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的系统思想(4)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2-10-25 发布于山东

战争的第三个子系统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这是“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关键。 战略战术是孙子军事哲学最精彩的部分。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的最高要求和层次排列。孙子在战略上的最高要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必以全争天下”。这和他的政治优先于军事、政治斗争高于军事斗争的思想有关系。他正是根据这个标准来确定战略、策略的层次。对此有二种说法。一是说:“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二是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归结起来是要求:“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全”和非攻非战与政治战略联系在一起;“破”和“攻”、“战”与军事斗争战略联系在一起。因为一打仗就会“破”而不“全”,就是既攻且战了。

基本战略是速决的、外线的进攻战。 孙子基于当时生产力不发达、运输能力有限的客观条件,不利于持久战和远征,所以提出“兵贵胜(速决),不贵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反对固守,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主张“深人”敌国,说“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他讲深人敌国进攻的许多好处,兵士会专心作战,士卒会更团结、更勇敢、更守纪律,听指挥,而且可以就地解决粮食供给,即“因粮于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等等;同时还可以用缴获品壮大自己,“胜敌而益强”。 第三,“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掌握主动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我方能调动、支配敌人。“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又如,攻与守由我而不由敌决定。“我欲战…敌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教也;我不欲战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

再如,攻必取,守必固。“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等。要在攻与守两方面掌握主动权还有一点,就是守的隐蔽性,攻的突发性。“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其势险,其节短”,“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此外,与主动权有关的还有“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以近待远”等等。掌握主动权就稳操胜券;丧失了主动权,就陷入被动和失败地位,故孙子很重视主动权。第四,“因敌变化而取胜”,即不同的力量对比、不同的地形下,采用不同的战术。 首先,是不同的力量对比不同的战术。“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即力量不足时取守势,力量有余时取攻势。

其次,力量对比差距大小不同,也有不同的战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再次,针对不同的地形,行军和战术均有不同方法,共提出20多种不同地形的不同战术。例如:“圮地无舍…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还有“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勿附水而迎客”。还提出“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不同地形的不同战法。在深人敌国时,遇不同地形也要不同对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等等,关键是视情况而灵活运用,区别对待。 第五,“杂于利害”,即辩证而全面地对待战争的各种事物,防止孤立片面看问题。 孙子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又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说明在战争中,没有绝对的利,绝对的害,二者总是相互联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战争本身就是这样,一方面打胜了可以“胜敌而益强”,“威加大国,…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可“掠乡分众,廊地分利”,这是利。

但另一方面,弄得不好,“钝兵挫锐,屈力弹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甚至弄到“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的地步,就是大害了。其他加“迁与直迁是害,但进其途”可“行于无人之地”,则可后人发,先人至”,迁又成为利。死地、亡地为害。但“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因而“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害转化为利。因此,要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就要“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孙子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第六,奇正、虚实。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他在军事上只讲奇。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把正和奇均用于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