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朽的冰雕灵魂——写在抗美援朝纪念日

 大家闺秀1957 2022-10-25 发布于海南

编者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

很久以来

就想写一篇祭祀文章

悼念那些已经牺牲

且长眠在国外的将士。

可是

提起笔又感到踌躇,

写什么,怎么写呢?

他们是一个集体,

好几百人呐,

而我仅仅知道其中一个人的姓名;

他们虽然战场牺牲,

终究没有与敌人进行面对面搏斗。

但是,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烈士,

没打一枪一弹,

却叫敌人魂飞魄散;

他们牺牲的方式,

人类战争史上从未有过,

无怨无悔,气壮山河!

终于,

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

终于,

历史的闸门

在眼前打开。

一幅恸天地的画卷,

一场泣鬼神的场景!

它悲壮,

悲壮得让山水哽咽;

它永恒,

在众星璀璨的烈士方阵中,

千秋不灭,彪炳史册!

展开这属于共和国的长卷,

注视这属于子弟兵的勇敢,

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怎能不叫长天震撼?

那是71年前

共和国刚刚诞生,

以美利坚为首的“联合国军”

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

企图把襁褓中的新中国扼杀!

来不及洗去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的征尘,

来不及沐浴祖国明媚阳光,

来不及品尝翻身解放的喜悦,

为了新中国冲锋陷阵的英雄们

告别了两岸花香的大河,

告别了刚刚分得的土地,

迈向了异国他乡新战场。

1950年10月19日,

130余万年青的新中国军人,

义无反顾的来到陌生国度。

从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   

连续打响了五次战役。

把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

把穷凶极恶的“联合国军”逼到开城的谈判桌旁!

在这场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中,

197653名烈士

倒在了弹坑累累一片焦土的山头;

197653名鲜活的生命

留在了上甘岭、三所里、松骨峰……

197653名青春的脸庞

排列成令人心碎的烈士长廊!

他们是:

黄继光,21岁,用胸膛挡住机枪口;

邱少云,26岁,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直至牺牲;

孙占元,27岁,双腿被炸断,拉响最后一颗手雷滚向敌群;

杨根思,28岁,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

许家明,22岁;杨春增,23岁;伍先华25岁;

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28岁……

还有一个英雄的集体,

他们的名字叫做“冰雕连”!

“冰雕连”,

这震撼心灵的称呼,

讲述了一个军史上罕见的英雄故事,

“冰雕连”几百名年轻的英灵

竖起几百座名留青史的丰碑。

翻开过往时光

顿时恒凝,

庄重肃穆油然而生。

清风从昔日战场的山峰徐徐掠过,

白云从昔日战场的天空悽悽滑落。

雪花飘舞含泪诉说,

湖光山色沾泉研墨,

把那一幅永远与山川融为一体的悲壮,

重新给人们描慕。

1950年11月27日,

长津湖战役打响。

历时17天的两军对垒,

战斗惨烈程度超出人类的想象。

10底,刚从江南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为牵制东线美第10军

保障我军西线部队侧翼安全,

10万将士穿着仅有1.5斤棉花的薄棉袄,

昼夜兼程,翻山越岭,

到达指定作战区域。

长津湖死鹰岭和水门桥1081高地,

是两个完成对敌分割包围,

不让其逃窜的隘口要道,

分别埋伏着20军59师177团6连、

60师180团2连和27军81师242团5连。

在这里,

他们要成为

当关的英雄;

在这里,

他们要成为

一枪毙敌的英雄;

在这里

他们要成为

绞死敌军的最后那根绳索!

一边是单薄的衣裳,

一边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酷寒;

一边是疲惫的身躯,

一边是即将到来的拼杀;

一边是皑皑的白雪,

一边是滚烫的热血;

一边是艰难的苦熬,

一边是渴望的胜利。

11月28日,

我军突然向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第七师

发起猛烈的进攻。

11月29日,

美第10军军长阿尔德蒙

率美陆战一师溃逃到此,

见地形险要,

只要封锁住路口,

插翅也难逃!

美军战战兢兢,

火力侦察,慢慢跟进,

小心翼翼从铁桶般的包围圈逃了出去。

执行阻击任务的志愿军竞没有开一枪!

