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环之家 检验检测学习圈 2022-10-24 05:00 发表于辽宁 检验检测机构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首先要项层设计《通用要求》条款一质量手册一程序文件一记录表格对照表,管理体系文件要保证覆盖《通用要求》中所适用的全部要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间要结构合理、相互关联、无缝衔接,并根据各部门及岗位职责,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地编写既符合《通用要求》的要求,又符合机构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各层文件,这一环节也十分重要,如下表所示(仅供参考)。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原则及方法 一、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原则 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要贯彻“该写的都得写到”的原则。但由于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性质的不同或检测对象的行业特点要求,某些个别条款对某种类型的检验检测机构不适用,因此在体系文件中可以进行裁前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基本要求是:写你要做的,即《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适用时) 要求的要写到。文件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全面的原则 检验检测机构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对质量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集合, 而是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一定活动规律的有机整体。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从检验检测机构的整体出发进行策划、设计、编排。对影响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工作质量的各项活动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控制。控制应是闭环的和便于互相监督的,管理体系要 覆盖要求的所有要素,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全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科学合理的原则 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用标准化带动规范化,质 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各种记录等文件的编写都离不开标准化文件的指导,适时采用最新的技术标准。 管理体系文件的合理性则要求结合检测工作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对本检验检测机构以往质量管理的经验加以总结,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检测工作。文件之间要做到层次清楚、接口明确,从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可查询到相关的第二层次程序文件,从第二层次程序文件可查询到相关的第三层次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 记录等) ,以保证文件结构合理、协调有序、接口严密、相互关联。文件在必要时允许有交叉,但逻辑性要强。 3.有效协调的原则 管理体系文件应现行有效,即有利于减少、消除和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出现质量问题能及时识别并迅速纠正,使质量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始终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规章及其他要求,保证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持续适用人性。 4.简便适用的原则 管理体系文件要在符合《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适用时) 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最简单,最易懂,最易行”的原则编写,并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都 能在实际工作中完全做得到,充分反映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和管理工作的实际。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时始终要考虑到可操作性,便于实施、检查、记录和追溯。 5.全员参与的原则 管理体系文件是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为避免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偏离,应确保各个岗位和单位〈部门)的每一位员工都熟知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实践证明,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员参与、“我写我做”的原则,认真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上下反复沟通,融《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适用时)于检测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管理体系编写方法 1.自上而下的编写方法 按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格的顺序编写。此方法有利于上一层次文件与下一层次文件的衔接,对文件编写人员人掌握《通用要求》等标准和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知识要求较高,用此方法编写文件所需时间较长。 2.自下而上的编写方法 按基础性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的顺序编写。此方法适用于原管理基础较好的检验检测机构,但如无文件总体方案设计指导易出现混乱。 3.两边扩展的编写方法 先编写程序文件,再开始质量手册和基础性文件的编写。此方法的实质是从分析活动、确定活动程序开始,有利于《通用要求》等标准的要求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紧密结合,用此方法可缩短文件编写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