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明代青花麒麟图中,藏着一次隐秘的朝堂“表演”

 你我入画 2022-10-26 发布于湖北
*本文为「大肉庄」原创内容

麒麟,是明清瓷器中具有神话色彩的一种祥瑞图案。

尤其是青花麒麟,各个朝代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一般我们熟悉的麒麟都长这样——

图片

明崇祯 青花麒麟筒瓶 | 伦敦苏富比

似狮似龙,短脖子,躯干健壮,威风凛凛。无论是青花还是五彩,亦或是官员服饰、雕刻作品,这都是我们认知里”该有的样子。

然而,永乐宣德民窑有一种青花麒麟,画风极其别致——

图片明宣德 青花麒麟纹盘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动物纹饰卷》

瞧这小小的头、细长的脖子和脖颈弯折的弧度,怎么看怎么秀气,而且跟大部分人脑海中的麒麟完全不搭边。

为什么这个时间段会出现画风如此特别的麒麟呢?

如果我说这背后与明成祖朱棣的内心诉求有关,你会不会觉得很扯淡?

图片

永宣麒麟是什么纲目啊

图片

首先我们来揭秘一下,这种麒麟的原型是什么?

图片

拿这片永乐朝的青花麒麟图做例子,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动物?

一般来说,麒麟作为独立的青花画片是从元代开始的。此时期的麒麟有着明显的鹿科动物的特征。躯干继承了宋代麒麟的特征,有着覆盖全身的鳞片;颈部有飘拂的鬃毛

图片图片景德镇窑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 故宫博物院

一般来说,麒麟作为独立的青花画片是从元代开始的。此时期的麒麟有着明显的鹿科动物的特征躯干继承了宋代麒麟的特征,有着覆盖全身的鳞片颈部有飘拂的鬃毛

而到了明代,永宣时期开始有文章开头的这种萌萌哒麒麟,之后经过一系列改变,嘉靖、万历时期民窑青花麒麟纹饰的基本形态趋于规范化,头部呈现类似狮、虎的形态,背鳍与鳞甲较为完整,较为贴近现代人熟悉的样子。

图片明正统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 故宫博物院

即使是正统、景泰至天顺的空白期,麒麟的画风也与永宣的不同。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与永乐、宣德时期外邦进贡的一种动物有关。这种动物就是它——

图片《瑞应麒麟图》(沈度题跋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长颈鹿!仔细看是不是有点儿像?

图片

据历史上记载,长颈鹿这种动物第一次进入中国就是在永乐时期而我们有一些较为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当时的青花麒麟确实受到了长颈鹿形象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改变。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永宣青花麒麟有着明显的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长颈鹿科的特点?(开个玩笑)

图片

“麒麟入明”

图片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南洋、西洋各国相继奉上当地特色的礼物。在当时,其他洲陆出现的颈鹿都出自非洲,中国自然也是没有颈鹿的。

图片葡萄牙挂证明15世纪印度大陆有渠道可以获得长颈鹿

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进贡了特产长颈鹿,这就是“麒麟入明”的初次记录。

宋代文献《诸蕃志》记弼琶啰国有异兽徂蜡「状如骆驼,而大如牛,色黄,前脚高五尺,后低三尺,头高向上」,基本可以肯定描述的就是长颈鹿。

但人们并没有亲眼见过长颈鹿,只当做是一种想象里的异兽。所以当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到达阿丹国见到当地人称为“祖剌法”的长颈鹿后,深为长颈鹿的长相所震惊。

图片《瑞应麒麟图》另一版本,长颈鹿身上有鳞

中国人想象中的麒麟“麕身,牛尾,马足圆蹄,一角,角端有肉”,和此物是多么的契合啊!(《永乐皇帝的麒麟——海外考古调查札记》)

传说中的神兽麒麟,竟然就在眼前。郑和等人自然是要把它献给皇帝作为祝福。

从永乐十二年开始,明一代共八次麒麟入华,可谓相当频繁了。看似普通的进贡,为什么说隐藏着永乐朝秘密的朝堂“表演”?

图片

朱棣隐藏的小心思

图片

在八次“麒麟入明”的活动中,外国进贡者六次,分别为:榜葛剌国两次、麻林国一次、阿丹国一次、苏门答剌国一次、忽鲁谟斯国一次,地域从东南亚、南亚到西亚,再到东非。其余两次是下西洋的使臣在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和天方国购买所得。

图片明宣德 青花麒麟纹盘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动纹饰卷》

看似是外邦了解了明朝人把传说中的神兽和他们“土特产”的动物联系在了一起,因此特意献上。

但有趣的是,除了永乐年间之外,其他时期却没有次数如此多的麒麟入明事件发生。第一只“麒麟”进京后,朱棣对此展现了积极的态度:

「海宇清宁,远人向化,贡献方物,斯皆天与祖宗之佑,卿等但当夙夜竭心辅治以惠天下,天下既安,虽无麒麟,不害为治,其免贺。」

1415年第二只长颈鹿作为麻林国贡品被郑和带回,此时明成祖朱棣是这样表态的:

「岂朕德所致此皆 。皇考深仁厚泽所被及,卿等勤劳赞辅,故远人毕来,继今宜益尽心秉德,进贤达能,辅 朕为理,远人来归未足恃也。」

图片明宣德 青花麒麟纹盘 |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艺术审美研究

朱棣是不知道这种动物在非洲很多吗?

我想他是了解的,但依然要把长颈鹿认作是麒麟,并对麒麟入明表示欢迎,顺便感叹一下自己一定要“夙夜竭心”好好让天下太平。

图片明景泰 青花麒麟纹盘 |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艺术审美研究

麒麟出世,会选择良主。而明成祖朱棣自动地站出来,配合使团一同完成了自己“被选择”的表演。

南京徐俌夫妇墓出土的官服上,有一件“天鹿补子“,名为”天鹿“实则与长颈鹿形象几乎一致。

图片

这种”补子“一般是作为赐服而存在的。考虑到永乐年间长颈鹿才进入中土,这种补子的图案应当也是永乐或永乐之后才开始制作。

可见官方对待麒麟和长颈鹿的态度就是把它们合二为一。这种官服制式较为罕见,在景泰天顺之后的官员服饰上的麒麟就不再如此了。

而青花瓷上的麒麟,形象也逐渐固定下来——

图片万历 青花麒麟纹大盘玉堂佳器”款 | 2014年香港苏富比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正是因为明成祖对于朝堂的控制欲望和野心,促使了永乐年间“麒麟入明”的频繁发生。

这种把麒麟和长颈鹿强行绑定的观念,影响了当时的青花麒麟图的样式,并在空白期的民窑中依然得见。

所以大家下次淘瓷片或是学习资料的时候,如果再看到这样另类的麒麟,应该能马上判断出是哪个时期的青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