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苏为何都钟情阿富汗?阿富汗为何屡被中断(2)

 昵称35641324 2022-10-23 发布于四川

上一集我们讲到,阿富汗经历了几个国王,又与英国打了三场战争,最后成功独立。独立后的阿富汗,遇到了一个极为开明的国王阿曼努拉,阿富汗也向着极为开明的世俗社会发展,甚至连黑袍都不需要再穿了。

为此,国王阿曼努拉自信心爆棚,决定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岳父去欧洲旅游。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今天我们接着往下聊。

阿曼努拉并没有以外交身份出行,而是以个人身份来到孟买,又从孟买坐船到了埃及,然后从埃及到意大利,从意大利到法国,从法国到德国,然后绕道苏联,最后从伊朗返回。

这一大圈,虽然他是以个人身份旅行,但后来还是受到了沿途各国的热烈欢迎。从埃及开始,因为穆斯林世界的兄弟会氛围,埃及国王对他们夹道欢迎;从埃及到意大利后,意大利更热情,这些国家好像一个比一个用心。

总之,在漫长的旅行过程中,阿曼努拉不断拓宽了自己的尺度。比如,到埃及,阿曼努拉的王后只戴了遮半脸面纱。在意大利,王后干脆不戴面纱,用自己整张脸来面对世界,这对阿富汗女性来说,简直是跨时代的进步。而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都被这个中亚女子的美貌惊艳到了。

文章图片1

后来,阿曼努拉的行程逐渐走向娱乐化,引来各国的媒体争相报道。越是上一个国家的媒体报道,下一个国家就越重视。甚至,到法国的时候,法国总统还亲吻了阿富汗王后的手背。从摘下罩袍换上半面纱,到摘下半面纱,完全不戴面纱,再到让别的男人亲自己,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她基本上走过了阿富汗的十几个世纪。

虽然,他们这些行为都是在欧洲发生的,但是欧洲当地的报纸很快被别有用心的人送回了阿富汗。阿富汗那些传统的保守派简直呆若木鸡,这特么太伤风败俗了,国王一家这是疯了么,竟然允许一个金发的男人亲吻自己老婆的手。因此,国内的舆论一下爆炸了,然后就开始了风起云涌的斗争。

不仅如此,阿曼努拉国王还意气风发地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带着自己的老婆、老丈人,一路从伊朗开回喀布尔,之后还聚集很多人做了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上宣布,要把阿富汗带向一个文明开放的现代化国家,要建工厂,还要做很多事。

理想很丰满,但他不知道当时在阿富汗民间已经传成什么样子了。甚至,民间已经传开,为了要开办肥皂厂,国王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在阿富汗的民间传说里,肥皂是以阿富汗人的皮肉和油熬制成的。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比如国王其实是魔鬼,王后也是魔鬼。各种传说在民间风行,然后就开始全国暴动,民众开始冲向首都。

文章图片2

阿曼努拉

暴动的叛军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必须恢复戴罩袍,让别的男人看自己老婆的脸,还是男人吗?第二,政府不能干预婚姻,不能限制年龄、聘礼和嫁妆、以及婚姻方式。还有,要确保《沙里亚法》完整实施。最后,提出一条国王可能最难接受的,让他跟王后离婚,并且把老丈人关进监狱。

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阿曼努拉向叛军妥协。但即便如此,也为时已晚。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向首都冲来,他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最后选择自己出逃,还好他会开车。不久之前,他刚意气风发地从伊朗开着自己的劳斯莱斯回来,现在他又带上了简单的行李、自己的老婆,开上自己的劳斯莱斯,一路逃跑。逃到伊朗还不行,因为伊朗也是伊斯兰世界,他已经很难在伊斯兰世界站住脚跟。所以,他一路逃到了意大利。

从此以后,这个争取到阿富汗独立的阿曼努拉就流亡意大利,流亡了三十一年,靠着给别人做家具为生,最后死在了欧洲。

阿曼努拉逃走之后,阿富汗进入了纳迪尔时代。但纳迪尔时代只是一个过渡期,继任国王四年后就被刺杀身亡。然后,就进入了最后一个末代皇帝的时期,末代皇帝名叫查希尔·沙阿。

1934年起,阿富汗进入查希尔·沙阿时代,这是一段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它延续了阿曼努拉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开办学校,让女子入学;成立大学,每年派遣留学生去欧洲;建立了电台,开始工业化;然后与美国建交,加入联合国等等。

