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熟乡镇建制沿革(3)

 常熟老李jlr5mr 2022-10-26 发布于江苏

转自《大义镇志》《白茆镇志》《董浜镇志》第一编第一章

常熟乡镇建制沿革(2)

柒、大义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建置区划

新石器时期至商末∶地属荆蛮。

西周至春秋∶地属吴国北境。

战国至秦∶先后入越、楚、秦等国版图。

西汉∶地属会稽郡吴县虞乡北境。

西晋∶地属海虞县西北境。

隋代∶地属常熟县西北境。

唐代∶《吴地记》载∶常熟县有二十四乡,大义一带地属感化乡,有小山里、义门村、葛墅、龚墅等建置。

北宋∶《元丰九域志》载∶常熟县为九乡三镇七市,大义一带地属感化乡,里村建置有所增加。

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琴川志》载∶端平间正经界后常熟县以下为九乡辖五十都,都以下辖里村。大义地区分属感化乡一都、二都、六都、七都及开元乡二十四都。有小山、宣慈、通道、孝慈等里;小山、塘头、下市、陆市、于塘、林庄、顾庄、九淛等村。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州以下仍设九乡五十都,大义地区乡都里村建置未变。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复降为常熟县。弘治间析县东境双风乡五个都入太仓境。其时都以下分设扇,每都扇数多寡不一,最多达十扇,后扇又改为图。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另设昭文县,大义地区属常熟县界。其时将乡改划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常熟县分为八场,大义地区分属南一场一都、二都、六都、七都及丰三场二十四都。

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常昭两县划分为35乡市,大义属常熟县归义乡。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11月7日,常、昭两县光复,合并为常熟县,大义地区建置未变。

清代末叶,大义地区的场、都、图及田号区划主要分布情况为∶南一场一都四图∶坐落邹巷,田号四十一,共田地三千四百十四亩。

南一场一都二三图∶坐落湖桥、下庄桥、杨园等处,田号四十,共田地荡六千零五十八亩。

南一场二都二上下图∶坐落秦三郎桥、北庄桥,田号十八,共田二千六百五十八亩。

南一场二都五上下图∶坐落大墅桥、青石桥,田号三十一,共田三千四百六十八亩。

南一场二都六上下图∶坐落湖桥西、大圩、北庄桥、石西,田号十三,共田二千二百九十三亩。

南一场二都七图∶坐落湖桥西、秦三郎桥、洩水沥桥、东塘,田号八,共田一千三百五十八亩。

南二场六都三图∶坐落大墅桥、盛家桥、查家桥、椿树头,田号四十八,共田地荡七千零五十四亩。

南二场六都四图∶坐落俞家村、高庄,田号十四,共田五千零二十二亩。

南二场六都五图∶坐落大墅桥、船底桥、俞塘桥、香堂后,田号五十,共田四千八百七十亩。

南二场六都六图∶坐落大墅桥、大坝头,田号十,共田二千零十五亩。

南二场六都二十三、五上下图∶坐落小墅桥,田号二十四,共田二千八百十一亩。

南二场七都一图∶坐落塘洪桥、船底桥、金西湾,田号二十一,共田湖荡二千七百八十四亩。

南二场七都五图∶坐落杨园、吉家桥等处,田号二十八,共田地二千零七十七亩。

南二场七都七四上下图∶坐落北赵巷、林庄桥,田号十七,共田地二千二百五十二亩。

南二场七都八图∶坐落大墅桥、万丰桥、黄泾桥,田号二十八,共田地荡四千五百八十七亩。

南二场七都九上下图∶坐落广步尖,田号三十五,共田地二千八百八十四亩。

南二场七都二十三、五上下图∶坐落小墅桥,田号二十五,共田地荡一千八百七十八亩。

丰三场二十四都一图∶坐落归家城,田号七十,共田地荡四千二百三十六亩。

第二节  民国期间区划

辛亥革命后,常熟县与昭文县合并为常熟县。民国元年(1912年),常熟仍为35个市乡。大墅桥、小墅桥、洩水、邹巷、归家城为归义乡。

民国18年(1929年)8月,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辖乡。县划分为15个区,九淛区辖归义乡、谢桥乡,区公所驻大义镇。

民国23年(1934年)4月,全县15个区改划为8个区,区以下百户以上村庄为乡,不足百户联合邻村为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不足的编入乡。全县划为260个乡镇。大义镇、葛城乡、归城乡、古滕乡、椿树乡、洩水乡、万丰乡属城厢区。

