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荆为姓 丛生大地吐芳华  ▌管弦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10-26 发布于陕西

.

北京晚报 | 2022年10月26日

  ▌管弦

荆,是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叫牡荆。

  牡荆,山野处处有,常被樵夫伐作柴薪。没有被砍伐的,年久也树大如碗。

  牡荆用途广泛,除制作物品外,其叶、花、实、根、沥等均可作药用,且贵为上品。

  以荆为姓,集勤劳、朴实与智慧、高雅为一体,丛生大地,漫吐芳华。


  (五代)荆浩《匡庐图》

  牡荆图谱

  (五代)卫贤《高士图》卷,绘梁鸿孟光故事

  荆楚大地

  很早以前,牡荆和楚,是联系在一起的。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明了荆和楚的来历与关系:“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爽,故又谓之楚,从林,从疋(shū),疋即疏字也,济(荆)楚之义取此。荆楚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因为茎干坚韧,牡荆多被古人用来当做刑杖。牡荆丛生而疏朗,也就是“楚”。“楚,木名,荆属。”楚又称荆、荆楚。受牡荆做成的刑杖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楚字又引申为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那牡荆丛生而茂盛的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就因此得名荆、荆地、荆楚。据宋代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记载,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地荆山一带(约为现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建立荆国。作为君主的熊绎也被称为荆君。荆国的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荆氏,奉熊绎为荆姓的得姓始祖。荆姓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

  熊绎出身贵族,因其先祖之功,成为荆国君主。熊绎的曾祖父鬻熊是楚人始祖祝融的后裔,侍奉周文王,鬻熊去世后,其儿子和孙子、即熊绎的祖父熊丽、父亲熊狂亦侍奉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即位后,感念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忠心辅佐朝政的大臣们,就提拔他们的后代,“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封熊绎于楚蛮”,鬻熊的曾孙熊绎即被封在南方荆楚之地,得土地五十里,获子爵爵位。熊绎建立的荆国,至春秋初期,改名为楚国。熊绎也是楚国始封君。

  在荆楚大地上茁壮成长的牡荆,带来了荆楚之国和荆姓。

  其实,用牡荆做刑杖,唤做楚,只展现了牡荆材质坚硬的一个方面。牡荆可不用“楚楚可怜”,用不着以柔弱、凄苦的类似弱者的形象来让人怜爱。牡荆是强大的,其基因也强大。她天生为可用之材,用处很多,是制作家具、木雕、根艺等的上等用材,也是做柴薪、栅栏、蓝蒌、织物等的上好材料,还可作药用,有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祛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等作用。用牡荆花酿成的蜜,还能美容健体、润燥解毒、润肠通便、开胃健脾等。古代仙术里,更是奉牡荆为养生和疗疾的神品。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药学专著《名医别录》将牡荆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贵气而强大,是牡荆的天然本性。模样姣好、树姿优美、苍古奇特,又是上天给予牡荆的恩赐。但她却从不因贵、强、美而骄,反而低调沉静、纯朴踏实、任劳任怨。二、三月该长叶时,就长叶,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六、七月间该开花时,就开花成穗,开出明媚的红紫色;九、十、十一月间,是采实、采茎的好时节,她就以饱满有力的实和茎,为天下用。无论处于哪种时节、何种位置,她都游刃有余地生发成长,成就一番伟业,不显山不露水。

  所以,牡荆,格外耐看,特别经得久,一直被人喜爱和尊敬。

  披荆斩棘

  熊绎无疑天生就具有牡荆的好品性,是典型的牡荆性格。

  他所处的封地荆山,蛮荒而偏远,但他从不抱怨,而是尽心尽力地把荆国建好。他常常架着柴车、身着破衣,除去丛生的杂草,开辟荆山,“熊绎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而发展生产,扩大疆土,并与齐、鲁等国国君一同辅佐周康王。

  熊绎既忠诚扎实又智慧有趣,荆国建国之初,没有富贵之物可以向周天子进贡,他便就地取材、走特色之路,“以桃弧棘矢供奉周王”,以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另加他别出心裁用牡荆茎枝制作、编织的蓝蒌、坐椅之类做贡品。“桃弧棘矢”可辟邪,牡荆制作品又漂亮有用。熊绎的贡品常常令周天子眼前一亮,周天子更看重他了。

  天道酬勤,天道酬善。后来出自于南朝宋时期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后汉书·冯异传》的成语“披荆斩棘”,仿佛为熊绎而造。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艰苦奋斗,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

  熊绎遗传下去的基因,自然是优秀而精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品貌俱佳。牡荆,全经他们的手,展现出妙趣横生、美妙绝伦的模样。

