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是“老女孩”组合

 小头巾 2022-10-24 发布于河北

  我们三个老女孩每天相约在楼下的小操场,风雨无阻,不见不散。都背上自己的家伙事儿,每个人都有两三条龙,喜欢舞哪个就舞哪个,不分什么你的我的。

  比我大两岁的张姐,舞龄最长,技艺也最高,舞起龙来,优美,舒展,大方,飘逸,玲珑。普普通通的一长条绸子布,一头粘在一个钢丝的“龙头”上,这就是被我们美其名曰的“龙”。往地上一扔,就是一块做衣服也没人用的又长又大的花布条而已。然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布条,在张姐的手里仿佛具有了生命,被张姐注入了神奇的灵性。上下翻飞,变化无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每每张姐舞龙,总能吸引小区的好多人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张姐的高超技艺可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张姐姐在舞龙队伍里,应该说先驱了。听张姐姐说,那个时候舞龙不像现在这么风行全网,她也是偶尔在网上看到,心里喜欢,就买了一条来练着玩。那个时候网上也没什么教练,张姐姐就一动作一个动作地独自研磨,怎么起怎么落,往那边转,怎么跳跃。有时候半夜半夜地冥思苦想无法入睡,想着想着还要起床,在客厅里舞划一阵子,就像魔障了一样,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啊。练成了一个动作,发到网上,立马被人们疯学,招来众多的追随者。

 现在好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动作,都是张姐当初创造出来的,真是高手在民间啊。我何其幸运,和大师比邻而居,能得到大师的指教,真乃三生有幸。今天姐姐教导我了一句话“看百家不模仿一家”,多么的高屋建瓴啊。姐姐还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不管哪个动作都没有定数,他可以转一圈你也可以转半圈,舒服好看就行”。舞龙不是野蛮简单的扔着玩,这是一种根生于民间的自发的中国特色的舞艺。应该说是一种民间国粹。让我这个一直热爱舞蹈又不会跳舞的人终于粘上了一个“舞”字,也算圆了一个梦吧。

  比我大九岁的杨姐,舞龄比我长一些,大约不足一年吧。杨姐比我大九岁,妥妥的五零后,六十多岁了,敢于开启这样一种运动,不得不说让人佩服!杨姐舞起龙来,刻苦得很,每每总比我早到训练场,我去的时候,杨姐早就操练起来了。

  有一天,偶尔兴起,张姐说“咱们都穿上长裙一起舞,会不会好看?”“试试,我家有裙子,我去取”,我兴冲冲地跑回家。把我看家的七条纱纱裙都抱了下去。我们可就闹腾开了,就在操场上,一会脱下绿的,一会穿上紫的,舞一场录一段,你笑我的胖,我笑你的傻,就连一向有一丝古板的杨姐姐也穿着裤子直接套上张姐的大红裙子舞了一气。我们就像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样傻傻地玩,傻傻地乐,我们是爱上舞龙的老女孩,或者说,是舞龙让我们变回了孩子。

  我的开始舞龙还有一段奇缘。记得有一次我进城办事,下了公交车,在民心河畔的小公园里,看见几个老姐姐在舞龙,我被那鲜艳的色彩吸引,不由得走了过去。“这是什么?在哪儿买的?”。一位红衣服大姐特热情“这是舞龙,你也买一个玩吧,来,你试试我的”。“去哪儿买?淘宝吗?”“网上的不一定行,我这是从厂家直接拿的,来,我让他们给你送一个来”,大姐立马打起了电话。“他们什么时候能送来,我有事”我不好意思地说。“怎么着也得一个小时”。“要不这样,咱俩加上微信,你把钱先转给我,我给你买了,你办完了事呼我,我再给你送过来”。“太好了!”。如此这般,我拥有了我的第一条“龙”。

  “舞龙”这个游戏,看着简单,实则奥妙无穷,变化多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创造,练习,练熟了才能生出巧来,才有可能舞出一点美感。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热爱舞龙的舞友们自己创作出来的,这里面有集体的大智慧。中华舞友一家亲,我们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交流,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比如,提起“坤儿姥姥”我们都竖大拇指连连称奇,那个力量感无人能比,就像古时候的武林高手早已威名传天下了。实际上,这个网名叫“坤儿姥姥”的,我们谁也不认识,这也是新时代网络的威力啊。

让我们在热爱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