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3】《清宫上元节节俗研究》: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叶子20211208 2022-10-26 发布于吉林

张小李 东方极致 2022-10-02 06:31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2022135个

1822 《清宫上元节节俗研究》: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00:0028:40#每天一书

 关于作者


 

张小李,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2006年入职故宫博物院,先后从事网站编辑、图书馆古籍库房保管工作,专业研究领域为清宫史、民国出版史、博物馆信息化等,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

关于本书


 

本书的考据扎实,论述严谨,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从上元节的起源到发展,再到它对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影响,作者都作了细致梳理。尤其对清朝皇宫里的上元节节俗,书中作了详细介绍,让我们看到上元节背后鲜为人知的政治属性。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谈清朝以前,上元节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居于怎样的位置;

第二部分,谈清宫里的上元节节俗,看清朝皇室是如何用上元节为政治活动搭建舞台的。

图片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叫《清宫上元节节俗研究》。“清宫”指的是清朝的皇宫,而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代又叫上元节、灯节、春灯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我们会吃元宵、赏月、点灯、猜灯谜、放烟花、逛庙会、舞龙、舞狮等等。过完元宵节,这一年的春节才算彻底结束。

在我们的印象里,元宵节就是一个团圆喜庆的节日,但在古代,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有非常强的文化和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其实好理解,上元节有很多灯戏、灯谜、诗词和民间艺术表演体系,许多节庆习俗流传至今,这些都是传统文化里的一部分。但是,政治属性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先讲一个书里的故事。

乾隆五十四年,也就是1789年的农历十月,乾隆皇帝赐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当时它还是大清的属国,他们会不定期派人向清朝皇帝朝贡,清朝皇帝也会给朝贡的使者颁赏。阮光平为了表达对乾隆的感激之情,请求在来年三月亲自进京叩谢,在此之前,他先派遣使者进京朝贡。使者要从广西入境,广西巡抚孙永清安排使者先在太平、南宁一带暂住,等候乾隆皇帝的谕旨。

十多天后,乾隆皇帝接到安南使者进京的请求,立刻发布上谕表示欢迎,并且要求孙永清马上委派人员护送使者进京。而且,特别强调一定要在次年上元节前赶到京城。

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交通不便,虽然用了六百里加急传递消息,等孙永清接到谕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孙永清没有在接到使者后,立马护送使者进京,而是一定要等到谕旨后再出发,结果耽误了行程。乾隆皇帝为此恼怒不已,随后又发布谕旨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糊涂。批评完了,还是难解心头之恨,乾隆为了加重对孙永清的处罚,又扯出他的其他过错,罚了他两年俸禄。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乾隆皇帝一定要让朝贡使者赶在上元节前到京呢?

这是因为,乾隆皇帝每年都会在上元节这一天宴请外藩和属国,会有盛大的典礼和节庆表演。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朝贡的使者看到大清皇帝的威仪,既满足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虚荣心,也达到怀柔远人的目的。孙永清显然没搞明白乾隆皇帝的心思,只知道死板地按指示办事,结果受到斥责和处罚。

通过这个故事,你就能看出,上元节在古代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而是有很深的政治内涵。所以,历代的皇室都会把上元节等节俗高度典制化,用一种看似娱乐的方式,达到联系皇室宗亲、文武大臣,笼络外藩和属国的目的。

这本《清宫上元节节俗》研究的是中国古代上元节的历史,从上元节的起源到发展,再到它对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影响,都作了细致梳理,尤其对清朝皇宫里的上元节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它的作者张小李是学古代文学出身,供职于故宫博物院,主要研究清宫史和民国出版史。因为职务之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清宫档案,他广泛搜集了历代的上元节资料,还到当年清宫举办上元节的地方实地走访。

读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们对上元节的来龙去脉有一个通盘了解,还能学到许多有趣的节俗和古代宫廷政治知识。接下来,我会分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谈清朝以前,上元节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居于怎样的位置;第二部分,谈清宫里的上元节节俗,看清朝皇室是如何用上元节为政治活动搭建舞台的。

第一部分

好,第一部分,咱们先来说说上元节的历史起源。

上元节在中国到底流传了多久呢?说起来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汉代就开始有上元节的雏形,统治者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和庆典,会彻夜点灯。从那时起,灯就成为上元节的标配。

