解表,会导致表邪内陷,属于严重的误治!

所以病在表,无论是太阳还是少阴,发烧也好不发烧也罢,最忌不解表而直接清里热。而马家驹医案的亮点是明辨阴阳。辨识阴证隔阳于外,以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辈加减宣通阴阳;手足心发烫,若只识里且错辨为阳证,犯清热治里的错误;若忽略太阴水饮,则邪气因水湿阻滞而难去,甚至心悸、头晕、振振欲辟地等水逆证层层出现,皆属误治。

我们临床开方:首先要把阴阳看清楚,这个病的病性是阴是阳,是敌是友搞清楚,方向不能搞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是敌是友搞反了,犹如带兵打仗,离战功只能渐行渐远,没商量!

其次把病位辨清楚,表、里、半表半里,病性清楚了,病位治法才是克敌制胜最为关键的一步,犹如行军交战需要掌握正确的作战地点,病位不同,作战方法不同,是在山地、水地、沼泽、平原或是峡谷,病位决定了作战方法,在山地用降法、清法;在水地用清热燥湿、养血利水法、温阳利水、清热利尿等法;在沼泽地用燥湿化痰、化痰散结解凝、活血祛瘀等法;在平原,则用建中法;在峡谷用培补先天元阳法。

再次是掌握正确的药力,寒药热药温药凉药四种药性,如作战一样,用药如用兵,经方的魅力在于药专力宏,每一个方子都是一元大将带精兵,从而调动起你身体的千军万马,利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药物兵力,带你打胜仗,方子一出,前方战报捷捷!

学习经方最重要的是把握六经的实质,六经是框架,但不是束缚,想起陆澄与先生的一段对话。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知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先生说的心体,就是我们经方的理,理明即道明,再无其它并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