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症的补阳还五汤,不仅能治中风偏瘫,这8种病也能治

 車馬風雲 2022-10-26 发布于重庆
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一个经典名方,具有补气、活血、祛瘀的作用。
创立这首名方的,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王清任,他在临床应用该方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所以把它记录在了自己的医学专著《医林改错》当中,成为后世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一个常用方子。
经过众多中医学家的临床应用,现在发现补阳还五汤不仅在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方面效果好,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认识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生)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
注意:原方是用来调理中风的,在用此方调理瘀血时,用量需要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黄芪,为君药。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气血的化生,使脾胃的运化能力加强,生成的精气增加。
而且黄芪还能补肺,可以增强肺的治节之力,通过肺的治节之力,让精气输送全身。
因为创立本方的王清任认为,中风之后的偏瘫症状,是因为身体精气亏虚,气血血瘀,瘀血阻滞经络所致,所以使用大剂量的黄芪来补气。
当归尾,为臣药,当归尾,也就是当归较细的那一侧,叫做尾部,中医认为当归尾活血作用更强,同时还能够补血。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川芎能够行气活血,桃仁、红花能够活血化瘀,四者为佐药,以增强当归尾活血的作用。
地龙也是佐药,善于活血通络,能够有助于将黄芪的气向全身经络散布,同时也有助于消除阻塞经络的瘀血。
总之,补阳还五汤,所针对的是中风之后,气虚血瘀,瘀阻经络,肢体瘫痪的病症。

异病同治——补阳还五汤还可用于这8种病的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并不是说一个方子只能治疗一种病。中医临床处方用药,主要在于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论治,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概括总结为一个证型。
中医认为,证型基本一致,即可用同一个方子加减予以治疗。所以补阳还五汤,作为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性处方,临床上凡是气虚血瘀的,都可以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
而且临床应用发现,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冠心病、脑损伤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导致的面瘫、高血压肺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证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是辨证论治这些疾病,而不是说这些疾病就一定能够使用补阳还五汤来进行治疗。需要临床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等,进行辨证后,确定是否属于气虚血瘀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