文章图片3

查希尔·沙阿

在二战时期,他们依然选择中立的态度。像一战时一样,又通过为各国提供军事物资和保障物资,挣得一大笔钱。不过,他跟阿曼努拉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激进,很多事情他选择只做不说,他不会宣扬要推出一部法律来规定女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是说,学校今年可以招收女生了,大家快来上学吧。

查希尔·沙阿的方式柔和很多。而且,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变化以后,人们的接受能力也逐渐变强。虽然很多事情的开端是在阿曼努拉时期,但是查希尔确实把很多事情都烙下了自己的印记。所以,包括现在阿富汗很多的学校都以查希尔国王的名字命名。查希尔也被大家认为,是近代阿富汗开始走向开明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他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而且建立了喀布尔大学,这给阿富汗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形成了一个新的人群,这群人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开明、开放发展至关重要,也就是技术官僚。因为现在的阿富汗跟原来传统的国家不一样,它不能再靠宗教这种相对简单的文化来治理国家。国家要搞建设、要发展,就需要大量懂技术的人,于是,技术官僚这个阶层逐渐成长起来。

二战结束后,阿富汗政府存了很多钱,查希尔又是一个有理想的国王,他认为,兴修水利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阿富汗乡村的生产力。所以,他跟美国的一家公司合作,在赫尔曼德河上修建一系列的水利设施。赫尔曼德河是阿富汗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如果这个水利设施能够修建成功,而且发挥作用的话,将会产生很多鱼米之乡,阿富汗的农业生产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工程最后烂尾了。他们当时对工程需要的资金严重估计不足,觉得一千万美金就够了,后来发现,由于阿富汗的基础设施太差,光修路修到要建水库的地方,差不多一千万就花完了,没钱修水库了。

1954年,这个工程烂尾以后,民怨沸腾,上一任的首相被迫辞职。达乌德,这位原来的内政部长和国防部长成为了阿富汗的新首相。

文章图片4

达乌德

新首相上任后,他解散了原来的议会。在查希尔时期逐渐开明的一些规定,比如允许出现私人刊物,这时也被禁止。刚才我们说的技术官僚形成了一个阶层,其中有一些是自由派,认为这个国王的统治是不合法的,是不适合阿富汗的。在达乌德上台后,他把大量这些自由派知识分子全部逮捕入狱,慢慢地市面上就安静了下来。当然,发展也停滞了。

这个时候,世界的局势又变了。进入冷战时期后,其中的地缘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之前阿富汗最重要的地缘关系,一个是北面的沙俄,一个是南面的英属印度。现在,印度独立,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参与游戏的重要角色美国。

冷战的两大阵营,一个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所以,为了完成对共产主义世界的包围,美国想了一系列办法要完成这个包围圈,而阿富汗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建立北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中央条约是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签订的,然后加上日、韩等美国盟友,他们只要把阿富汗拿下,就可以完整地实现对共产主义阵营的包围,所以阿富汗一下又抢手了。

苏联呢?苏联也觉得,它不能失去阿富汗这个缺口,因为苏联当时迫切需要一个向南的入海口,强大的苏联海军在阿拉伯海没有入海口,他们的入海口、出海口在北面和东面都有了,唯独缺阿富汗这一口。

所以此时的阿富汗就成了一个短暂的香饽饽,美苏两方对阿富汗,一个比一个好。

首先,苏联投资一亿美元对阿富汗进行基础设施的援助,援助了一家水泥厂,然后帮助阿富汗进行全面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

美国也不甘落后,帮助阿富汗建立了第一家国有航空公司,虽然航空公司有一大部分股份是美国波音公司持有,但目的是要帮助阿富汗打造一个国际空港运输中枢。那时候的飞机续航能力不行,在这儿修一个巨大的机场,弄一个巨大的油库,所有的飞机经过这里都可以在这儿加油,这就可以带活本地的贸易。

阿富汗一看,他们都对自己这么好,就又想起我们上集说的,自己心里的那根刺了——白沙瓦,也想起了那道伤疤——杜兰德线。查希尔想,这个时候是不是他们能帮自己把原来失去的这块土地拿回来?而当时这些地方已经被英国划给了巴基斯坦。

文章图片5

白沙瓦

当时,美国跟巴基斯坦有外交关系,而且巴基斯坦在政治上对美国的帮助甚至更大。所以美国说:我不能帮你打巴基斯坦,我帮你打巴基斯坦,违反我的外交政策。那阿富汗就跟美国说:行,你不帮我,我找苏联。而苏联说:我不能正面去打,因为二战结束了,现在是冷战时期,我可以支持你武器,还可以帮你修三个空军基地。

