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只有一人得满分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10-25 发布于北京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妙趣横生的文体,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瑰宝,对联。

对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封建社会中,阶级分化十分严重,所以对联最开始只是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

文章图片1

对对联时,上下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意思相近或相反,读起来唇齿留香。

经过时代的变迁,对联文化逐渐下沉。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也可以拿对联来作为生活的调剂和点缀。此时的对联对比早期,要求有所降低,趣味性也有所增强。

如今我们的生活,更是处处能看到对联的影子。

国家级风景名胜的大门口,基本都会有对联存在。每到春节,家家户户也都会在大门前贴上春联。

中国人将民俗文化融合到了对联之中,又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民国时期的对联文化中,又发生过哪些趣事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清华园中的对联故事。

国学大师,临危受命

1932年,清华正在准备一场招生考试。而负责国学考试类别的刘文典,正匆匆赶往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办公室。

本来负责国学考试的出题老师是朱自清,可他由于突如其来的私事,抽不出时间来处理这项工作。于是情急之下,刘文典只好求助陈寅恪。

文章图片2

陈寅恪何许人也?

他被誉为“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他的身上兼具着东方文化的儒雅和西方文化的开放。可以说,陈寅恪就是为文化传播和传承而生的。

他出生在一个国学世家,父亲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对国学和史学颇有研究。在父亲的带动之下,陈寅恪被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所影响,渐渐对国学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传承而未断绝,本身就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像一个百宝箱一样,吸引着少年陈寅恪沉浸其中。

老天爷在他身上点满的不仅仅只有兴趣,还有天赋。连他学识渊博的父亲都不止一次感叹,这孩子或许就是为传承国学而降临人世。

文章图片3

年仅八岁,陈寅恪就能和父亲对座谈史。在正史之外,他常常能够在历史文化现象上提出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这一点,他的父亲都自愧不如。

正因为察觉到了儿子的优势,所以父亲倾全家之力,培养儿子成才。陈寅恪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有底气主动提出开拓眼界的要求。

1902年,他东渡日本,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去新的环境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日本的大部分文化习俗都是由他们的使者从中国学习回去的。

学习平假名和片假名,能帮助陈寅恪丰富汉字研究体系;接触日本和服,能够让陈寅恪对中国服饰文化产生更多想法;从日本的和式建筑当中,陈寅恪也能看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对世界的影响……

当然,除了国学文化,陈寅恪还将目光放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学上。

他们的政治模式大多源自于西方,与中国的政治风格和政体结构大有不同。陈寅恪见识到这些,也算是开了眼界。

文章图片4

他写信回家,告诉父亲:“古书中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番,儿终于有了直接深刻的体会。”

在日本待了几年,陈寅恪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国内,来到复旦大学继续进修。

环境的变化给予了他更多的灵感,也让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属于陈寅恪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正在逐渐成型,但他意识到,自己当下所接触到的东西,远远还不够。

所以他的心“野”了,他还想走出更远的地方,走向更大的世界。

带着这样的目的,陈寅恪开始了他的欧洲游学之旅。

开放的西方文化和含蓄的东方文化,就像两颗种子,在他的脑海中不断萌芽生长。他来到西方国家,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之前不曾有过的体验。

文章图片5

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即便见识到了西方文化诸多的可贵之处,陈寅恪自身坚持的核心文化体系还是来自于东方。

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某些西式思维带入到了对东方文化的研究当中。

此事大有裨益,陈寅恪本人的学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沉淀。归国之后,在清华园中,陈寅恪大显身手,身后收获了无数的崇拜者。

据说,陈寅恪大师的公开课一座难求。

学生们都知道,这位老师的课程丰富生动,不像传统的国学讲师一样只会照搬以往的教育模式。在他的课程当中,每一个人的思维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启迪。

文章图片6

也正是因为陈寅恪在同学们心中有着如此重的分量,所以他才成为了刘文典心目中救场的不二人选。

坐在办公室的陈寅恪得知刘文典的来意之后,当即便答应接下这门差事。

不过他说:“我的要求可能更高,出题也可能更刁钻,得先把这事儿说在前头。”

“好说好说,只要你肯答应就行。”

此时抹了一脑门子汗的刘文典,万万没想到,陈寅恪的题目竟会如此与众不同。

上联之妙,体会不同

接下任务后,陈寅恪闭关一天,给出了他的题目。

这一次的考试,陈寅恪总共出了两道题。其中一道是常规的作文题,他此番要求了命题作文,标题统一拟定为“梦游清华园记”。

而另一道题,则别出心裁,妙趣横生。这是一道对联题,教授给出的上联为“孙行者”,要求学生给出对仗工整的下联。

文章图片7

对联本就是国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有意报考清华大学的学子,自然也见得多。可是大家都知道,对联是字数越多的越好对,字数越少的越难以拿捏。

“孙行者”这三个字,虽然看起来简简单单,但实际上却包含着诸多巧妙的心思。

整体来看,孙行者是《西游记》当中的一个人物,孙悟空。他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著形象,大街小巷的孩子们都还爱拿孙行者来进行角色扮演。