沦陷期间,县城及部分区为日伪政权所控制。民国27年(1938年)7月,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1929年)划分的区乡,将全县仍划为15个区及35个市乡,归义乡属九淛区。

民国28年(1939年)3月,伪江苏省维新政府废除区制,改由县直辖乡。伪常熟县知事公署在全县撤区后,将35个市乡并为31个乡,县城原设镇改称坊,原小乡改称村,大义仍为归义乡。

民国29年(1940年)7月,汪伪政府成立后,各县恢复区制,常熟伪政权即将原31个乡改称31个区,乡名改作区名,在区以下设乡镇(原村与坊升级),在乡镇编组保甲。

民国30年(1941年)1月,伪县政府又变更区划,将全县又划为8个区及260个乡镇(区及小乡镇名与民国23年同)。7月至9月日伪发动大规模的“清乡”,再次改划区、乡。全县划为10个区,维持到伪政权瓦解。第七区区公所设大义镇。下辖大义镇、葛墅乡、归城乡、万丰乡、姚淛乡、古滕乡、洩水乡、椿树乡。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崩溃,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11月,县政府撤销伪置区划,恢复抗战前8个区的区划。

民国35年(1946年),县政府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划为82个乡镇,并重编保甲。乡镇扩并后,大义镇、古滕乡、椿树乡、洩水乡并入大义镇;葛墅乡、归城乡、万丰乡合并为葛城乡,属城区。

民国37年(1948年)5月,全县由82个乡镇,缩并为57个乡镇。同时除沙洲区外,其余各区尽撤,所辖乡、镇为县管辖。山北乡五星14保并入大义镇;山北乡15保并入葛城乡。

民国38年(1949年)2月,全县改划为6个区,分辖原57个乡镇。大义镇、葛城镇属县直辖指导区。

第三节  建国后建置区划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常熟县城区建立常熟市,市辖区域为虞城、坛南、尚湖、泰慈、元和五镇和葛城、谢桥、大义三乡。

1949年10月,大义区建立,辖大义、谢桥、葛城三乡。

1950年3月,常熟县、市政府调整区和乡的设置,县境划分14个区,辖218个乡,并逐步废除保甲。大义区区政府所在地大义镇,辖16个乡∶大义、蜂蚁、洩水、新城、大河、中泾、国麟、姚淛、新义、毛桥、白龙、杨桥、大团、万塘、童庄、山北。乡以下建立51个行政村。

1950年3月,境内各小乡及所辖行政村如下∶大义∶小山、欢墩、黄金、沈家、小桥,乡政府所在地大义镇。

蜂蚁∶陆长、双水、田李、中王、陈香、曹泾、三合、查龙,乡政府所在地查龙。

洩水∶白杏、宅西、东浜、桐桥、塘头、戮孟、塘下,乡政府所在地洩水。

国麟∶汤家、杨园、周厅、姚家、陈家,乡政府所在地小义。

中泾∶新钱、新庄、汤巷、永寿、兴隆,乡政府所在地新钱。

新义∶高隐、大坝、团结、民乐、互助、民主、黄塘、里王、进步,乡政府所在地互助。

万塘∶庞家、常隆、三家、七万、乌墩、龚家、塘角,乡政府所在地塘角。

新城∶西门、褚丁、王家、颜家、邵家,乡政府所在地归城。

1952年,常熟县大义区山北乡、大义乡的玉泉、石滕、花园三个行政村划入常熟市。

1956年,常熟县、市行政区划作了较大变动和调整。2月至3月,全县改划梅李、练塘、支塘、吴市、古里、谢桥、沙洲、塘桥8个区,并实行小乡并中乡,乡以下农业生产合作社代村。大义、洩水、新义、蜂蚁为大义乡;国麟、新城、万塘、中泾为国麟乡。大义、国麟二乡属谢桥区。毛桥、姚淛、白龙、大河、大团、童庄、杨桥划出并入毛桥、大河等乡。

1957年9月,县实行撤区并乡,全县划44个大乡,一个县属镇。大义、国麟乡合并为大义乡。下辖25个高级社,261个生产队。

1958年9月,以乡建立人民公社,大义乡改称大义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高级社由生产大队替代。

