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侃京剧】他师承三派,如何评价他的演唱?

 cxag 2022-10-2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吴钰璋先生是著名京剧花脸艺术家,生于1940年,北京人,其父吴松岩为金少山入室弟子。1950年,吴钰璋考入戏校,也就是后来的中国戏曲学院。在学校的八年时间,他得到了宋富亭、孙盛文等花脸名师的教诲,学习了大量传统剧目。

    可贵的是,他先后师从于众多名师,学习各个流派,成为花脸表演集大成者。1958年,吴钰璋毕业后加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61年拜裘盛戎为师,学习了《铡包勉》《赤桑镇》《姚期》等剧。1963年,他又拜袁世海为师,向袁世海学了《牛皋招亲》《淮河营》《野猪林》《九江口》《李逵探母》《将相和》等。

    就在同年,他调到中国京剧院一团,与李少春、杜近芳、叶盛兰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

    京剧各行当历来有着不同的艺术流派,这也正是它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众所周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就是。当今就京剧花脸而言,学习裘派的则大有人在。然而,作为裘派创始人裘盛戎的入室弟子吴钰璋,不仅学裘并还拜花脸名家袁世海为师,更是祟尚有“十全大净”美称的金少山。

图片吴钰璋在京剧电影《平原作战》扮演李胜

    在艺术上,吴钰璋先生钻研“金派”唱法,研究“裘派”声腔,学习“袁派”表演,算得上博采众长。很快,他凭借主演新编古装戏《强项令》,初露头角,并在京剧艺术片《杨门女将》中扮演焦廷贵,受到好评,他演出的《探阴山》、《锁五龙》等剧目也颇受赞誉。

    吴钰璋还在《红松店》、《杜鹃山》、《海港》等现代剧目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影片《平原作战》中扮演李胜,令人印象深刻。

    吴钰璋先生是裘盛戎的入室弟子,更是祟尚有“十全大净”美称的金少山,金少山是以唱工为主的铜锤花脸和以做工为主的架子花脸'两门抱',是空前绝后的花脸全才;裘盛戎注重鼻腔与胸腔的共鸣,唱腔优美动听韵味醇厚,是铜锤兼架子;袁世海念白刚劲爽朗、做派真实生动,是架子花脸铜锤唱。他还很祟尚郝寿臣和侯喜瑞两位花脸大师。他就是要取金、郝、侯、裘、袁各派之长,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但是,也有网友对先生有不同的评价,认为他的演唱缺少韵味, 腔调比较直, 在继承金派上有明显的不足,金少山先生的金派,开宗立派主要靠天赋,但绝不是只有天赋。金派的韵味是靠天赋来体现的,然而光是高门大嗓,那就是卖糖葫芦的了。

    吴钰璋早就与金少山有缘。原来,他父亲吴松岩就是金少山的大弟子。他5岁时就由乃父为之开蒙学唱金派的《探阴山》。金少山听后赞扬他:“是块花脸的好材料!”他195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专工花脸,1958年毕业汇报演出《铡美案》片断,得到梅兰芳、萧长华等大师的好评。梅兰芳在《人民日报》发表观后感,其中写道:“吴钰璋的包拯唱念做工都达到了沉着、稳重的程度,具备了铜锤花脸的条件。”

    还有批评者认为,吴先生的嗓音发闷,既缺乏金的高亢、又无裘的韵味,还没有袁能做戏,因此,只够配像的资格。

视频:吴钰璋、沙淑英夫妇演唱的《强项令》选段

    当然,吴先生在音配像中做了很多工作,他给裘先生配的打严嵩,给郝先生配的黄金台都很好,也为金少山、郝寿臣的录音都配过像,尤其是他的脸谱勾画的真漂亮,受到很多戏迷和票友的喜爱。

    他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1959年参加了京剧电影《杨门女将》的拍摄,成功地扮演了以架子花脸应工的焦廷贵。电影公映后,他的表演颇受好评。由于他一直仰慕裘派,而其父又与裘盛戎非常要好,因而于1961年与孟俊泉一起拜裘盛戎为师,深得裘派真传,学习了《铡美案》《姚期》《连环套》等戏。并与裘师关系一直相当密切。裘师因病临危住院时,有一次曾与他聊了三个小时,一再表示还想重返舞台。裘师去世后,是他与夏韵龙、姬少戎、于鸣奎三位师哥共同把裘师的遗体从二楼推到了太平间……

    就在吴钰璋成为裘门弟子的翌年--1962年,袁世海也很满意他的表演,特主动设法把他从四团调入自己所在的一团,亲自教他《九江口》《牛皋招亲》《李逵探母》《野猪林》等许多袁派剧目。袁世海在现代京剧《红灯记》是鸠山A角,他则是B角。直到198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正式拜袁世海为师。

图片吴钰璋《锁五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