文章图片8

但是如果将这三个字拆开来看,就又会品出不同的意思。

“孙”既可以指百家姓当中的孙姓,又可以指祖孙的孙。也就是说,这个字算是一字多义,就看答题人怎么理解了。

而“行”,有去和走的意思。

至于“者”,它既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形象,又可以被当做一个文言文当中的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所以这看似简单的对联,实则在解读过程中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思维。因此大家才会有这样一个共识,字数越少的对联越难对。

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回考场,考生们拿到试卷,看到这样一道题之后,大多数人都懵了。

一般在考试之前,考生们都会押题,但大家都想不到,此次考试居然会出一道对联题,而且还是这么难的上联。

文章图片9

有些不自信的考生,看到这样一道题后直接放弃作答。但是也有考生坚持作答,不过他们的思维局限性太过严重。

他们只是单纯将孙行者作为一个整体,也就将之认为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

于是他们写下的答案五花八门,唐三藏、猪八戒、如来佛、观世音……没有例外,全是《西游记》中的形象。

当然,也有人稍微发散了一下思维,把别的文学名著当中的人拿出来作答案。

比如说《水浒传》中的花和尚、及时雨,又比如说《红楼梦》当中的绛珠仙、通灵玉。

总之,这些答案,全部都不是陈寅恪想要看到的。

他在阅卷的时候,还忍不住发了脾气。

他对刘文典说:“现在的年轻人,国学积淀实在太过浅薄,竟然还敢来报考我们的国学类,自不量力。身为中国人,了解并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今怎么会是这个局面!”

文章图片10

一身儒雅之气的陈寅恪,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他始终认为,中国人不应该忘本。

我们享有着一座如此丰富的文化宝库,拥有其他国家完全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些资源,弘扬自己的文化才是。

但是很明显,通过这些考卷,他正逐渐丧失对下一代学子传扬中华文化的期望。

不过就在这时,一份考卷的出现,就像春风化雨一般,浇灭了陈寅恪心中的怒火。

文章图片11

这份考卷的答题人名叫周祖谟,他出生在1914年。

巧合的是,同陈寅恪一样,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国学的兴趣,在这个学科上也特别有天赋。而且,他的家庭氛围同样十分良好。

答卷上,他写下的答案是“胡适之”。

这个答案虽不是陈寅恪心中所想,但他却认为比他自己的答案还要妙。

字字深意,实乃佳对

让我们具体来解析一下,“胡适之”到底妙在哪里。

首先,胡适之和孙行者一样,都是一个人,或者说都是一种形象。并且,这二人的国民度都不低。

再说一字一字的对仗问题,周祖谟也完全做到了工整的要求。

“胡”对“孙”,两者皆是中国人民的姓氏当中非常常见的姓氏,而且在《百家姓》当中的排名都不低。所以这第一个字,就已经让陈寅恪眼前一亮。

而“适”对“行”,同样也十分合适。这两个字在古汉语当中,都是动词,都有走和去的意思,做到了对联中意思相近的要求。

最后一个“之”对“者”,就更是巧妙了。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通常都会把“之乎者也”相提并论。

它们都是语气助词,也就是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放在对联当中的最后一个字上,又恰好能够让对联读起来更顺耳。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答案让陈寅恪无比满意。

文章图片12

他毫不吝啬,给出了手下的唯一一个满分。并且,他还一改之前的态度,把这份考卷拿到了刘文典的眼皮子底下。

“快来看,这才是我想要的答案,这个周祖谟才是我想要的人才。就凭这一点,我就要提出要求,一定要把他给我录取进来。”

看到这样一位可造之才,陈寅恪无比激动。

其实,他自己想出的下联虽然不是“胡适之”,但也同样很标准。

“祖冲之”、“王引之”,这都是他心中很不错的答案,但他总感觉比不上周祖谟的答案。

文章图片13

如果把陈寅恪的两个答案相比较,那么“祖冲之”其实更符合上联的要求。

“祖”对“孙”,两者都可以当成姓氏,而两者又恰好具有相反的意思。祖辈和孙辈这一层含义,会让第一个字对得更加有趣。

另外,“冲”和“行”,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有相反的一层意思存在。“冲”所代表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的,而“行”在古文当中一般指慢走,两者又恰好相反,完全符合对联的要求。

最后一个字就不用说了,对仗工整的原因同上。

我们可以看出,对联文化是具有开放性的。

一个上联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人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对出不同的下联。仔细分析每一副下联,我们又能从中品读到不同的乐趣。

这就是对联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陈寅恪一定要在考试题当中加入一道对联题的原因。

文章图片14

不过很可惜,出于对学费的考虑,陈寅恪分外看中的这位考生周祖谟最后并没有选择清华大学,而是去往北京大学深造。

陈寅恪没有招到这位令他无比满意的学生,倒也不气馁。从大格局上来说,他了解了周祖谟的才能,以后多的是机会跟他进行探讨交流。

结语

对联文化包罗万象,既可以描述高雅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无比贴近普罗大众的现实生活。每一个人都能从对联当中,品尝出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对联文化看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完全能感知到自身文化的魅力所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势在必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