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乡镇建制沿革(6)

 常熟老李jlr5mr 2022-10-26 发布于江苏

转自《藕渠镇志》《练塘镇志》《兴隆镇志》第一编第一章

常熟乡镇建制沿革(5)

拾陆、藕渠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建置区划

唐代《吴地记》后集载∶“常熟县十二都∶积善、天元、太平、感化、南沙、崇素、端委、归政、双凤、思政、郭行、升平”。藕渠地区大部属积善。牲角、东羿、人民3村属双凤。

宋代端平年间,县以下九乡(并去太平、郭行、升平3乡)辖五十都,都以下辖里。藕渠大部分属积善乡四十四都,环湖村属积善乡三十三都,均属青墩里;牲角、东羿、人民3村属双凤乡四十三都莫邪里。其制以乡统都,以都辖里。

元代藕渠区划未变,改里为图。

明代弘治年间,割双凤乡5个都给新设立的太仓州后,常熟县为九乡四十五都,辖483个图。藕渠属积善乡四十四都、三十三都的共辖10个图;属双凤乡四十三都的共辖3个图,其制是以乡统都,以都统图。

清初,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常熟、昭文两县后,旧有九乡由二县分辖。感化、崇素、南沙、归政4乡归常熟县;思政乡归昭文县;端委、开元、双凤、积善4乡由两县按地域都、图分治,各沿用原乡、都名。据《常昭合志》详载∶“常熟县境由北向南分割∶出迎春门(小东门旧名)经通河桥陈、范两市以河为界;东南至戈庄、七星桥以东西为界”。分界线的黄泾塘(即张家港)在藕渠过境,环湖、人民、东羿3村地处西侧属常熟县,其余各村地处东侧均属昭文县,沿用原乡、都名。清代中叶,两县的旧有乡名已置不用,而改划为场。藕渠原属常熟县的3个村改为丰三场三十三都、四十三都,属昭文县的村改为东三场四十四都,藕渠境内仍辖13个图,其中有3个图为上下图。其制是以场统都,以都统图。清末宣统二年,推行地方自治,全县实行三十五市乡制,依两县的都、图区划及城乡集镇的分布情况,划分为市乡35个。藕渠(五渠)地属城区海虞市。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第二节  民国期间建置区划

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常熟仍为市乡35个,五渠仍属海虞市,牲角属儒浜与东羿随入横泾乡。

民国18年8月*,根据民国政府颁布的组织法,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辖乡。全县划分为区15个,五渠仍属海虞市,由古虞区辖,列为一区。唐市、横泾为三区,更名为横唐区,牲角、东羿属之。

民国23年4月,全县15个区改划为8个区,由区辖乡、镇,全县共划乡、镇260个。五渠地区划为戈忱乡、藕渠乡、蒋泾乡;环湖村(即塘南)划入尤墩乡,均为一区即城厢区。儒浜乡、横泾镇属八区,即唐市区,牲角、东羿属之。

民国26年至34年,常熟沦陷8年,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日,建立苏(州)、常(熟)、太(仓)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民国27年7月,日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划分的区乡,全县仍划为区15个,乡35个。民国28年3月,江苏省维新政府废除区制,改由县直辖乡。常熟县知事公署决定撤区,全县乡35个并为乡31个,县城设置的镇改称坊,原小乡改称村,藕渠地区的小乡3个均改为村,属海虞乡。民国29年(1940年)7月,汪伪政权成立后,恢复区制,常熟县原乡31个改为区31个,区以下设乡镇(原坊和村升格),乡镇编组保甲。戈忱、藕渠、蒋泾及尤墩等村恢复乡名。民国30年1月,常熟县政府变更区划,全县划为区8个,小乡260个(区与小乡名与民国23年同)。7月,日伪发动大规模“清乡”,再次改划区、乡,全县划为区10个,戈忱乡、尤墩乡以及藕渠乡的三家村、马家厍合并为戈墩镇;原属古里南湖郎的新桥划入蒋泾乡,并与藕渠乡一起上升为镇,属第一区辖,区公所设在虞中镇读书里。儒浜乡、横泾镇划归第四区辖,区公所设在语溪(唐市)镇,牲角、东羿两村随之。是年5月,民主政权唐藕区分割成唐市区、藕渠区。藕渠区管辖藕渠乡、滃上乡、花溪乡、苏杨乡,属苏州县。7月,“清乡”频繁,民主政权停止活动。

