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是孩子选择了父母,还是父母选择了孩子?

 送你一杯心晴茶 2022-10-26 发布于陕西

读书感悟

愿你一念        念念温暖

父母生下孩子,到底是父母选择了孩子,还是孩子选择了父母?

这个问题常常会出现在脑海里困扰我。

现在有很多人都深受原生家庭之苦,我也曾在原生家庭制造的漩涡中挣扎过,也有过埋怨父母的念头。

但是后来我发现埋怨父母有什么用呢?难道靠埋怨父母就能治愈一切?

显然是不能的。

直到我看到一本书《佛说童子入胎经》,上面讲到是灵魂在没有投胎之前,会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父母,也就是说看到跟自己根性相近的父母,自己会自然而然生起欢喜心,就会去投胎。

这个说法倒是挺符合《易经》上所说的规律,也就是“同类相聚”。

自己和父母是同一类人,所以才会相聚在一起。

朋友青竹分享了一首诗,正好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据说这首诗是一个国外的八岁小男孩写的。

他写道: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回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挑妈妈》

这是一个很有爱的诗,每个孩子来到父母身边,在幼小的时期好像确实没有不爱自己的父母的。

因为爱,所以孩子才会诞生,每个孩子都是为了爱而来的。

但是随着长大,也许原生家庭的痛就会不可避免地要发作。

这个原因用佛教的因果观念来说,就是一切都是业缘自受。

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的是善缘,有的是恶缘。

所以有的孩子会来受报,而有的孩子会来享福。


如果我们能够认可这一点,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就会自动消失。

原因就是我们明白了父母不过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父母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过是让自己看见自身潜意识中所隐藏的种种问题。

如果自己能够有意识地去改变自我,将那些不好的观念和想法都从内心剔除出去,那么曾经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原生家庭也能改变。

就像大舜,他的父亲和弟弟都对他特别坏,多少人都想将他置于死地。

但是大舜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自我反思,将自我修正的更好,而不是去怨恨上天怎么给了他那么坏的父亲和弟弟。

所以正是如此恢宏的心量,才成就了大舜从平民到一代圣王转变。

一个人内心有怨恨,有不满就很难获得幸福的人生。

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深陷在过去对父母的怨恨中无法自拔,有的终其一生都无法和父母取得和解。

但是当自己了解了这其中的因果,还会有怨恨父母的心吗?

是不是很自然也就能放下过往的一切,去反观自省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的“习”是指在生活中不断地将所学进行实践,实践就会得到,得到就会产生喜悦。

这是学习正知正念所带来的良性循环,但现在的学校教育失去了这个功能,现在人们读的书越多,问题也越多。

人们学习以后在生活中实践并没有带来很多的快乐,反而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烦恼,这就是学习次第本末倒置以后带来的恶性循环。

孔子教育学生第一注重的就是“德行”,古代对女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的也是“妇德”,这说明不管男女在古代受教育的次第,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德行教育。

德行就是关于正知正念的教育,一个人受到这种教育,生活才容易在良性循环上运行,这是古人对人生深刻的认知后所采取的行动。

只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好像感觉德行太虚无缥缈,就逐渐抛弃了对德行的追求。

人们共同选择放弃德行的恶果,就是现在社会上各种匪夷所思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以至于人人自危,防不胜防。

而受到毒害最大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因为小朋友没有分辨和抵御能力,对所有成人世界中所产生的一切信息都会全盘地接受。

孩子受到毒害的结果,就是转回头来又给父母制造无数的痛苦和麻烦。

现在大部分父母都感觉到孩子特别的难以管教,那都是因为成人世界制毒太多的结果。

如果父母自己不醒悟,不懂得用正知正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还在随顺着自己旧有观念去生活,孩子自己也没有福德,也没有觉知力,那么未来等待自己的一定是整个家庭陷入深重的痛苦。

其实这样的问题现在已经能看到很多了,我们不得不加以警醒。

如果我们希望将生活经营的更好,将孩子教育的更加有人情味,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我们时时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并且在生活中不断的力行。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校注|徐熬翔

点个在看感恩遇见,愿我们和挚爱的人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