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伴我行不仅仅只有哆啦A梦才能实现

 偶然间的菲菲 2022-10-26 发布于河北

哆啦A梦可以说美好童年的象征,我们都渴望有个能够实现梦想的机器猫,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区别在于大人渐渐地看清了现实,或许唯一可以实现的就是帮孩子实现这个愿望。

如何实现呢?可行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句话说出来容易,面对当今残酷的鸡娃社会环境,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呢?

在张丽珊老师的这本《慢慢爱最幸福》中,教给家人们如何实现用温和管教的陪伴方式助推孩子自主成长。这本书被称为温和管教实用指南。

张丽珊老师是“丽珊幸福心理”创始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生涯导师,天津市耀华中学心理教师。自1993年起一直坚守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培训一线。

她曾在各大主流媒体开设心理健康、原生家庭、高效学习、职场解压和婚姻情感等专栏,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家。

自2000年起担任十余家企业的心理顾问和管理顾问。她曾出版《青春期不迷茫》《为青春期赋能》《给孩子不伤害的爱》等20多部心理学专著。

这本《慢慢爱最幸福》中讲述了丽珊老师倡导半步之外,用温和管教以助推的方式协助孩子自主成长,由“我要你怎样”变成“你要怎样”。

近年,我们越来越觉得作为父母的我们比任何历史阶段都更加焦虑和不知所措。

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查德·泰勒提出了助推理论,它是一种促进行为决策改变的干预方式,丽珊老师正是将这个理论应用到了亲子互动中去。

泰勒指出我们这一生中耗时最多、最费心力的事就是做出的大大小小的决策。那么如何用于亲子互动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明确孩子是选择的主体情况下,父母以帮助者的身份推动孩子,温和地帮助孩子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我们知道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更加注重自我形象。这本书中所说的自我形象包括身体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能力自我形象、社群自我形象和家庭自我形象这5个方面。

这个时候成长的助力主要有来自于这两个方面:首先是老师和同学的称赞、鼓励、爱护、肯定和重视,其次是被父母接纳、欣赏、关心、了解和注意。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当孩子在学校或者家庭,或其他方面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产生了自卑心理怎么办?正如辛德勒也曾说过的:怀有自卑感,不代表精神就不健全,主要看你如何看待自卑感,是以自卑为动因激励自己前进还是畏缩不前。

想起很久之前看到过电影《阿甘正传》,主角阿甘从小低智,腿又有残疾,是在别人同情、奚落的目光下长大的。但阿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她没有用怜悯的心情、同情的目光去对待自己唯一的孩子,而是不断告诫阿甘,“你”和平常人没有二样。同时,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儿子争取到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她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去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鼓励和帮助儿子走向成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丽珊老师所倡导的助推就跟电影中“阿甘”的母亲有些相似。这位母亲所能代表的家庭,就是丽珊老师所说的孩子的底色。亲子之间要半步之外,既能够给到孩子安全感,又可以让孩子相对自由且健康的发展。对于父母来说,这半步又是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领先于孩子半步。

父母力争做到温和管教,也就是在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个性化特点,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孩子培养成有教养且受欢迎的人。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助推不仅要有方向的引导,速度的监控,还要有制动系统。其实跟成长助理同等重要的就是成长的阻力,这个阻力会破坏孩子的自我形象,使孩子产生自卑,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学会让孩子对自主选择的目标会保持持续成长的动力。阿德勒曾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对孩子慢慢爱,实现“快乐伴我行”的同时,也给予亲密关系彼此更幸福的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