1959年,成立渔业大队,下辖4个生产队。

1959年,望虞河工程竣工后,原洩水大队洩水、鲇鱼、凤翔圩、东方大队望虞河东则部分划入城郊公社。

1961年秋,渔业大队解散,划入五一、新村、民乐、红旗、小山、归城、东星、新义、光明、小义、蜂蚁等11个大队。

1962年,蜂蚁大队荒田里、长泾巷、沈家宕划入冶塘公社。

1963年,渔业大队恢复,下辖4个小队。

1968年4月,大义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

1969年2月,全社27个生产大队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生产队建立革命生产领导小组。

1981年9月,撤销大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大义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队革命委员会恢复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队革命生产领导小组恢复生产队。

1983年6月,政社分设成立大义乡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大队改为行政村,各村成立经济合作社,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社共有27个村民委员会,375个村民小组。

198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大义撤乡建镇,成立大义镇人民政府。

1991年7月,成立大义镇农工商总公司。

1996年8月,进行体制改革,镇农工商总公司改称经济发展总公司。

捌、白茆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以前建置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以南沙乡建立南沙县,隶于晋陵郡,成帝敕赐“双凤乡”之匾额,白茆属双凤乡。

南北朝时,齐晋陵郡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白茆属南沙县。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隶于信义郡,县治设南沙城(今福山镇),白茆属常熟县。

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废信义郡,以海阳、前京、信义、兴国、海虞等县并入常熟县,县治设南沙城,隶于苏州,白茆属常熟县。

唐代《吴地记》后集载:“常熟县十二都:积善、开元、太平、感化、南沙、崇素、端委、归政、双凤、思政、郭行、升平。”白茆属双凤。

宋代,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将常熟县东南境的部分土地划新设置的嘉定县。宝祐二年(1254年),《琴川志》详记常熟九乡,分辖五十都,四百三十图。双凤乡辖三十二至四十三都,白茆属双凤乡四十二都,领十一、十二、十三、三十四、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等图。

元代至正间,《重修琴川志》记述县境,“四隅”有东南九十里入昆山县界,白茆距常熟城27里,在县境范围。

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常熟县、双凤乡五个都划给新设立的太仓州,白茆仍属常熟县双凤乡。

清雍正四年(1726年),以常熟县的东部地区建昭文县,白茆练泾塘西(老县里)属常熟县,练泾塘东属昭文县双凤乡。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与昭文县同属天朝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出,两县仍隶苏州府。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根据都图区划,参酌城乡集镇分布情况,改划35个市、乡,始设白茆乡。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同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7日)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白茆乡回归常熟县。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

民国元年(1912年),仍按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地方自治章程,划定全县为35个市、乡。白茆乡辖白茆新市、滃上、李市(部分)。

民国3年,取消地方自治,由县府委派助理员。

民国5年1月4日,袁世凯复辟帝制,县署通知改用“洪宪”年号。3月下旬,县署通知恢复民国纪年。

民国1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县以下实行区、乡制,将35个市、乡划分为15个区(分甲、乙、丙、丁四等),以区辖市乡。白茆、任阳两乡为红豆区,编序为第六区(丁级),区公所设在白茆镇。

民国23年4月,实行保甲制,废止闾邻制,全县15个区改划为8个区,重划乡镇。百户以上村庄为乡,不足百户的联合邻村为乡;百户以上的街市为镇,不足者编入乡。全县为260个乡镇。白茆镇属唐市区(第8区),唐市区所辖5个镇,19个乡(语溪镇、横泾镇、白茆镇、李市镇、任阳镇、滃上乡、横南乡、横东乡、横西乡、万缘乡、芙蓉乡、颜浜乡、蒋桥乡、紫霞乡、东新乡、仕王乡、苏浜乡、坞坵乡、巷埭乡、市泽乡、石牌乡、虎丘乡、吴巷乡、儒浜乡)。

民国26年至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日,在苏(苏州县)、常(常熟县)、太(太仓县)建立敌后抗日游击队,并于民国29年8月到30年7月间,建立民主政权,下设区、乡。苏州县(北至锡沪公路、南止阳澄湖边,东止任阳石牌一带,西止苏常公路)设5个区,1个直辖镇。唐市区(东唐市、古里、藕渠一带),李白区(李市、白茆、支塘一带)、横泾区(横泾一带),辛莫区(辛庄、莫城一带),任石区(任阳、石牌一带),东唐市为直属镇。

民国27年7月,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划分的区、乡,将全县仍划为15个区及35个市、乡。