那么,汉代为什么会产生上元节?又为什么要在这天晚上点灯呢?有很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四种,书里做了详细介绍。

第一种说法叫“祭祀太一(也写作“泰一”“太乙”)说”。“太一”这个词,你可能听着有点陌生,但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太一是传说中主宰宇宙的神,最迟在战国的时候,就开始有人祭祀。到汉朝,有一位方士向汉武帝上书,说天神里最尊贵的就是太一神,辅佐太一的人是五帝。汉武帝本来就很重视对鬼神的祭祀,听了方士的话以后,他就把祭祀太一定为一项国家祭祀活动。

不过,当时祭祀太一的日子不是正月十五,而是在正月的上辛日,这个日子是在初一到初十之间。祭祀太一神当天,要通宵祭祀,彻夜点灯,这和后来上元节张灯、赏灯的节俗一致。所以,明代就有人指出,上元节晚上赏灯夜游的习俗,是从祭祀太一神的传统演化而来的。

第二种说法是“佛教燃灯说”。相传,佛教刚从印度传到中土的时候,面临本土道教的排挤。和尚为了立足,跟道士斗法,看谁的本事更高,于是点燃了经书和佛像。神奇的是,经书和佛像发出火焰和光芒,但是丝毫没有烧坏。佛教从西域传进来的日子,正是中土的正月十五日。东汉明帝笃信佛教,于是下令,这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头点灯敬佛。

第三种说法跟道教有关,是“道教三元说”。道教把一年里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三元”配“三官”,就是所谓的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道教徒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用来祈福、消罪和禳灾。上元节和中元节我们现在仍然在过,但下元节已经被慢慢遗忘了。

刚刚谈到的祭祀太一、佛教燃灯和道教三元,这三种说法都跟神话或宗教有关,那么,有没有相对世俗一些的起源说法呢?

有,那就是汉文帝为了庆祝铲除吕氏集团,把这一天定为与民同乐的节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的儿子刘盈即位,也就是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很自然地落到强势的吕后手里。汉惠帝二十三岁就驾崩了,新登基的是个儿皇帝,吕后从此更是独揽朝政,她的家族成员也都跟着鸡犬升天,一个个飞扬跋扈。

吕后病死之后,她的兄弟害怕受到清算,于是决定谋反。但是,刘氏宗室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人的支持下,成功地把吕氏家族给铲除了。平定吕氏之乱的日子,正好是正月十五。新登基的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吕氏,就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元宵”两个字怎么解释呢?在古代,正月又叫元月,而“宵”就是晚上的意思。元宵节的晚上,京城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汉文帝也会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从此以后,正月十五也就成为一个宫廷和民间普天同庆的节日。

关于上元节起源的说法有这么多,我们该相信哪一种呢?作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史实根据,上元节本身就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的,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宫廷与民间节庆活动相互融合的结果。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日,各种机缘赋予了这一天特殊的意义。

其实,这一天之所以会成为盛大的节日,还跟一项社会管理制度有关——从汉代开始,都市里就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禁止民众在夜间出来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专人站岗值勤。但是,把这一天定为法定节日之后,这天晚上会开宵禁,民众可以出来自由行动,这在古代是极为难得的,因此,它会变成了一个狂欢节。

在这一天,那些平时不能抛头露面的未婚女子,也可以破例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灯的机会物色对象,或者与情人相会,因此,上元节也被戏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不过,汉代只能算是上元节兴起的时期,虽然当时已经有节庆性的张灯活动,也特许老百姓在这天晚上出门游玩,但是,节庆活动还比较少。那么,后来这个节日是如何一步步变得丰富多彩的呢?咱们按照时间线索来捋一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没有大规模、跨地域的上元庆典,但当社会暂时安定下来,局部的节庆活动还是有举行的。比如,有人把灯做成鲸鱼的形状,惟妙惟肖,动感十足。当时还出现了咏灯诗,描写燃灯活动的热闹场面。另外,在荆楚地区,还会在这一天用豆子熬成膏粥来祭祀门户,端着粥登上房屋祈祷。据说,这样做是为了祈求来年蚕桑能够丰收,还可以借此驱逐老鼠,免得老鼠危害蚕虫。