就这样,苏联在短期之内就为阿富汗组建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这个军队甚至比当时周边国家都要好得多。美国说:行,那我再干点别的,我帮你们修桥、修路。于是,美国开始出钱,援助了他们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然后,苏联说:我也修。苏联人就帮他们修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公路,从阿富汗北部边境直达喀布尔。那条宽敞的公路当时应该是整个阿富汗境内等级最高的公路。

当大量的援助涌入以后,阿富汗的社会也逐渐有了变化。比如1957年,有了电台的女播音员、女歌手。1958年,工厂有了穿着布卡的女工开始工作。1959年独立日阅兵的时候,王室的女性没有穿罩袍出席。当时,这对整个阿富汗宗教界的震撼,或者对阿富汗平民的震撼是再一次触及心灵。

所以,宗教界人士联名上书,一定要恢复穿罩袍。但达乌德的回信很有意思,他回信说:他非常希望能够按照教法的要求去做,但他翻遍了《古兰经》,也找不到先知强制执行罩袍的只言片语。达乌德谦虚地说,自己学识有限,恳请学者们到首都来,把相关的段落找出来指给他看看。然后,很多的宗教人士带着书就来了,他们仔细地钻研,认真地查找,还真就没有任何的发现,所以怒火中烧。从此,达乌德正式宣布王室的女性将不再穿罩袍,其他的女性也无须继续穿。当然,并不强制。

达乌德很智慧地采取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扩大了女生入学的比例,让越来越多的女孩可以不穿布卡,可以来到学校念书。

同时,他又有了一个更伟大的想法,他想突破杜兰德线把白沙瓦抢过来,他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苏联援助了自己这么强大的军队,终于可以有所作为了。

然后,他就给巴基斯坦政府施压,关闭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界。他这一招把全世界都给弄蒙了,因为阿富汗是一个纯内陆国家,它跟整个外部世界唯一的成熟通道就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界,所以他等于自绝于全世界。

最后,查希尔国王一看,首相这个事儿办的草率了,要么换个首相吧。所以,在1963年,达乌德下台,并且是非常理性、冷静地交出了自己的权力。

纵观我们上一集和本集前半部分讲到的阿富汗历史,就冲他这么理性地避免了人民群众的损失,把权力进行了平稳交接,达乌德就算得上一个了不起的首相。

当然,查希尔也很厉害。首先,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新宪法,推出新的首相,推出新的内阁,而新宪法最主要的内容是主动削弱王室的权力,让国王在阿富汗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宪法规定:王室、王亲再也不能在议会和内阁中担任任何重要职务。外交上,重回中立的原则,既不依附也不拒绝。所以,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王,把阿富汗直接由国王专制主动带入了所谓的君主立宪制。

接下来,就是阿富汗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了,因为二战结束了,世界各国的嬉皮士大量涌入,开始在整个丝绸之路旅行。在阿富汗的街头,迷你裙和酒吧,还有流行音乐都开始纷纷出现。

文章图片6

但是,我们上一集一开始就说过,阿富汗有两个阿富汗,一个是城里的阿富汗,一个是乡村的阿富汗。城里的阿富汗有了这样的变化,可乡村的阿富汗并没有,于是,城乡两极化越来越严重。

而之前,他们在赫尔曼德河上花一千万美金就想建好的那个水利设施,这时又出了乱子。

水利设施修好了,但是他们没有跟居民做充分的沟通,底下的居民发现水干了,而大坝开始蓄水后,上面的居民发现自己被淹了。另外,他们修的灌溉系统开始灌溉土地以后,由于之前没有对土地做认真的测量、检测,后来发现,这种地不适合灌溉,它就是适合干旱 农业的土地,而新的灌溉导致土地大量盐碱化,很多原来能种点东西的地,现在什么也种不了,所以饥荒开始横行。

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人又开始了风起云涌的斗争。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之前达乌德任首相时期,苏联开始援助他们大量武器,弹药、空军基地,与此同时,达乌德政府还送了大量的军事人员到苏联接受培训,而这些培训的人陆续返回阿富汗以后,就成为了另外一支力量。他们不仅带回武器装备和技术,还把马列主义从苏联带了回来。一开始,只是在军营之内传播,后来在学校、大学里面传播,最后泛化到整个的城市平民和知识分子,也就是技术官僚阶层。

