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复习】《五代史伶官传序》精品学案(教师版)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23 发布于山东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一、重点词语解释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人的作为)哉!原(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所以……的原因)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取消句子独立性)将终也,(把)(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附)梁。此三者,吾遗(遗憾)也。(给)尔三矢,尔(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千万)(通毋,不要)(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的属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头)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敬请,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其矢,盛以锦囊,(背着)(名状,向前)驱,及凯旋(胜利归来)而纳之。

方(正)(缚,捆绑)燕父子以(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函(匣子,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仇人,仇与雠同义)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名作状,在夜里)呼,(形容词作动词,作乱)(名状,在四面)应,仓皇(仓促,慌张)(名状,向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看),不知所归。至于(到了)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或者)本(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尚书》)“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使动,使……兴盛)国,逸豫(安乐)可以(使动,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正当)其盛也,(全)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被)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事物,溺,沉湎,无节制),岂独伶人也哉!

二、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尔其忘乃父之志!(通“毋”)

(二)词类活用

1.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2.抑其成败之迹(名作动,推究)

3.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作动,推其根本)

4.负而驱(名作状,向前)

5.仓皇出(名作状,向东)

6.一夫呼(名作状,在夜里)

7.乱者应(名作状,在四面)

8.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身(使动,使……兴;使动,使……亡)

9.一夫夜呼,者四应(形作动,作乱)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形作名,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到了某种地步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处置;将某类事情当作职业般去做;办事、处理事务

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古义: 人的作为 今义:人情事理

(四)一词多义

1.盛

(1)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2)请其矢,以锦囊(装)

(3)其意气之,可谓壮哉(旺盛)

(4)方其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2.困

(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之(围困)

(2)智勇多于所溺(困扰)

3.告

(1)以三矢赐庄宗而之曰(告诉)

(2)遣从事以一少牢庙(祭告)

(3)还矢先王,而以成功(禀告)

4.其

(1)尔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应当,一定,表祈使语气)

(2)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衰也(何其,表程度,多么)

(3)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大概,表揣测语气)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2)此三者,吾遗恨也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1)请其矢,盛以锦囊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而告以成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1)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2)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3)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4)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5)(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重点词句默写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 )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            )(           )。(  )尔三矢,(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请其矢,盛以(  ),负而前驱,及(  )而纳之。

( ),(  )梁君臣之首,(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可谓壮哉!及仇(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东出,(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            ),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 )得益。”(            ),(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及其衰也,(            ),而身死国灭,(            )。夫祸患常积于(  ),(            ),岂独伶人也哉!

四、理解性默写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令人鲜明,催人谨醒。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描绘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欲抑先扬,一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

5.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8.《伶官传序》中作者借庄宗被伶人围困而亡国来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9.《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0.《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中的句子是满招损,谦得益。

11.《伶官传序》中作者“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12.《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3.《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14.《伶官传序》中论述 “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