到隋朝,国家暂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也有所发展,上元节的节庆活动非常兴盛,出现了角抵之戏。这是一种类似于摔跤和相扑的活动,两人角力,表演的时候,脸上戴着动物面具,围观的人男女混杂,不分贵贱,热闹非凡。但这种场面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认为这种角抵之戏,互相攀比,浪费大量财力,而且不讲究等级差别和男女大防,是不符合儒家伦理的。于是,他向隋文帝上书,极力反对上元庆典。隋文帝以生活节俭著称,于是,他批准了这个官员的奏折。

但是,到隋炀帝时期,情况发生了逆转,不仅重新举行上元节庆典,还出现了新的娱乐活动——放烟火。隋炀帝本人就有诗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描写烟火表演的场景。放烟火,也成为后来中国人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唐都长安是当时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号称有百万人口。上元节的庆典规模也非常宏大,而且,节庆时间延长,由原来的正月十五一天,扩展为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三天。

唐朝的皇帝都很重视上元节。耽于玩乐的唐睿宗,曾下令在宫里点燃百千灯火,连续看了四晚。夜以继日的宴席持续了一个月,后来在大臣的劝阻之下,才停办。

唐睿宗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非常喜欢过上元节。他会在宫里设宴奏乐,到处张灯结彩,同时举行游戏活动。其中一个游戏,是把成千上万颗锦荔枝撒在地上,让宫里的人去抢,抢得多的人有赏赐。有一次,唐玄宗觉得宫里玩得不过瘾,想跑到宫外夜游,结果被禁军将领劝阻了。《太平广记》里还记载了一个有神话性质的故事,唐玄宗在上元夜跟随一个叫叶法善的道士夜游,叶法善带着他飞到天上。他看到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长安城,不停地称赞长安城的繁华,后来落了地,宫里的歌舞表演还没有结束。

皇帝沉迷于上元节游乐,也把这种游乐推向了民间,变成宫廷和民间的联欢活动。在上元节这天,长安城的寺庙、道观、街道都被照得灯火通明,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唐睿宗时期,长安城安福门外还制作了20丈高的灯轮,用锦绮、金玉做装饰,上面点燃了五万盏灯,就像花树一样。还有上千名宫女和上千名民间女子盛装打扮,在灯轮下面载歌载舞三天三夜,这样的奢华场景以前从来没有过。因为放宫女外出看灯,还出现了宫女逃逸的事件,但这并没有影响皇帝、皇后出宫游玩的兴致。

唐朝上元节的奢靡之风,还体现在官员的互相攀比上。唐玄宗时期,杨贵妃得宠,杨家人跟着飞扬跋扈。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做了一百枝灯树,有二十多米高,把它们放在高山上,在上元夜点燃,据说相隔百里都能看到。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每年的上元夜,都要点上千支红烛围绕左右,显得富丽堂皇。

在宋朝、金朝和元朝,中元节和下元节一度被废除,但是,上元节却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且,节庆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

到明朝时,上元节庆典甚至持续十天之久,官员也都有上元节假。都城北京还形成了专门的灯市,这里白天是繁华的集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庶民百姓,都会来这里采购灯饰和烟火;到晚上,这里还有热闹的灯会,有各种杂耍和杂戏表演,这个地方因而得名“灯市口”,这个名字至今仍在沿用。

当然,节庆日也最能体现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有钱的人家可以彻夜点灯、燃放烟火,而没钱的人家里冷冷清清、昏昏暗暗,只能羡慕别人的热闹和奢华。

第二部分

好,咱们刚刚说了上元节的起源,以及从汉代到明代的发展。上元节的文化内涵和节庆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间,上元节是一个重要的狂欢节。但在宫廷里,上元节不只有精彩纷呈的娱乐活动,它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舞台,尤其对清朝的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清朝是满人统治,他们要想治理好庞大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就必须尊重和接受汉人的文化习俗。而上元节这个在当时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节日,当然是其中的重头戏。

大清皇帝把上元节高度典制化,每年的节庆都有相对固定的安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举办哪些活动、有哪些仪式,都是有章可循的。书里事无巨细地对清宫上元节节俗的各个方面都作了介绍,如果你想了解清宫里的规矩,或者想更好地看懂清宫剧,可以细读一下原书。

