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少早说整整4年了,我收获了什么?

 明少早说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一、明少早说,为啥常常半夜说?

提起“明少早说”,总是被读者们吐槽我半夜发文,应该叫“明少晚说”。

小荻老师曾经调侃我:明少,你的早说都是晚上发,却起个名字叫早说,是不是“有话应该早点说”的意思?

其实“明少早说”这个名字,缘起于4年前制作的一张海报,我都忘了当时为什么要做那张海报了,可能只是为了单纯地分享(炫一下我有做海报这个技能)

我当时在朋友圈开玩笑说:以后每天来个这个(海报)怎么样?

有伙伴说:可以呀。

于是我便每天都做一份金句海报,发到朋友圈,一年至少有350天,都是6:50发送,不管再困再累,前一天晚上,我都会编辑金句、制作好海报,第2天准时发送。

第一张明少早说

2022的明少早说

二、转眼四年,有何收获?

这一发,就是整整4年时间,到今天足足1461天整。

如果你问我:这1461条有没有重复的?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也可能有吧,这些海报的金句来源,大部分来自我当天读的文章,或者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

除了金句海报,我公众号上还有1000多篇原创文章,这是我写了三年积累下来的,有近千篇的文章是日更的。

这些文章聚焦在职场和公众表达两个主要研究领域,阅读量虽然没有多高,但是写作的过程,有效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读到这里,你肯定会有疑问:明少,你是不是脑子抽抽了?没听说过写文章,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多新鲜啊!

我没骗你啊!因为我的日更,都是采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写出来的(讯飞输入法了解一下),相当于我的每篇文章,都是以口述的方式“写”出来的。

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我现在想到什么事情,已经可以在近乎没有口头语的情况下,把我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除此之外,我也算是有自己的粉丝了,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很多伙伴都留言表示很有收获,有些伙伴甚至通过实践文章中的方法,解决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最大的受益人不是粉丝,而是我自己。

教是最好的学,输出,可以倒闭一个人的输入。

很多的职场话题,我自己也并不是特别清楚,因为要写文章,于是逼着自己去翻阅相应的资料,因为翻阅相应的资料,我对这个问题,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个写作的过程,拓宽了我的眼界,遇到同类事情,我就能做到“心中有纲,从容应对”了。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老师,如果自己都不能坚持输入和输出,不断成长,哪有资格作为学员的表率呢?

三、不断迭代,期待有你

今年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停止了日更,把重心放到了工作和学习上,不再为了立人设而写作。

其实我一直在想,可以找一个兼职的运营人员,协助我选题和搞事情,一起把这个公众号用心经营下去,哪怕一周只写两三篇经典文章,也好过停顿不前。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后台私信我,我们一起做点事情。

另外我打算搬家之后,开启“图书漂流活动”。

别人都以为房老师勤奋得要死,其实我跟大家一样也有“囤书综合症”——很多的书买完之后,根本就没有翻过,只是存在书柜里边,就自以为拥有了知识。

搬家之后,我打算把所有的书都翻一遍,然后开启一个“图书漂流活动”,把书寄出去,和朋友们交流读书心得,知识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高估短期努力的效果,也不要低估长期努力的效果。

如果把4年当做一个周期,我相信下一个4年,“明少早说”将会创造更多的奇迹,给大家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我自己也一定有更多的收获。

我也很期待看这篇文章的你,能够参与进来,与我共同创造这份奇迹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明少早说的?

金句海报或者是公众号文章,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