  有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豪气冲天的北宋将领荆嗣。他常常率先陷阵,累立战功,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打仗这么多场,全为胜者,太不容易了。据载,他作战时还常常带上牡荆的枝条。平静时,用作指挥棒,在沙地上画作战图,在练兵场上指挥新兵训练。勇猛时,牡荆条可以成为挥向对方的“刀”。

  还有唐末五代时期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他曾为官,后罢官回乡,隐居太行山。在北方的崇山峻岭中,他曾樵荆为薪。在砍伐过程中,刀斧劈荆条给他启示,他觉得作山水画时,要融入披荆斩棘一般的骨力、魄力和魅力。他开始采用毛笔横扫,以坚凝挺峭、极有力度的笔力,融入篆隶书法的刚力,展现山脉之坚硬、山势之峭劲,令大山雄峻得仿佛用刀斧劈砍过一样,体现出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由此,荆浩创立了“大山大水,开图千里”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画技法“皴法”之“斧劈皴”的雏形。及至南宋李唐、夏圭等画家,“斧劈皴”被频繁使用。“皴”的本意指皮肤因受冻伤或受风吹而干裂,引申为中国画技法之一“皴法”,即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清代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书画鉴赏家李佐贤评荆浩之画:“皴用小斧劈,树石勾勒,笔如篆籀。”

  妙手仁心的清末医药学家荆中允(1849-1927)更是懂得牡荆,善用牡荆来治病。感冒、风湿、喉痹、疮肿、牙痛等,都被他用牡荆治好。荆中允自幼业儒,学识渊博,为人谦恭俭朴,能急人之急。年轻时以教书为业,中年时母病失治,便开始学医行医。他勤求博采,严谨求实,特别是对东汉医药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研究颇深。每次临症,他都审慎小心,投剂辄效,并好用单方小剂以取胜,他常说:“药兵一理,贵以约精,不贵广荒。”对前来诊病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并从不收取诊金。偶遇极贫之病人,还解囊资助。

  荆姓,就是这样,始终和牡荆在一起,缔造世间传奇。

  荆钗布裙

  牡荆,最有韵味的状态,还是成为“荆钗”。

  “荆钗”是古代汉族女子的一种首饰,使用时多安插在双鬓或发间,可固定发髻。古书记载,“古者贫妇以荆为钗”。牡荆枝条作钗、粗布为裙,成语“荆钗布裙”形容女子装束朴素。晚唐诗人葛鸦儿的《怀良人》,借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思念丈夫的情形,道出过这份贫素:“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满头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用荆条折成发钗别在头上,这样的贫穷人家真是世上少有。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穿着出嫁时娘家陪嫁的布裙,而这衣装现在已经没人再穿了。已经到了春耕该播种芝麻的时候,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已到丈夫归家之时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其实,最早使用“荆钗布裙”的,却是一位富贵女子。这名女子是东汉的孟光。

  孟光出身富贵,父亲是县上财主。本可嫁给同样富贵者的她,却看上了穷书生梁鸿,“非梁鸿不嫁”。俩人成婚后第七天,孟光摘下金银首饰,脱去绮罗之服,用牡荆枝条作钗,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南朝宋时期作家虞通之《为江敩让尚公主表》如是记载:“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

  所以,孟光用的,可不是“荆钗”,而是恋恋情怀、卓卓态度、堂堂格局。

  孟光婚前是否有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孟光这个名字,却是在她婚后七天被梁鸿取的。当时,梁鸿了解了孟光的品性和志趣,心生敬佩,倍感欣喜,便怀着尊敬的心情,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妻子的仁德闪耀着璀璨光芒。

  孟光不曾辜负过这个名字,她不仅创造了成语“荆钗布裙”,还创造了成语“举案齐眉”。彼时,梁鸿也在外打工,维持基本生计。每当梁鸿回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恭敬地送到粱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用双手去接。这种夫妻互敬互爱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成语“举案齐眉”由此而来,范晔的《后汉书·梁鸿传》记录了这个故事。孟光与梁鸿的故事之后,古代男子就常以“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用这样的称呼者,只是表面自谦,内心深处,多深藏着一种抑制不住的夸赞和暗喜。能够找到真正的“拙荆”,真的是抢到了宝贝,那是多少世才修来的缘分。这“拙荆”,品性好,又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且旺夫旺子。素净的穿着,难掩清雅高贵的气质。要知道,越是自信并真正长得好看的人,就越不在乎穿着,不需要穿金戴银,用牡荆做成头钗,插在发间,同样美丽。

  于是,牡荆一直走在理想的道路上,当我们仰望星空之时,当我们脚踏实地之际,她都在远方,光芒万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