民国34年(1945年)5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崩溃。11月,县政府撤销日伪区划,恢复抗战前8个区划。

民国35年5月,县政府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划为乡镇82个,并重编保甲。将戈忱、藕渠、蒋泾3镇合并,建立渔乐乡,乡公所设在藕渠镇。境界是∶东苏尖(今古里镇)、西坛南、南横泾、北淼泉,下编保15个,甲182个,有2733户,13929人。尤墩乡并入言里乡,环湖村(即塘南)随之,渔乐、言里两乡均属城区。儒浜、横泾属唐市区,牲角、东羿属之。

民国37年(1948年)5月,由乡镇82个,再次缩编为乡镇57个,并同时撤区,由县直辖乡镇。渔乐乡定为乙级乡,有保15个,改编为甲192个,乡公所设在藕渠镇。言里乡划入元和乡,环湖村(塘南)随之。儒浜乡的1至5保划入语溪镇,牲角随之。

民国38年2月,恢复区制,全县划为区6个,分辖原乡、镇57个。渔乐乡划归唐市区,区公所设在唐市镇,元和乡划归城区,由县直辖,直至解放。

1949年4月,常熟解放,常熟县、常熟市人民政府和区、乡人民政府建立,县、市分辖的区域沿用解放前夕的区7个和市辖乡镇1个。是月,顾坚南带领武工队接管渔乐乡,并任乡长,仍属唐市区辖,沿用原保、甲制。

第三节  建国后建置区划

1950年3月,常熟县、市政府调整区和乡镇的设置,全县置区14个,小乡218个,历史上称为“小乡”时期。渔乐乡改建为藕渠、花园、新湖3个小乡,属古苏区,区政府设在古里镇。环湖村由元和乡划入花园乡,东羿村由横泾镇划入藕渠乡;杨树滃、花坝滃(原第四保)划入莫陆乡(古里镇)同属古苏区;湖圩西、范树院划入城南(虞山镇)。是年下半年,废除保甲制,乡以下建立行政村、组。

1952年8月,花园乡划入市郊区,新湖乡的王家、徐家、张家、三家等4村划入新民乡,属常熟市直辖。1953年2月,恢复原区、乡辖之。

1955年底,牲角村由莫陆乡划入藕渠乡。

1956年3月,县、市的行政区划作较大调整,全县划区8个,小乡并中乡,乡以下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代村,藕渠、花园、新湖3乡合并,建立藕渠乡,属古里区辖,历史上称“中乡”时期。全乡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1个,序名为藕新1至11社。

1957年9月,全县撤区并乡,藕渠乡范围未变,由常熟县直辖。

1958年9月,全县以乡建社。10月1日,藕渠人民公社宣告成立。设立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原辖高级社11个改编为生产大队8个,大队以下设生产队34个。

1968年4月,藕渠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所辖的生产大队改名为东方红、人民、新锋、卫东、学寨、立新、长征、春雷、常青、青春、向东、跃进、向阳、红旗、东升、东风、忠心、新建农业大队18个和渔业大队1个。

1981年9月,藕渠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藕渠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所辖大队范围未变,随之大队名称恢复原名为∶东羿、人民、西苏、东苏、牲角、前港、路桥、太平、新厍、青龙、下浜、庞浜、荷花、胜湖、东升、花园、戈庄、新建、渔业大队19个。

1983年7月8日,撤社建乡,藕渠乡人民政府建立。乡以下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原大队名改为村名(其中下浜、花园、新建、渔业大队,更名老浜、花溪、环湖、渔乐村)。村以下设村民小组。市镇设居民小组。

