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与酒(2)

 白桦树2008 2022-10-24 发布于内蒙古

文人与酒(2)

图片

  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亦渊源流长。关于我国酒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考古学家考证“新石器时代之前古人就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通过一些列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饮酒已蔚然成风。

  酒,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倍受先民欢迎。也许国人天生就对酒有着别样的眷恋,是以酒文化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酒,激活了骚客文人的灵性,是以备受推崇;酒,历经骚客文人追捧,是以愈加盛行。二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渊源流长的酒文化更为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增色颇多。

  试看我国历史上那些文人骚客,似乎个个都是从酒缸里泡出来的。从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诗句中,我们已然读出酒味、品出酒香。《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千载传唱,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树立了榜样,谁敢说他那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里没有酒的力量?才华秀逸的大文士宋玉(也是历史上着名的美男 (o)~~)也对酒多有颂扬;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对酒更是情有独钟;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传世最广的名言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竹林七贤”个个都是大酒徒,蔑视礼法,放浪形骸;纵酒放达的刘伶更是嗜酒如命的酒狂;陶渊明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甚至连口粮都酿成了酒;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相信国人皆知其有酒仙美誉:“百年三万六千日,会须日饮三百杯”这是何等豪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何等的畅酣?“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又是何等的率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恐怕举世无二了吧?诚如后人所言“李白的诗中若没有酒,恐怕色香味俱为之失色”,呵呵,虽言过其实,但却也算是对其诗酒合一的另类解释吧;白居易也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着称,为官时甚至不以无政绩而耻而以酿出好酒为乐(虽然这不值得学习,也不为“河蟹”社会所提倡);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诗”、着名的《醉翁亭记》肯定是酩酊大醉之作;苏轼更是着名的酒徒,他的诗、词、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子曰:“百礼之会,非酒不成”。一贯强调礼乐治国的孔夫子不仅在饮酒方面是实战家,而且是个理论家。虽然他把饮酒提升到了政治哲学的高度上,但谁知道他不是个爱酒之人呢?莫非这孔圣人也是个“性情中人”——想“借酒蒙面”说些平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做些平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如此说,绝无“鄙薄”圣人的意思:俺行者也姓孔,孔子是俺的老祖宗。)在老夫子看来:饮酒乃是人生的需要,其意在饮酒之外、在于礼仪文化,在于共乐同欢。孔子的酒思想渊源流长,渗透在我国文化的骨血里。以酒交流、歌乐欢叙,造就了礼仪中国和灿烂的文化。

  我们从历史中、从古诗文中读出了酒的醇芳、品到了酒的酣畅。饮酒想作诗,赋诗想饮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酒与文化与诗的联姻古已有之,也是我国酒俗文化的一大特色。酒文化,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山东人素以豪爽、旷达着称。我想:恐怕这“豪爽”二字上也沾染了些许酒气吧。豪爽好客的山东人多善饮、大都信奉“无酒便不能成席”一说。特别是在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只要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无论是公干还是私会,总是要和酒较较劲、一起喝两杯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