民国28年3月,伪江苏省维新政府废除区制,改为县直辖乡。撤区后全县35个市乡并为31个乡。白茆、任阳合并为茆阳乡。县城原设镇改称坊,原小乡改称村。

民国29年7月,汪伪政府成立后,各县恢复区制,常熟伪政权即将原31个乡改称31个区,乡名改作区名,在区以下设乡、镇(原村、坊升级),在乡、镇编组保甲。

民国30年1月,伪县政府又将全县仍划为8个区,260个乡镇。同年7月到9月,日伪“清乡”时再次改划全县为10个区,229个乡镇,直至伪政府瓦解。白茆乡属第四区,区公所设在语溪镇。第四区辖16个乡镇(语溪镇,横泾镇、东新乡、白茆乡、石牌乡、任阳乡、任南乡、滃上乡,儒浜乡,仕王乡,巷埭乡,苏浜乡,市泽乡,缘浜乡,蒋丘乡,李市乡)。

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是年11月,县政府撤销伪置区划,恢复抗战前8个区的区划。

民国35年5月,全县区以下乡镇扩、并,划为82个乡、镇,并重编保甲。唐市区辖语溪镇、白茆镇、儒浜乡、横泾镇、任阳乡、石牌乡、李市乡7个乡镇。白茆镇由原来的白茆镇、紫霞乡、芙蓉乡、蒋桥乡、坞坵乡合并而成。

民国37年5月,全县82个乡、镇再缩并为57个乡镇。同时撤区(沙洲区保留),各乡镇为县直辖。白茆镇同李市乡合并为白茆镇,为甲级镇,镇公所驻地在白茆新市。全镇有22个保,306个甲。

民国38年2月,全县划为6个区,辖原57个乡、镇。白茆镇属唐市区。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建置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分设常熟市和常熟县。市辖8个乡镇,县辖7个区,49个乡镇。白茆隶属唐市区。

1950年3月,全县调整区、乡、镇设置,设14个区,辖218个乡。白茆乡隶属唐市区。唐市区辖唐市、白茆、徐振、李市、坞坵、紫芙、石牌、任阳、任南、王泽、苏潭、新建、横泾、北桥、芦荡15个乡(俗称小乡)。同年废除保甲制,乡以下建立村、组。白茆有上塘、葑泾、顾湾、新泾、新桥、山泾、李泾、大街八个村。

1956年2~3月,全县改划为8个区,并实行小乡并中乡,乡以下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代村。紫芙乡并入白茆乡,隶属支塘区(李市乡亦属支塘区,坞坵乡属古里区)。

1957年9月实行撤区并乡,全县合并为44个大乡,1个县属镇。白茆大乡由原白茆乡和坞坵乡、李市乡的绝大部分合并而成。

1958年全县以乡建社,9月15日以白茆乡全境成立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和平人民公社。公社建立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下设生产大队6个,生产队42个。是年11月,经整社后划为10个生产大队,83个生产队。

1959年4月,实行公社、大队两级核算,全社划为14个生产大队(143个生产队)和1个渔业大队(3个渔业生产队)。

1960年12月,调整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规模,将一大队分设为和平大队、一大队,将十一大队分设为东十一大队和西十一大队,将全社143个生产队调整为176个生产队。1961年初又将八大队分设为沈闸大队和双庙大队,将十大队分设为高西大队和童王大队,全社共18个生产大队。将176个生产队调整为193个生产队,1个渔业大队,含3个渔业生产队。

1968年6月,成立白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起,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乡,恢复白茆乡建置。生产大队改称村,设村民委员会,小队改称村民小组。同时建立公社经济联合会,村建立经济合作社。

1992年12月,撤乡建镇,白茆乡改称白茆镇。

1999年7月,部分村进行调整合并。童王村与高西村合并为童王村,双庙村与沈闸村合并为双闸村,李市村与天中村合并为李市村,大闸村与石泾村、山河村合并为联泾村,渔业村并入市镇居民委员会。1999年截止,白茆镇已设置1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

玖、董浜镇建制沿革

第一节 民国前建置沿革

董浜地处长江三角洲。五千年前,即已冲积成陆地。夏时(公元前2000年)属古扬州地域。商代处勾吴北境。汉时属会稽郡吴县海虞乡。晋时,隶海虞县。梁大同六年(540年)置信义郡常熟县(是时县治设于福山),董浜为常熟东乡一隅。