同时设立藕渠乡经济联合会(简称“经联会”),下设经营管理办公室、工业公司、农业服务公司、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简称“一室三公司”),村设立经济合作社。

1991年5月28日,藕渠乡农工商总公司建立,设董事会,主管工业经济,农业仍有政府管。

1993年8月,撤乡建镇,藕渠乡改称藕渠镇,辖市镇居民委员会1个,行政村18个和渔乐村1个,村民小组174个。

1997年9月,藕渠镇机关机构改革,设置党政办公室、党务办公室、政法民政办公室、科教文卫计生办公室、镇村建设土管环保办公室、财政办公室、农副办公室和工贸办公室,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法律服务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合作医疗管理所、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镇党校、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劳动所、多种经营综合服务站、建设管理服务所、乡镇企业人才服务站、财政所等。明确以镇为主管理。

拾柒、练塘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建置沿革

据旧县志记载,练塘的行政设置最早载于史籍是在东汉。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练塘隶属海虞县,县下辖乡,每乡置啬夫1人。

唐代,县以下设乡,置耆老;乡以下为里,一乡为5里。练塘乡辖∶仪凤里、崇信里、仁塘里、安仁里、孝节里。里置里正,以里统户,以百户为里,五百户以上的市镇命名为坊,置坊正1人。

南宋,端平年间(1234年一1236年),全县划分为感化、崇素、南沙、端委、开元、思政、双凤、积善、归政九乡,元、明两代区划建置略有变动,练塘属归政乡。乡以下划都,都以下划图,以图统领田亩。后沿至清代。

清代,雍正四年(1727年),常、昭分治,练塘属常熟县。同治年间,常熟县划分为八场,练塘为南一场、南四场、丰二场。宋、明时对区乡的划分,并不具行政单位性质,只是标明土地的方位,便于征赋收租和土地买卖。

清宣统二年(1911年)后,划的区乡,开始属基层行政单位,但乡、场、都、图的划分一直沿用至整个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1912年),《重修常昭合志》载,全县为35个市、乡建制,练塘废归政乡,改练罗乡,翁庄镇属归感乡。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立练罗乡,设乡董1人(金圻的祖父,练塘镇人),下辖小镇∶石泉(宅前)、查村、罗墩桥。全乡用都图制分别区域,每图保正1人协助乡董事处理民间事务,经造1人负责征收田赋。全县设35个市乡,练罗乡含练塘、罗墩、石泉(宅前)。

民国16年(1927年),军阀统治结束,国民政府成立,废练罗乡,设行政局,下辖10乡1镇。

民国18年(1929年),常熟县为15区制,“练罗”与“归感”两乡合并,为县的第7区,又名宛华区,为丙级区所,下辖2镇11乡。

民国23年(1934年)4月,全县15个区,改划为8个区。区以下为乡、镇,全县划为260个乡镇。练塘为第3区,下辖有练塘镇、莫城镇、新安镇和仁塘乡、石泉(宅前)乡、华鹤乡等42个乡镇。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发生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淞沪战事爆发,不久练塘沦陷。日伪沿用第3区旧制。

民国27年(1938年),3区伪区所设风凰桥沈巷,为便于日寇侵略行事。

民国28年(1939年)3月,伪江苏省政府令,废除区制,恢复原乡制,全县并为31个乡,恢复练罗乡。

民国29年(1940年)7月,汪伪政府成立,各县恢复区制,全县为31区制,练塘又成为3区。区以下设立乡镇,乡镇以下编组保、甲。

民国30年(1941年)7月,“县公署”改为“常熟特别区公署”。汪伪政权为适应“清乡”需要,将全县230个小乡镇划成10个“清乡区”。练罗为清乡第8区∶辖练塘镇、羊尖镇和鸳鸯、查村、罗尖、翁庄、凤定、冶塘、蒋同、华鹤、道南、张桥、化南、焕南、图南、卫浜、苑山,共2镇15个乡。8区区长方明,副区长陆名渊;最后一任区长沈潜庵。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翌年,区以下乡镇进行扩并,重编保甲。扩并后,练塘区划成12个乡镇,134个保、1653个甲。

