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嗣是晚唐代州雁门人,原地出道,做的是武官。 中和二年(882年),沙陀首领李克用被朝廷招安讨伐黄巢农民军,李承嗣成为李克用的前锋。黄巢令客省使王汀去和弟弟黄揆商讨军机,李承嗣擒获王汀献上。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之乱平定,李承嗣以功授汾州司马,又升为汾州刺史,改榆次镇将。而李克用作为上司,分到的蛋糕更大,被任命为并州河东节度使。 在上源驿事件中,李克用险遭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谋害,派李承嗣奉表去行在申诉,观军容使田令孜为他设馆并慰谕,令他传达朝廷和解之意,授李承嗣左散骑常侍。 黄巢败亡后,先前兵败投降的蔡州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收集余党继续作乱,李承嗣在陈、许参与讨伐。 秦宗权还未平定,京城波澜又起:田令孜和李克用起了冲突却又打不过,挟持唐僖宗出走。本来和他一伙的邠州静难军节度使朱玫也和他反目,但无法说服僖宗铲除田令孜,就回到京城,另立宗室李煴为帝。李克用为了洗刷逼宫污名,决定出兵勤王,讨伐李煴,于是遣李承嗣率军万人救援鄜州,到渭桥迎驾。 朱玫很快露出颓势,被部将王行瑜杀了领功。李煴出奔后被杀。李承嗣会合鄜坊、定难军收复京城,擒获李煴所任宰相裴澈、郑昌图,将朱玫、李煴的首级装在盒子里献给行在。 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回京,赐李承嗣号迎銮功臣、检校工部尚书、守岚州刺史,赐犒军钱二万贯。僖宗刚回京时,三辅地区多有盗贼,全靠李承嗣率军防御才得安。后来李承嗣屯驻鄜州,留别将马嘉福率五百骑宿卫。 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袭辽州,李克用遣李承嗣设伏于榆社以待,李承嗣发伏兵大败昭义军,获其将奚忠信,以功授洺州刺史。 秦宗权随即也被消灭,但出大力的却是死对头朱全忠。当时朱全忠和李克用相争,朱全忠出于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收买宰相张濬在朝堂吹风,使得刚登基血气方刚的唐昭宗相信,只要趁李克用刚打败仗,一举铲除李克用,就能终结两镇之争,重振皇威。 大顺元年(890年),唐昭宗讨伐李克用。官军出阴地关,游兵到汾州。李克用遣薛志勤、李承嗣率三千骑在洪洞扎营,养子李存孝率兵五千营于赵城。 当时,岐州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新任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因杀朱玫有功,取而代之)、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等京城附近的藩镇军也响应了讨伐战,但谈不上多积极。凤翔军在霍邑扎营,李承嗣率军攻打,凤翔军就夜遁了,李承嗣追击到赵城,又与薛志勤在蒙坑打败镇国军,会合大军进取晋州、绛州,才十三天就攻破晋州,官军大败。李承嗣改教练使、检校司徒。 多年共事下来,李克用对李承嗣和另一骁将史俨都十分倚重,视为左右手。 史俨精通骑射,勇猛过人,特别善于设伏制敌,生擒对手,每临战斗都身先士卒。镇压黄巢,史俨同样从征有功。 唐昭宗只得承认李克用无罪,贬斥张濬。朝廷新组建的大军基本交代了,但李克用也很无奈:我不抵抗,难道束手就擒吗? 没有武力威慑以后,唐昭宗甚至受到周边藩镇的欺凌,恰是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家。李克用再次勤王,令唐昭宗五味杂陈。李茂贞和王行瑜都想抢走昭宗,自己就先打起来了。唐昭宗趁乱出奔到石门,李克用就派史俨去护驾。史俨当然熟门熟路,派出骑兵四处巡查守卫。 最后王行瑜作为首恶被诛杀,昭宗返京, 史俨一路侍卫,“盗贼不作”。史俨因护驾有功,升为检校右散骑常侍。 却是唐昭宗怕李克用独大,没有同意一并铲除李茂贞和韩建。当时没有铲除李茂贞,他后来便经常遭到李茂贞的逼宫;但同样因为没有铲除李茂贞,使得李克用在对抗朱全忠的时候,多了这个盟友,不像韩建,被朱全忠收走了。 当天下群雄讨伐朱全忠的时候,李克用的左右手史俨、李承嗣当然也在发挥作用,但却不是在他们熟悉的地方——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后,李克用的左右手再也没能踏上熟悉的土地。 此事缘起乾宁二年(895年),两位率一万骑去帮郓州天平军节度使朱宣、兖州泰宁军节度使朱瑾堂兄弟抵御朱全忠的进攻,最初被朱全忠亲征打败,又带了五千骑继续战斗。 如果打败朱全忠、罗弘信,打通道路,当然还有余地。但郓、兖在救援断绝后,只能愈发山穷水尽。乾宁四年(897年),朱宣先倒下了,朱瑾也没饭吃了,留大将康怀贞守城,与史俨、李承嗣劫掠徐州边境丰、沛之间。就在此间,康怀贞投降了,他们无家可归了。 史俨、李承嗣等先随朱瑾投沂州刺史尹处宾,被拒绝,又逃到海州,最终在宣武军逼迫下率海州百姓渡过淮河,投靠李克用的盟友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杨行密是南方军阀,他的军队善于水战,但受到地域限制,天然缺少马匹,也就很难锻炼出会骑射的骑兵。突然从天上掉下来这么些完整的骑兵将帅和队伍,当然大喜过望。杨行密在高邮迎接他们,对史俨、李承嗣、史建章等都推心置腹不怀疑,都用为将;视史俨为上宾,选美妻,建华宅;署李承嗣为淮南行军副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