唐《吴地记》后集载,常熟县划“积善、开元、太平、感化、南沙、崇素、端委、归政、双凤、思政、郭行、升平十二都”。思政在县东南,管都五,时吴王作离宫与西施游乐,征役不息,民思盛时之政,故名思政。董浜属思政乡。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钱陆灿《常熟县志》载∶“董浜距城三十里,街一道,居民百余户”,光绪三十年(1904年)庞鸿文《常昭合志》、陆友砚《北栾志》均载∶有陈氏子于田中得一墓砖,上书“唐贞元十四年(798年)葬季象先妻姚氏丽华字碧玉,于梅李之南十里长箔村”。1962年,16大队4队唐姓农民于岗身石厝内获罐两只,专家鉴定为唐代之物(现存常熟市文管会)。上述三例可证∶董浜早在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前即有长箔(亳)村建置。

北宋《元丰九域志》载,常熟为9乡(并去太平、郭行、升平3乡),3镇(福山、庆安、梅李),迄南宋宝镕,九乡之制未变。董浜仍属思政乡,曰蹈义里。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州,区划未变,改里为图,乡以下划场都、图,董浜一地属东三场28都、东二场27都。

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蜀人董逸溪,“历职台宪,累官至行省参政,元亡不仕,爱吾海虞山水,结庐长箔村浜左”,遂有董家浜之称(光绪三十年庞鸿文《常昭合志》)。又万历姚宗仪《常熟县私志》载,“新徐市,刑部郎中徐昌祚创,在徐市西南,临贵泾”。徐昌祚,工部尚书徐栻之孙,明万历年间,迁来董逸溪旧宅,故又有新徐市之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改“县”,划9乡45都,设44区(后为85区)483图,董浜隶思政乡。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常熟、昭文两县,昭文县辖五乡18个都222个图。清代中叶,旧有乡名置边不用,改划为场,昭文县分4场,以场统图。董浜一地分别为东三场28都、27都,东二场27都14图(西巷、陆店、竹丝),25图(雪沟、华浜部分、赵桥),21图(华浜部分,砚泾部分、永安);15图(站浜部分、砚泾部分),东三场27都24图(杜桥、小浜),东二场27都24图(小浜、金龙部分、红沙、联合),东二场27都2图(金龙部分),另有苏雪村,分属3个图,即东三场27都12图、13图,东三场28都20图。

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依两县都图区域,划35个市、乡,董浜、沈家市、天主堂合并为董沈乡。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董浜建置区划屡有更迭。1912年,董浜与沈家市、天主堂同为董沈乡。以河流、桥梁为天然境界,东邻徐市乡,雪沟塘以东部分,以顾沟、坟堂桥、朱大坝、盛巷为界;雪沟塘以西部分,以白宕桥、姚金浜为界;东北隅以晋家浜为界,浜北为徐市乡,浜南为董沈乡;正北五房浜为界,浜北为徐市乡,浜南为董沈乡;西北角以寺泾为界,与珍门庙、周泾口毗邻;正西岗身以天打桥为界,桥西为珍门、苏尖,桥东属董沈,经杨木桥迤西越金家坝抵枫泾;枫泾连接长亳塘,长亳塘南以园泾、钱坝泾为界,园泾北为董沈,南为白茆紫霞;正南以严沙泾为界,泾北为董沈,泾南为支塘。

民国18年(1929年)8月,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县以下实行区、乡制。全县共分15个区,由区辖乡,每25户编为闾,闾以下每5户编为邻。董沈乡、徐市乡同属贵泾区,序列第13区,区公所驻地徐市镇。

民国23年(1934年)4月,全县15个区改划为8个区。区以下,百户以上大村庄为乡,不足百户邻近小村组合成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不足百户的编入乡,全县划为260个乡镇。原董沈乡分为董浜镇、沈市乡、长亳乡、永安乡、红沙乡、望贤乡、逸士乡,同属支塘区,序列为第5区。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常熟沦陷达8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日,建立苏(州)常(熟)太(仓)、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两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民国29年8月(1940年)至民国30年(1941年)7月间,先后在常熟及周边县市建立了常熟县、苏州县、洋(阳)澄县、太仓县、沙洲县、虞西行署、无锡县等民主政权,下设区、乡。

皖南事变(1941年1月)前,常熟民主政权辖区北抵长江,南至锡沪公路,东至何市,西至福山,分梅北区、梅南区、吴市区、里睦区、何市区、长亳区。珍门、董浜一带为长亳区。皖南事变后,常熟民主政权分为梅北、雪长、吴里、江城四个区,董浜属雪长区。