民国37年(1948年)5月,撤区并乡,全县82个乡镇再次缩并为57个乡镇,练塘镇为甲级镇,区公所驻地设在练塘镇。

民国38年(1949年)2月,全县改划为6个区,分别管辖原57个乡镇。练塘区管辖练塘镇、新安镇等10个乡镇。共25636户,人口∶男57309人,女56151人,合计113460人。

第三节  建国后建置沿革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县委下辖农村7个区委,49个乡及城区5个镇3个乡党委组织,下辖8个乡镇。

1950年3月,常熟县人民政府调整区和乡镇的设置,并逐步废除保甲制。练塘区下辖17个乡镇。

1956年3月,全县划为8个区,其中昆承区并入练塘区,练塘区辖练塘、辛庄、莫城等14个乡。

1957年9月全县并大乡,练塘撤区,蒋巷乡并入冶塘乡。

1958年10月以后,练塘乡改称练塘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经济归公社一级核算。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全社辖7个大队和1个渔业大队。

1961年8月,分设的大队,因摊散过大,难以管理生产,故7个大队分为21个大队。

1968年4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练塘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练塘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设22个大队革命委员会(包括渔业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10月,撤销练塘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复称练塘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队革命委员会复称生产大队队委会。

1983年夏,政社分设,复称练塘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成立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组。

1983年7月,为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乡建立经济联合委员会。

1986年4月,撤乡建镇,成立练塘镇人民政府。

1990年3月,设立练塘镇人大主席团。

1991年7月,建立练塘镇农工商总公司。

1997年8月,因党政机构改革,镇农工商总公司改为镇经济发展总公司。

1999年3月30日,实施行政村区域调整,查村村与道林村合并,村名为查林村;宅前村、南杨庄村与师姑桥村合并,村名为常兴村;龙桥村与鸳鸯村合并,村名为鸳鸯桥村。

1999年10月25日,又将未合并的15个行政村实施了第二轮区域调整。

拾捌、兴隆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建置区划

唐代,《吴地记》后集载:常熟县有12乡,兴隆、九里一地属开元乡。

北宋《元丰九域志》载:常熟县辖9乡3镇,兴隆、九里地为开元乡。

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纂修的《重修琴川志》记述,县以下9乡辖50都,都以下辖里、村。兴隆一地属开元乡第25都怀仁里,有九里、石墩等村落。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改里为图,乡以下划分场、都、图。兴隆一带属东3场25都,有8图陈泾、九里下塘;9图九里下塘、石墩荷花溇;10上下图大蛎殿;11图九里上塘;12图六里桥上塘;13图龙潭头;19图、20图虹桥下塘;22图虹桥;23、24图卢家牌楼。兴隆桥属于44都14、15图。东四场45都1图为北塘三里桥;23图、24图为金童桥。丰2场44都3图为沼泾岸、东吴家角;45都10图为九里桥。

明代,弘治年间,常熟县为9乡44个都。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复为常熟县,兴隆一带的建制未变。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划常熟县东境设昭文县,兴隆、九里两地隶属于昭文县开元乡。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常、昭两县划分为35市乡,九里属海虞市,兴隆属虹桥乡。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1月7日,常、昭两县光复,合并为常熟县,兴隆、九里的建置区划未变。

第二节  民国期间建置区划

民国元年(1912年)全县仍为35个市乡,兴隆属虹桥乡,九里属海虞市。

民国18年(1929年)8月,实行区乡制,全县划为15个区。兴隆属梅塘区(第2区)虹桥乡,九里属古虞区(第1区)的海虞市及古苏乡。

民国23年(1934年)4月,全县15个区改为8个区,兴隆属梅李区的虹桥乡及雨花乡,九里属城厢区的安泾镇、九思乡。乡以下每10户编1甲,每10甲编1保。

日军侵华常熟沦陷期间,民国27年(1938年)7月,日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划分的区、乡制,兴隆一带仍属于梅塘区(第2区)虹桥乡;九里一带属于古虞区、海虞市及古苏乡。

