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 | 大英博物馆——中国高古瓷图集(魏晋隋唐)

 馱夫 2022-10-22 发布于福建
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可溯至1753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与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及法国的卢浮宫并称世界三大顶级博物馆。

其奠基人为汉斯·舒隆爵士,这位医生和植物学家出于“为人类福祉贡献心力”的远大理想,在世界各地收罗了大量艺术品。英国政府根据他的遗嘱,以市价的四分之一收购了他的全部藏品,成立了大英博物馆。


直到今日,其馆藏已突破了600万件,它们来自世界各地,所涉广泛,享附盛名的收藏部门包括古埃及艺术部、希腊罗马部和东方部等。

其中中国收藏品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引人注目,另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初由斯坦因带回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极其重要。

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今天的全球博物馆藏品资源布局状况中的确能读出当今全球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另一部不同的世界发展史,辩证的看问题,其中利弊值得深思。


回到主题,大英博物馆官网的中国高古瓷相比明清瓷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宋金元期,隋唐五代时期更为突出的是三彩瓷,图列如下。


NO·1
晋 青釉划双鱼纹折沿盘
NO·2
晋 青釉鸟窝模型
圆筒状鸟窝顶部塑贴两只逼真的小鸟,并以刻划线表示窝的木质结构,一侧开两个方形小洞以供小鸟出入。这种橄榄绿薄釉的呈色是因为使用了越窑当地的胎土,并在釉料中添加了草木灰。当地(今浙江省)居民制作这种陶瓷鸟窝,以及其他各类模型,替代实物,作为明器随葬之用。考古学家曾在中国许多墓葬中发掘出土类似的鸟窝模型,包括南京附近的一处,纪年为301年。
NO·3
晋 越窑青釉蛙形水盂 (大小两只)
历史上称为越国的地区,发现了数百座陶瓷窑址,主要位于上林湖、东钱湖及上虞地区。水盂配小勺为文人向墨中添水,以供书写之用。
NO·4
晋 越窑青釉蛙形水滴
NO·5
晋 青瓷 熊座油灯
此越窑灯由三部分组成。浅灯碗由立柱承托,立柱塑为一熊蹲坐。其下为盛盘,原应有三个兽形足。施薄橄榄绿釉。灯在窑中为正烧,外底有六个大支烧痕。南京清凉山墓中曾出土一件类似器物,有吴国纪年相当于公元265年。
NO·6
隋唐 白釉瓷器一组
与佛教仪式有关的烧制白色器皿包括净瓶、香炉、供碗等。
NO·7
隋 白釉双龙瓶
NO·8
唐 缁素釉钵
NO·9
唐 巩县窑 绿彩狮子塑像
NO·10
唐 巩县窑三彩凤首执壶
NO·11
唐 巩县窑三彩双龙瓶
NO·12
唐 鲁山花釉葫芦瓶
NO·13
东晋 越窑 青釉点褐彩鸡首壶
NO·14
唐 越窑青釉花卉紋盖盒
NO·15
唐 越窑 青釉双鱼形带系扁壶
NO·16

晚唐-五代 越窑 青釉双凤纹盘 
此盘外壁刻划重叠莲瓣纹,造型仿金银器。内底饰划有双凤纹,装饰手法借鉴了金属器的錾花技法。唐代(618-907年),越窑窑工使用了匣钵装烧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保护器物,匣钵的使用大大提升了越窑的品质。事实上,越窑也是唐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名窑,被赞越窑“似玉”,宜作茶具。此盘器底刻“永”字铭文。
NO·17
五代 越窑 青釉划云纹双系瓶
NO·18
五代 越窑 青釉划莲瓣纹鸟塑盖瓶
NO·19
唐代 越窑 青釉鸟纹盖盒
也许是孔雀或者是凤凰。
NO·20
五代 越窑 青釉刻铭纹盖盒
此圆盒器盖与器身近口沿处均饰卷草纹,盖面饰以四条绶带环绕中间一古钱币图案,钱币铭文为“福寿延长”。灰青色的薄釉是五代越窑的典型釉色。
NO·21
唐 巩县窑 三彩人物牵马佣一对
NO·22
唐 巩县窑 三彩侍女佣
NO·23
唐 巩县窑 三彩文官佣、天王佣、镇墓兽一组
NO·24
唐 巩县窑 三彩骆驼
NO·25
唐 巩县窑 三彩盖盒一组
NO·26
唐 巩县窑 三彩盖罐
NO·27

唐 巩县窑 三彩花口杯一对
NO·28
晚唐-五代 越窑 青釉荷叶纹碗

更多相关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高古瓷藏品图列 (隋唐五代)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高古瓷藏品图列 (宋金元)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代瓷器藏品图列 (元明)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代瓷器藏品图列 (清)
馆藏 | 哈佛大学艺术馆——宫廷钧窑赏析(上)
馆藏 | 哈佛大学艺术馆——宫廷钧窑赏析(下)
  「亭云漫步」中式美学及传统艺术品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