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说话既有涵养,又让人舒服!

 海航润泽馆 2022-10-23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批评也需要“艺术”

佛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

  • 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

  • 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俗话也说,哪个人前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人们喜欢对人评头论足,似乎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性。

除非有正念的人,能够克制这个恶习,从而养成良好的涵养,不轻易批评人或评价,便不会伤害自己正直的品格。

因为在批评人时,人往往是从私心出发,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可是却有很多人喜欢批评人。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受批评,也应该推己及人,尽量不要批评他人,激惹别人,便有利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若是处于特殊地位,非批评人不可的时候,也要委婉行事,给被批评者留足面子,不怒而威,才是真威。
这样,被批评者心领神会,而心有感激,就更容易听得进你的建议,而改正错误。

事实上,有些人爱批评人,就是陷入了一个惯于操控他人的误区。

批评人,往往是将别人置于犯错者的不利地位,而因势利导对其进行操控,这样就会令被批评者大为光火,而且绝对不能心悦诚服,那么批评就失败了,还会失去他人的拥护。

往往有些做领导者就是这种爱批评的人,他们没有正念,就察觉不到自己内心那种想操控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因为不节制地批评他人,而失去自己的威望。

图片

家长给孩子的“魔咒”

有个这样的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

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


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
“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

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农夫显然是一个极有涵养的君子,他连牛都不忍心当面评价,生怕挫伤了牛的自尊心。

那么,他在与人交往时,更不会轻易地评判、批评他人,这样就会得到多助——人际关系优良,就有助于事业的进展。
尤其那些酷爱批评、打击自己小孩的父母,更应该学习农夫的这种涵养,岂不知过分地批评孩子,反倒不能刺激他上进,而且将这些失败的种子播种到孩子心里,将来对他的人生极为不利。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消极暗示。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同于那种批评,比如你认为他笨,他反驳不了,就真的会认为自己笨,于是就自暴自弃,干脆不读书了。

这种批评无异于诅咒,用这种魔咒伤害自己的孩子,恐怕并不是天下父母的本心,但客观上就造成了这样的危害。

往往做父母的认为小孩子是没有自尊心观念的,因为一点小小的过错,竟然大声喝斥他们,并且从不分什么场合,什么人在场,只管自己说得痛快,根本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

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是良药,再苦口他也得乖乖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长效的作用。


其实这样做父母,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令人怵目惊心的。
图片

人际关系之间就像一面镜

据调查,许多在社会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尊重,任意喝斥、处罚他们,而让他们习得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

批评是一种严重的语言暴力,不节制的批评不但不能鞭策人向善,反而给人自暴自弃的理由。

因为由被批评而带来的那种“被囚禁”感是令人窒息的,也是人际恶的根源。

佛说,人的心惯于抓取,执著,这就是人的习性,爱批评,爱评判,爱言语攻击这都是人的习性。

如果没有正念的看顾,人就会陷入到这些错误的模式里,并且自以为高明,其实言语不饶人,任凭你再有道理,就已落了下风了。

 
批评人,这是一种嗔心的发作,本质是一种恶意,有时候人们却美化它,说什么因为负责任才批评,或者因为爱才批评,这些都是缺乏正念的表现。

当批评别人的时候,将别人置于被批评者、犯错者的不利地位上,对别人大声喝斥,劈头盖脸地打击别人,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孩子之类,他们觉得这些发泄情绪特别安全,岂不知未来将造成天大的灾难。

这都是因果报应中的事,任何人都逃脱不了。
 
当不公正或过分地批评别人,虽然自己泄了愤,但未来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来挽回这个损失。

这就失念造成的恶果。

当没有正念,魔鬼就来做主,人哪里能够得安乐呢?


拿破仑·希尔说过:人生性喜欢听奉承话,而不喜欢被批评。所以他就告诫世人,欲食蜂蜜,勿蹴蜂房。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随意批评他人,而要多多赞美他人,这样才会有好人缘。而在社会上,人脉就是钱脉,它实在太重要了

所以,那些惯于批评他人的人,是不是太傻了呢,为泄一时之愤而失一世前途。

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所有的批评都不可取,人间只要唱赞歌,要杜绝批评呢?

当然也不能走这个极端。

其实,智者的批评则是一剂良药,它温和而有力,促人改过向善。

于是圣经中就说:“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当然这里的管教者,责备者指的是基督或智者,他们是客观公正、大公无私,能够正确指引人向善得福。


所以,凡是客观公正,不牵涉到人身攻击,就事论事的批评,人就应该虚心接受,从而悔过自新,便是一番新的气象。

新佛系是一种内观、内求的生活方式,它主张自我批评,而不随意批评他人。

它以正念为核心,聊愈人们酷爱批评,酷爱操控的假心,而让人们获得平静、安详,远离评判和不和谐之音的真心。

一切都在于正念,不忘念,时刻牢记着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若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先怎么对待别人。

不随意批评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涵养,而且是一种智慧。它是正念中的事,不修正念的人,就不会知道。

密约聊愈

即心即佛>文·一凡一尘>图·蒲大仁(江南大学)

>音·筱茗>策划·离相(宁波大学)>编辑·着相

>指导·唐昌卿(正念导师阿含专业研究生)

★图文音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okvipp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