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医论症|唇腭裂新生儿的术前正畸治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10-24 发布于黑龙江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迷人的微笑,但有一群人因为先天的畸形而自卑,不敢微笑甚至不愿见人,他/她们就是唇腭裂的患者。提到唇腭裂,大家通常的反应就是“兔唇”“豁嘴”,这是唇裂在外形上给人的直观印象。而腭裂因为隐藏在口腔内部,一般不会被直接看到。

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82‰。少数孩子有遗传因素,大多数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早期有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缺氧、营养缺乏、化学物品中毒、放射线辐射的病史,有时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过于紧张也有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唇腭裂的发生。唇腭裂不仅影响患者的语音和进食功能,而且影响颜面形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障碍。

唇腭裂作为先天缺陷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因此只能从治疗方面不断提高疗效,以期获得平衡协调的颜面形态和正常的口颌功能。唇腭裂的治疗周期漫长,唇腭裂患儿在上唇、上颌牙槽突、腭和鼻部均表现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尽管唇腭裂整形手术可以修复大部分的鼻唇畸形,但是依靠手术恢复正常的鼻小柱和鼻翼形态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修复手术前建立接近正常的牙槽骨、软骨和软组织位置关系。

现代理念的唇腭裂新生儿术前矫治是指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矫治器由腭护板和鼻撑构成,鼻撑能够有效地塑形鼻翼,术前矫治完成后随即进行唇裂修复手术。术前矫治的机制在于利用新生儿鼻软骨、上颌牙槽骨和鼻唇周围软组织可塑性较好的时期戴用口内矫治器,以期改善组织状态。

近年以来,上海九院口腔正畸科基于计算机技术研发了一套数字化术前矫治系统,结合了三维口内激光扫描,CAD矫治器设计,3D打印生产矫治器,是一种个体化,可摘式,能够精准控制畸形纠正的治疗体系。传统方法的术前矫治要求患者每周复诊1次,而CAD-NAM治疗要求患者每月复诊1次,矫治器稍加调整即可固位,医生根据牙槽骨的塑形效果判断是否可行下一阶段的治疗,直至术前矫治全部完成。

于泉(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

原文刊于《新民APP》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