人们开始上街游行,整个阿富汗又进入了一段混乱的时期。查希尔国王也是不长记性,国内乱糟糟的时候,他自己跑去意大利度假了。他在意大利度假期间,达乌德发动政变,前脚说他平稳交接权力,后脚他就突然宣布废除国王,废除阿富汗君主制,并宣布自己担任阿富汗的第一任总统,此时是1973年。

这时,达乌德希望像之前的很多阿富汗的君王一样,用自己的铁腕统治迅速平息事态,使阿富汗重回平静。

但这一次,这招不管用了。因为在1974年,达乌德重新执政以后,整个共产主义革命在阿富汗风起云涌,还成立了一个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实力迅速扩大,在1978年四月革命中,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甚至取得了阿富汗的政权,成为了阿富汗的执政党。

文章图片7

他们干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首先,土地改革给所有人规定了土地的拥有面积上限,其实就是消灭了大的地主阶层,起到平均土地、平均地权的作用。第二,取消了农民所有的债务关系,他们原来欠地主的钱都不用还了。第三,宣布高利贷违法,不允许地主和有钱人再放高利贷。

但是,人民民主党统治下的阿富汗打破了旧有的体系之后,它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流通渠道,也就是说,并没有能够用其他的方式来维持基层阿富汗人民对钱的短期需求和长期偿付,阿富汗就产生了巨大的动乱。

党派内部的斗争此时也变得日益强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内部,分为旗帜派和人民派。到1979年,党派的内斗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终于,其中的人民派,哈菲佐拉·阿明所在的那一派夺取了政权。因为他是反苏的,所以之前苏联也乐于见他们互相争斗,不管他们。

但是现在,反苏政府上台,并迅速跟苏联划清了界限,这苏联就不能忍了,因为苏联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光在首都喀布尔就有五千多个苏联专家。基本上做到阿富汗中央政府的每一个官员身边,都坐着一个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教做事。当然,他们做得也不好,整个阿富汗的统治和管理越来越糟糕。

但是,反苏的阿明上台,苏联为了不放弃之前在这里的巨大投入,它唯一的选择就是直接出兵阿富汗。苏联人开着坦克和装甲车,沿着二十年前自己援建阿富汗的那条从北部边界直达喀布尔的宽敞马路,又开进了喀布尔。每一次外国军队来到阿富汗的时候都是这样,在来的时候都没有遇到明显的抵抗。

但是,一旦他们停下来,就会被拖入游击战争的深渊。政府军不会正面硬刚,来了我就跑,要么就地投降,但游击战会此起彼伏。像样的游击队有小到二十人的,大到一百人的。据说,当时在阿富汗活跃着几百个这样的游击队,他们都藏身在普通的农民家中,或者坎儿井里。

文章图片8

苏联采用的办法是什么呢?他们想,既然游击队神出鬼没,躲藏在乡村,那就尽量想办法让乡村没有办法提供游击队躲藏的地方,不能为游击队提供给养。所以,苏联用大量的轰炸、地雷和清剿来减少处在阿富汗乡村的人,把大量的人赶到城里去。在这个过程当中,阿富汗产生了大量的难民。

据说,到1985年,已经有一百万人丧生,六百万人成了难民。然后,整个阿富汗因为完全进入游击战的状态,所以被称为“阿富汗进入了原子态”。

当时,在阿富汗对抗苏联的,除了有阿富汗本地人,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有志愿者来到阿富汗,参加他们的反苏战争。其中就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本·拉登。

战争一直耗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当时的苏联也是日薄西山,阿富汗战争就像一个沼泽,拉着苏联拼命往下拽。

不过,苏联慢慢也找到了一种克敌制胜的先进武器,也就是他们当时的雌鹿直升机。他们发现,在山地作战,雌鹿直升机非常好用,他们可以在天空长时间盘旋、寻找,然后迅速发起打击。因为有了雌鹿直升机的参与,阿富汗游击队处在绝对的被动挨打的地位。

不过这个时期,美国做了一个决定,再帮阿富汗推一把。在美国人的谋划之下,以色列出技术,埃及负责运输,他们给阿富汗的游击队提供了一款当时非常先进、非常实用的武器,毒刺地空导弹。

文章图片9

毒刺地空导弹就是直升机杀手,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1986年,这款导弹被投入阿富汗战场。1987年,游击队熟悉了一段时间以后,基本每天平均就有一到两架苏联的飞机被毒刺防空导弹击落,这是一个四万比一千万的损失比。每枚毒刺航空导弹价值四万美元,而每架被击落的飞机大概价值一千万美金以上。

所以,苏联军队逐渐力不从心,损失越来越大,最后,在1989年,也就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的第十年,苏联人沿着当时打过来的路撤军了。

