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平衡调理

 雨雾迷朦 2022-10-26 发布于湖南

阴阳平衡:阴为负数,阳为正数,最佳状态是处于0,为奇点,不正不负。

一、阴虚

阴:体内水液,表现为口:口水,唇润;鼻子:鼻腔水润。

阴虚:缺水,水少了,口干,鼻子干,眼干,皮肤干,头发干。

阳:热。

克制热的水少了,吃了产生热的食物,身体会发热,即虚热。沾点补的东西,火就会上来。

虚热:手心、脚心、心窝烦热,即五心烦热;潮热:更年期女性。

养阴/饮食1:黑色食材:肾主阴阳,肾阴虚,有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豆

养阴/饮食2:白色食材:白萝卜,白菜,藕,特别推荐鲜藕煮水喝。

养阴/穴位:三阴交:肝、肾、脾的交点,上午9——11点,下午5——7点。

二、阳虚

阳,热。阳少了,容易感冒,早晨清鼻涕,痛经,手脚凉,怕冷。脾胃阳虚内寒:吃点凉性东西拉肚子,长期大便不成形,体湿重,大便粘腻粘马桶。

养阳:葱姜蒜,花椒,大料,桂皮

常常用来入药的有花椒、姜

1.花椒泡水:2粒红壳花椒,晚上睡前温水冲泡,泡一夜,早起兑入温水喝,只喝水,不吃花椒。

2.姜,姜枣茶:姜1~2片,红枣1~2个,泡水,驱寒,但容易上火。

可以改为泡脚:7~8片姜煮水,兑入水中泡脚,泡的时候出冷汗是很好的调理过程。可以改用姜精油。

温暖三件事情:动一动生阳,泡脚,艾灸(命门、大椎、肚脐)

穴位:阳池穴:手下弓时,腕关节最高点

三、阴阳两虚

阴阳两亏,失衡,手脚凉,老拉肚子,也容易上火,又火又寒:上热下寒、内寒外热,根源阳虚内寒,里边寒冷,阳气呆不住,只能往上跑,形成虚火,只能降虚火,引火归元。操作:每天睡前,泡脚、揉太溪穴、归元蹲

1.穴位:太溪穴,内踝骨边凹陷处,揉的时候放松,别弓脚,下午5~7点。

2.归元蹲:金刚坐,脚趾弓起来,前脚掌着地,拉伸脚掌经脉,刺激涌泉穴。

深度归元蹲:膝盖向两侧打开,一手心捂肚脐,另一个手背捂命门,坚持2分钟,左右手换边。

另外引火下行的动作:

1.搓涌泉穴,

2.脚趾石头剪子布:

脚趾抓扣——石头

大脚趾打开,四趾内扣——剪子

所有的脚趾打开——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