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天京等,是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自古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经典的诗词。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柳絮飘飞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花香。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代: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人们都说头上的白发是因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浑身白色的沙鸥,它们岂非浑身都充满了愁绪啊。在《菩萨蛮》之中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 |
|
来自: shineboy1 > 《国学府邸 每天 新天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