苏联撤军以后,阿富汗进入了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此时大量的难民从巴基斯坦、伊朗回到了阿富汗,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打走了外国侵略者,现在可以回家了。然而,军阀混战开始了。光是喀布尔一座城市,就分成了很多的军阀割据区,因为大家都想争夺对首都的控制权,所以内战甚至比抗苏战争更加残酷。

阿富汗巨大的混乱让很多刚回来的难民,又成了难民。因为他要么参与内战,要么被内战毁灭,所以又产生了巨大的难民潮。

在整个内战过程中,整个阿富汗人民的 生活水深火热,直到1994年,有一支武装力量迅速崛起,这支力量就是塔利班。

其实,它本身是“学生”这个词的复数,在普什图语里面“学生”被叫作“塔里布”,而一群学生就被叫作“塔利班”。他们在巴基斯坦难民营里长大,在巴基斯坦难民营的宗教学校接受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当然,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抵抗苏联,但后来慢慢地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军事力量。

1996年9月,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迅速崛起的这支队伍基本上占领了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塔利班来了以后,军阀混战停止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恢复必须戴罩袍的规定,成年女子上街必须有血亲陪同。恢复石刑,尤其是对女性,犯了错误,就在操场上挖一个坑,直接埋了。然后重新把女孩子赶出学校,还禁止音乐、电影、电视、足球,甚至禁止放风筝,所有的娱乐活动都被认为非法。

现在,我们很多人应该已经区分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基地组织不是阿富汗本地的。我们前面说过,全世界的穆斯林志愿者都会来到这儿,帮助阿富汗对抗苏联,这其中就有本·拉登。

文章图片10

在白沙瓦,本·拉登为在这里的阿拉伯激进分子设立招待所,让他们可以从这里冲向战场,回来以后洗个澡,美餐一顿,这个地方就是本·拉登打造的一处“基地”。他除了在白沙瓦设立了所谓的“基地”,还多次自己入境阿富汗,参与游击队的战争,并因此负伤,所以,他因为这些行为在整个阿富汗的游击队里面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1989年苏联人撤走了以后,这个“基地”按理说已经没用了,但这个“基地”却摇身一变,变成了基地组织。而本·拉登也因此成为了穆斯林世界一个广受关注的人物。基地组织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地越长越大,直到1998年的2月,本·拉登代表基地组织向非伊斯兰世界宣战。

随后1998年8月,基地组织在内罗毕的美国大使馆制造了卡车炸弹案。爆炸造成二百一十三人死亡,四千多人受伤,本·拉登宣布基地组织对此事负责。然后,接下来就是大家熟知的惨案,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同时遭到飞机撞击,三千多人死亡。

按理说,“9·11”事件是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发起的恐怖袭击,跟阿富汗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当时,本·拉登被自己的国家沙特阿拉伯驱逐以后,他先到了苏丹,然后在苏丹又被驱逐,之后到了巴基斯坦,最后定居阿富汗。他认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阿富汗获得了对苏战争的胜利,所以他要继续守护这片土地。而塔利班也给他提供了庇护。塔利班的动机有几个,一个是因为他本身在抗苏过程中确实作出了贡献,并为塔利班提供了很多经济援助。另外,他在伊斯兰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也是塔利班想要借用的。

而当本·拉登在阿富汗住下来以后,他的基地组织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功能。原来的基地组织是为阿富汗战争输送全世界的“圣战”志愿者,但当“圣战”结束以后,甚至塔利班接管政权以后,基地组织变成了恐怖分子的培训基地,它培训了大量的“圣战士”,教他们使用武器进行恐怖袭击。

文章图片11

“9·11”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2001年10月,“9·11”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月,美国开始全面介入阿富汗局势,美国像每一次全面入侵阿富汗一样,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塔利班就像就地消失了一样,但实际上是在别的地方积蓄力量、休养生息。

之后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我们就不再浪费大家时间絮叨了。

阿富汗现在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千疮百孔的国家,连年的战争让整个阿富汗破败不堪,不仅有着严重的城乡两极化、民族宗教的千年问题,还有着困扰世界的毒品问题。

三次英阿战争,一次苏联入侵,一次美国入侵,阿富汗的近代历史确实被一次又一次打断,一次又一次地重来,一次又一次地以混乱而告终。

而未来,我们无法预料,但是特别衷心的祝福阿富汗的人民,能够过上幸福太平的日子。

好啦,两期关于阿富汗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你们的老墨,大家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