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官桥蔡氏古民居的两个对联

 王志安的原创馆 2022-10-25 发布于福建

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


       蔡氏古民居群由平面布局相近的,四合院大厝排布而成。大厝间的街衢方正平直,形成棋盘状的规整形态。闽南地区建筑体量和天井尺度,往往不如闽东那样大。
       与赣系民居类似,这里也有“过白”的设计讲究。站在祖堂正厅处往外看,天空经过前落屋脊和后落屋檐的裁剪,仅露出一线。阳光洒在院落和厅中,光线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移动。日晷投下的是阴影,而天井容纳的是日光,人与时间共处于大厝这一容器之中,能够清晰地听到历史缓慢前进的跫音。
(以上摘自《建筑遗产学刊》)


话题缘起

      谈到蔡氏古民居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建筑上,有“闽南大观园”的雅称。在闽南语中房屋叫“厝”,有“处置安顿、安身谋生“之意,与普通话的”家“相同,是一个温暖的地方。

       和其他传统的闽南古建筑一样,蔡氏古民居里面包括各种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图案以及透漏出的内涵都在一开始的房屋设计方案中就设计好了的。各种构件也是在已经加工、雕刻完工后直接上墙入柱的,这一点和我们现在这种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理念完全不一样。其工程之浩大和繁琐可见一斑。

      所以多数的木质内壁书法大漆装饰也都是在先完工之后再装上去的。蔡氏古民居里的书法有出自状元陆润庠、吴鲁等名家之手,也有本地有名望的举人书迹。其书法水平姑且不论,但至少都是文人手笔,不会差到哪里去。

       蔡氏古民居的家主是蔡资深,亦名蔡浅,蔡氏一脉是从莆田移居过来的,大门匾上”莆阳世胄“”荔谱传家“等就表明了渊源。莆田蔡氏一族书法首推蔡襄,蔡忠惠公书法由颜鲁公而来,故蔡资深宅中书法多以颜体为主,和蔡襄的书风也极为近似。

蔡氏古民居”莆阳世胄“青石牌匾



宋代蔡襄大楷《万安桥记》



言归正传

       前些天我在公众号上发了一个关于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书法内容再创作的帖子,其中有两副对联的文字及书写受到了关注,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先来看第一副,如下图:

宅近青山同谢脁
门垂碧柳似陶潜

       这是古民居厅前门墙上的一个对联,我一开始也没注意到乃至后面跟着写错了。就是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提到的”小谢“—谢朓。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古民居中的”朓“写成了”眺“,从图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它写的是”目“字旁,二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上看,”眺“和”潜“还是挺搭对的,只可惜人名不能这样随意更改。初步判断应该是写错了。



       另外一个就是下联中的”柳“字,“卩”写成“阝”,用了个异体字,不知道是不是民间俗写字,我简单查了下书法字典,仅看到标注”李邕“的有这样写过,不过在”汉典“里还能查得到,如下图:


       无独有偶,在古民居大厅里有一块木板大漆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却寸金还可买,失却光阴何处寻?“的书法屏,里面的”却“也是将“卩”写成“阝”,不过这个写法,书法字典里倒是有,郑板桥和何绍基几个都有用过,”汉典“里同样标示了这种也是异体字写法,如下图:

       似乎清代的书法家都喜欢用异体字, 王铎、傅山的作品中就有很多例子,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显得学识渊博,此为高调;二是逃避文字狱,此为低调。(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

       再比如下图”村居多胜概,名山千仞入五峰“,”居“和”山“的写法似乎很能印证我的观点。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喜欢搞事,不是在装逼的路上就是在嘚瑟的途中。


看着不过瘾?再来一个

       是不是很有趣?红框中那两个字,”“和”“,有谁见过吗?这两个字还不太好打,因为右边的”鸟“旁必须是繁体”鳥“。

       “,指的是古书上的一种鸟名,但具体长啥样就不清楚了。而“,一般都是和”鹦“字合用,称”鸚䳇“。从造字法的形旁与声旁角度来讲,“指雌性,反之”鹦“指雄性,此叫法和”凤凰“相类。不过 “字是不是同“字,就不清楚了。“汉典”里也就一个组词“繼鶧”,其他啥都没了。可能到清代才被人们拿出来混用的吧。


简单结语与题外话

       简单结语:闽南地区现存的大部分古民居都是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期建造的,这个时候的民间建筑书法题字多少会带有很多当时的习气,包括文中提到的异体字的广泛使用,这也应该是当时的一大特色。等下次有机会再专门弄一个详细的专题。

(画外音:恭喜你,又画了一个大饼!)

       题外话:给大家展示一下王铎大咖在一件作品中的很多异体字,光看这些异体字的使用,你就已经佩服地五体投地了,果然神笔也!

王铎51岁时写的楷书《王维诗卷》

看看认识几个?卷中可不止这几个

这个难度还不够,那再来看个傅山的

傅山 《啬庐妙翰》卷局部,认识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