沦陷期间,国民党曾自民国27年(1938年)9月起,在县西北组织常熟县政府,仍按抗战前常熟原有8个区的划分。县城及部分乡区被日伪政权控制。同年7月,伪政权参照民国18年(1929年)区乡划分法,划为15个区及35个市乡,各区、乡分设行政机构,董浜设有伪乡公所,隶支塘区公所辖。民国28年(1939年)3月,伪江苏省维新政府废除区制,改为县直辖乡。撤区后,并为31个乡。县城原设镇改称坊,原小乡改称村。董浜仍属董沈乡。

民国29年(1940年)7月,汪伪政府成立后,恢复区制,原31个乡改称31个区,乡名改作区名,在区以下设乡镇(原村与坊升级),乡镇编组保甲。

民国30年(1941年)1月,伪县政府变更区划,全县仍划为8个区及260个小乡镇(与民国23年(1934年)同)。7月至9月,日伪发动“清乡”,再次改划区乡,全县划为10个区,维持到伪政权瓦解。董浜镇、红沙乡、沈市乡、永安乡、望贤乡、长亳乡、逸士乡同属第五区,伪区公所设在徐市镇。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崩溃。同年11月,县政府撤销伪置区划,恢复抗战前8个区的设置。

次年5月,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划为82个乡、镇,并重编保甲。扩并后,董浜镇、长亳乡、永安乡、逸士乡并入董浜镇,沈市乡、红沙乡、望贤乡并入沈市乡,同属支塘区。竹丝乡、万善乡、珍门乡并入珍门乡,属梅李区。

民国37年(1948年)5月,原82个乡、镇,缩并为57个乡、镇,并分为甲、乙级,由县直辖。董浜乡为乙级乡,下设14保,199个甲,沈市乡设12保,152个甲。

民国38年(1949年)2月,全县改划为6个区,下辖57个乡镇。徐市区含支塘镇、董浜镇、沈市乡、周泾乡、徐市镇、何市镇、横塘乡、东张乡、吴市镇、小市乡。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建置沿革

1949年4月,常熟解放,县境建常熟县人民政府。县辖7区,49个乡、镇,董浜镇隶支塘区。时新濂村、葱林村同划董浜辖区。董浜镇计有竹丝村、望贤村、陆店村、站浜村、雪沟村、西巷村、新濂村、联合村、葱林村。

1950年3月,调整区、乡设置,县境划分14个区,辖218个乡。董浜、红沙、杜桥(曾为长亳乡)、新民(曾为永安乡)4个乡同属支塘区,竹丝、沈市两乡划梅李区。

1956年2、3月份,全县改划为梅李、练塘、支塘、吴市、古里、谢桥、沙洲、塘桥8个区,实行小乡并中乡,乡以下合作社代村。望贤、陆店在杨塘西部的土地划珍门,归梅李区。禾庄泾、钱坝泾以西部分划古里乡,盛巷划徐市乡。原董浜、杜桥、新民、红沙4小乡合并为董浜乡、杜桥乡两个中乡,同属支塘区,区政府设支塘。

1957年9月,县实行撤区并乡,全县划为44个大乡,1个县属镇。董浜乡与杜桥乡合并为董浜乡(大乡)。

1958年9月,全县以乡建社,陆续成立39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制,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是年10月,董浜成立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董浜人民公社),辖9个农业大队,1个渔业大队。其中300户以上1个大队,400—500户3个大队,500户—600户5个大队。下辖122个生产队,平均每个生产队39户,最大的68户,最小的18户,20户以下的3个队,20—30户31个队,30—40户38个队,40—50户35个队,50—60户12个队,渔业大队下设3个生产队。

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调整大队、生产队规模。全公社分为16个农业大队,辖196个生产队;解散渔业大队,其成员分别到农村落户。总农户5431户,总人口18193人,人均耕地1.638亩。为管理方便,全公社划四个片,董浜片为1、2、3、4四个大队,新民片为5、6、7、8、9五个大队,杜桥片为10、11、12三个大队,红沙片为13、14、15、16四个大队,各片片长由公社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

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董浜人民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下辖16个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1年9月,撤销董浜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董浜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4月,政社分设,实行公社改乡,乡以下大队改行政村,小队改村民小组。董浜人民公社改为董浜乡人民政府(另设公社经济联合会)。下辖西巷、陆店、竹丝、雪沟、华浜、赵桥、站浜、砚泾、永安、苏雪、杜桥、小浜、观智、直下(1992年改称金龙)、红沙、联合16个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

1994年3月董浜撤乡建镇,改董浜乡人民政府为董浜镇人民政府,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