民国28年(1939年)县知事公署将全县35个市乡并为31个。兴隆属虹桥乡,九里属海虞市。

民国29年(1940年)3月,汪伪政府成立后,恢复区制,全县31个乡改称31个区,以原乡名改为区名,兴隆乡改称兴隆区。区以下的村与坊升级为乡镇,并编组保甲。

民国30年(1941年)1月,伪县政府又变更区划,全县划为8个区,260个小乡镇(区及小乡镇名与民国23年同)。是年7—9月,日伪发动大规模“清乡”,伪县政府再次改划区乡,全县划为10个区。兴隆一带属梅李区(第2区)虹桥乡;九里一带属第1区的安泾镇及九荷乡。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崩溃。11月全县恢复抗战前的8个区区划(与民国23年同),兴隆、九里仍为民国23年的辖属关系。

民国35年(1946年)5月,全县扩并乡镇,并重编保甲。兴隆一带属梅李区虹桥乡(原划归塘口乡的一部分也一起并入虹桥乡)、雨花乡;九里一带属城区大名镇,辖安泾镇及九里乡。

民国37年(1948年)5月,全县再次编并乡镇,兴隆一带为虹桥乡;九里一带为泰慈镇及古苏乡。

第三节 建国后建置区划

1949年4月,常熟解放后,原常熟县境建立常熟县和常熟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隶属于县。县政府以下建立区、乡人民政府。兴隆境内的东部为常熟县梅李区虹桥乡;西部为常熟市泰慈镇。是年10月废除旧的保甲制,乡以下设行政村、行政组。

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调整区、乡的设置,全县划为14个区218个乡。常熟市所辖泰慈镇的乡村部分划归常熟县。虹桥乡撤销,兴隆境内区划有梅李区兴隆乡,渔坝乡的季顾、汤杨村;古苏区的九里乡、泰慈乡及吴庄乡的杨木村,陆浦乡的徐湾、浦浜、黄泾、香樟、陆宅泾村。各小乡及行政村见表1—1。

1956年3月,全县改划为8个区,实行小乡并中乡,乡建立人民委员会,乡以下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替代行政村。兴隆境内有梅李区兴隆乡,古里区九里乡及吴庄乡杨木村,陆浦乡徐湾、浦浜、黄泾、香樟、陆宅泾村。

1957年9月,全县撤区并乡,九里乡、兴隆乡两乡与陆浦乡徐湾、浦浜、黄泾、香樟、陆宅泾村及吴庄乡杨木村合并为兴隆乡,下辖1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41个生产队。

1958年10月,以乡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兴隆乡改称兴隆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高级社由生产大队替代,公社下辖6个农业生产大队,31个生产队。

1959年5月,全公社调整为13个农业生产大队。

1960年上半年,全公社调整为14个农业生产大队,165个农业生产队。

1961年6月,全公社调整为16个农业生产大队,140个农业生产队。

1962年1月,全公社生产队调整为225个。1962年4月,生产队核算单位下放后,全公社又调整为231个生产队,是年6月又拆为242个生产队。下半年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社合并成189个生产队。1965年下半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简称“四清”运动),全社生产队有188个。1968年公社革委会成立后生产队为181个队。1969年3大队减少1个生产队,全社为180个生产队。1977年,2大队的第3生产队与第2生产队合并,全社为179个生产队。1981年3月,14大队在原6个队的基础上拆为9个队,至1981年底全公社生产队共有182个。

1968年6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兴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兴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设16个大队革委会,181个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

1981年3月,撤销兴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复称兴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队革委会复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复称生产队。

1954年—1997年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夏,政社分设,称兴隆乡人民政府,为常熟市所辖的基层政权。人民公社改为公社经济联合委员会,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生产队为村民小组,全乡共设有16个村委会,182个村民小组。

1994年2月,省政府批准兴隆撤乡建镇,成立兴隆镇人民政府,公社经济联合委员会改称镇农工商总公司。

1997年体制改革,镇农工商总公司改称经济发展总公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