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酷社会现实:经常在医院陪着父母的孩子,往往是最看不上眼的

 谢耳朵馆长 2022-10-25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最期盼最疼爱的孩子,最终却“弃”老人而去,与之相反还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尽心尽力在老人面前尽孝,却被老人忽视。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孝顺的子女,往往都是父母最看不上眼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不平等的爱
其实,只要是多子家庭都逃不过这个人性定律,几个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无形间排了位的,总有个孩子最受父母偏爱,尤其是性格讨父母喜欢的孩子,最受父母的欢迎,因此,多子家庭的父母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平等,父母虽然意识上认为自己的对待是平等的,但潜意识里总会做出偏爱行为,而这些行为孩子们是能感受到的。
“爸爸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我们会发现,那些最被父母看不起的孩子,恰恰是几个子女中最孝顺的。
“爸爸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自我独白,哪怕父母去世,内心的这种渴望依旧久久不能消散。
因为在心理学上,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而 这里的 “别人”一般都是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就是我们童年的“重要他人”,也是我们早年最依赖和崇拜的人。
早年没有得到认可的孩子,终其一生都抱有这样的执念,终其一生都会努力寻求父母的认可。哪怕在童年,父母给了他们很大的心理创伤,这种认同也永远不会消失
父母是一个孩子早期唯一的观众,每个孩子都无比渴望得到父母的欣赏,可悲的是,在多子家庭中,父母更有理由带着人性的好恶去区别对待不同的孩子。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孩子从未得到信任之人的认同,所以很多人一生都在努力讨父母的欢心,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可与鼓励。 这也是他们明明被区别对待却无比孝顺的原因。
从未得到答案
生长在5个孩子家庭的阿黄,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去世那一刻心理的悲痛,阿黄是被父母最差别对待的孩子,他从未得到母亲正眼的对待,与前面不同的是,阿黄并不是最孝顺的那个孩子,尽管他很想尽孝,但他对母亲的恨深入骨髓。
阿黄对母亲的恨,远大于爱。
可令他疑惑的是,母亲去世后自己居然万般悲痛,感觉心脏都快停止,他找到了心理咨询室,关于这一点其实很显然,表面上阿黄是因为母亲的死而难过。
其实,最真实的心理动机在于,阿黄再也没有机会得到母亲的认同了,他再也没有“反转”了。
“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母亲去世十年后的某个凌晨,阿黄被噩梦惊醒,  当时,他梦见自己快死了,躺在床上意识还没清醒的他,直接爬起来冲向客厅,挥舞手臂,拼命喊叫:“妈妈!妈妈!” 在被黑暗吞噬前再次大喊: “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这个场景,正是阿黄十岁获奖那年,兴冲冲冲回家渴望父母赞赏的场景,遗憾的是,当时母亲早已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带着其他几个孩子出去春游去了。
清醒后的阿黄,也被自己的行为吓了一跳,他不禁自问:难道我一生,都以这名可悲的妇人为主要听众?我一生都在追求解放和成长。难道功成名就的我还是未摆脱母亲?
看到没有, 看起来什么都不缺的阿黄,终其一生都能在渴望妈妈的爱与认可,他永远无法亲口问母亲: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
病床前陪床 的那个最孝顺的孩子,或许就是想在父母咽气前,看到父母真正赞赏认同自己的眼神,他们只想在父母咽气前再问上一句:“妈妈,我表现的怎么样
优越感培养“逆子”
与之相反的孩子,一般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他们的一生从不缺乏父母的认同和偏爱,而这种过量的爱,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担。
就像重男轻女的家庭一样,父母如果从小就对儿子宠爱有加,吃穿用度从来没有亏待过,父母本以为,儿子有出息了,会报答自己多年的养育之恩,可现实往往是,儿子很少回家看望,和父母关系越来越生疏。归根到底,他们想摆脱父母的过度的“依赖”
在父母偏袒下长大的子女,内心始终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还会体现在他们以后的人际关系当中,他们把这份优越感凌驾于其他兄弟姐们之上,由此彰显自己的价值感,但是,他们从来不知道感恩,以为他们明白,自己即使不感恩,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不会变。
所以他们有很坏 的习惯:总喜欢把赡养父母的义务推给兄弟姐妹
这个世界总是不公平,尤其是在爱的划分上,有些人明明什么也没做,他就仅仅是站在那,就能得到父母的偏爱,而有的人付出再多,也始终得不到父母正眼的对待
还是给父母提个醒,人老了,作为父母,更要给予子女积极的认可。不要让孩子再执着于这种水深火热 的痛苦,子女活一辈子,都在寻求父母的认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做父母的也应该帮孩子了却执念,不要让孩子遗憾一辈子,回头看一看那个苦苦等待你的“小孩”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