志愿军第59师师长戴克林

到阵地查看情况,

阵地已被厚厚的白雪覆盖,

漫山是厚厚的冰凌,

战士们也被厚厚的白雪复盖,

身上也是厚厚的冰凌!

有人高举着已经拉开弦的手榴弹,

有人举着打开保险的枪

食指紧贴在扳机上

手榴弹和枪口都朝着下面的公路!

但是,

战士们的身体都已经僵硬,

全连100多号人全都冻死在阵地上!

勇士和阵地同在,

英雄与日月同辉。

这可歌可泣的一幕

也发生在水门桥以南的1081高地。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

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

他们手握钢枪手榴弹,

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

冻成了冰雕的129个战士

枪口冲着敌人来的方向!

面对如此可怕的对手

美军指挥员不由的敬了一个军礼……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在向中央报告时说

“战斗打响后,

该连无一人站起。

到打扫战场时,

发现全连干部战士

呈战斗队形,

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细查尸体,

无任何伤痕和血迹”。

据此,

人们给被风雪吞没在阵地,

壮烈牺牲的部队

冠于“冰雕连”称号。

就连“联合国军”总司令

骄横的麦克阿瑟将军也发出悲叹:

“志愿军比美军遇到的所有敌人都要强大!”

为什么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

靠什么打败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

宋阿毛烈士的遗书

给出最好的回答: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冰雪啊,

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

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心中亲人、

伟大祖国、

军人荣誉,

这就是冰雕连不朽的灵魂,

这就是冰雕连不朽的忠诚!

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军魂的力量!

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信仰的力量!

冰雕连,

没有越出战壕一步,

杀敌英姿却举世罕见;

冰雕连,

没有扣响扳机,

却让敌人心惊胆战;

冰雕连,

没有把已经拉开弦的手榴弹投向敌群,

壮举却如晴天巨雷 惊天动地;

冰雕连,

没有豪言壮语,

无声却气壮山河 铁骨铮铮!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些来自南海渔村,

江南柳堡 陕北高原,

白山黑水的工农子弟呀,

倒下,

他们是三山起伏奔放;

站起,

他们是五岳巍巍屹立!

倒下,

体内 奔腾着长江黄河,

站起,

身躯 立起座座高耸的丰碑!

皑皑白雪,

为他们披上厚重的白纱;

茫茫山塬,

为他们唱响不息的赞歌!

英雄的冰雕连

与山河同在!

英雄的冰雕连

与日月同辉!

不朽的冰雕连

与天地永存!

不朽的冰雕灵魂

千秋留传  万代永恒!

注:一、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参战;8月中旬,朝人民军将美韩军驱至釡山一隅;9月15日,“联合国军”登陆仁川,局势逆转;10月,“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至中朝边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二、联合国军由16个国家组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与埃塞俄比亚。三、五次战役:1、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击退到清川江以南,毙敌1.5万余人,初步稳定了战局。2、1950年11月到12月底,歼敌3.6万余人,粉碎了敌军占领全朝鲜企图,战线推至三八线附近,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3、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朝军队联合占领汉城,歼敌1.9万余人,将战线推至37度线附近。4、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歼敌7.8万余人,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条件。5、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是至六月十日,中朝军队再度突破三八线,歼敌二万余人,敌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五次战役把美军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歼敌23万余人,一举收复朝鲜北部广大地区,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四、197653位烈士含支前民工等。五、麦克阿瑟:美五星上将。1945年9月2日,以盟军最高统帅身份主持对日本受降仪式,并代表同盟国签字。后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作 者 简 介

江闻,系江西省龙南市人。抒真挚情感,求人性善美,寻字里行间愉悦,著有作品“夕拾朝花”。

朗 诵 简 介

水若天心,又名岸芷汀兰,朗诵爱好者,诗意生活的践行者。愿与书香雅韵为伴,与古今中外经典为友,用声音放飞诗意的翅膀。若水芳雅平台主播,版面编辑。

(本平台只做有品质的公众号,刊发原创首发作品 ,小作品,大制作,文责请自负,谢绝抄袭版面,转载须经作者授权并注明转自“若水芳雅”)

转自:若水芳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