我这里想重点与你分享的,是清宫上元节里的三顿饭,分别是宴请皇室宗亲的“亲藩宴”、宴请文武大臣的“廷臣宴”、宴请外藩年班和属国使者的“外藩宴”,这三顿饭其实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看明白了这三顿饭,你就能大体搞懂清宫上元节到底是怎么过的,以及大清皇帝如何巧妙地通过节日,实现团结皇室宗亲和文武大臣、笼络外藩和属国的政治目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王朝经过了从崛起到兴盛,再到衰败和覆灭的全过程。上元节庆典举办得最隆重的是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时期,嘉庆时期是由盛转衰的过渡期。后来到咸丰年间,连皇宫圆明园都被英法联军给烧没了,再往后更是不断走下坡路,很多传统也就因此断掉了。所以,这里说的主要是康乾时期的情况。

三顿饭,咱们一顿顿来说。

第一顿饭,是在上元节前一日举行的亲藩宴,这顿饭相对比较简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皇帝的家宴,宴请的对象主要是皇族内部的至亲成员。在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清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满族尤其是皇族内部的团结。

那么,什么人有资格出席这顿皇帝的家宴呢?除了必须是皇族外,还需要是已经结婚成家的近支宗藩。在亲藩宴上,最能看出皇族人丁的变化,包括有什么人去世,又增加了多少人丁,等等。康熙和乾隆都很长寿,所以,能看到皇室人丁不断壮大的过程。

乾隆皇帝为了满足五世同堂的愿望,曾主动降低参与亲藩宴的门槛,他盼望自己的玄孙载锡能早点满六岁,这样就可以破格参与亲藩宴。到乾隆五十三年的时候,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第二年,乾隆已经78岁,是亲藩宴上辈份和年龄最高的人,所以,他不禁感慨,亲藩宴上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叔辈了。

亲藩宴虽然是家宴,但规矩毫不含糊,出席人员的座次要严格按照辈分和年龄排序,衣着的款式和颜色也都有严格的规定。上元节除了吃饭,还会赏赐糯米或者元宵给亲王、贝勒、公主、额驸这些皇族成员,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大臣,这种赏赐也是额外的恩宠。

好,说完亲藩宴,咱们再来说第二顿饭——廷臣宴。

廷臣宴最重要的功能是联络皇帝与大臣的感情,让大臣们能够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好国家。在顺治和康熙时代,就有上元廷臣宴的记录,但只是偶尔为之,没有成为惯例。到乾隆朝,上元节廷臣宴成为宫廷礼制的一部分,只有两种特殊情况,才会取消宴会或者调整宴会的日期。

第一种是发生军国大事。比如,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1786年,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起义。乾隆皇帝派兵到台湾剿捕,虽然连续取得胜利,但是,一直到1788年正月,都没有成功缉拿林爽文,所以,这一年的廷臣宴就取消了。到二月初一,成功缉拿了林爽文,宫里才另外举行了茶宴。

第二种情况是发生日食或月食,这在古代被视为天象示警,不仅皇帝要修身罪己,地方官也要自觉地低调过上元节,不能点放烟火、花灯,否则被人告发,就难逃厄运。比如,嘉庆十八年的上元节出现月食,按照乾隆年间形成的惯例,这一年就调整了各种宴会的时间和穿着服饰。有一个倒霉的地方官没有遵守规定,在上元节点放了烟火花灯,结果受到了处罚。

你肯定会好奇,满朝文武那么多人,什么样的官员有资格参加廷臣宴呢?

不同时期,情况不同。在顺治朝,出席廷臣宴的以武官为主,这是因为刚开国不久,要稳定政局,武官比文官更重要。到康熙朝,国家政治逐渐稳定,治国理政需要更多地依靠文官系统,所以,出席廷臣宴的囊括了整个朝廷的文官主官,宴请的规模也非常大,包括满汉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学士、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等。

到乾隆、嘉庆、道光朝,出席廷臣宴的都是正二品以上的高阶文官,以及部分的外藩和武将,宴会的规模小了很多,可能只有十多人,因此也叫“小宴廷臣”。再到后来的咸丰、同治、光绪朝,宫廷礼制逐步废弛,廷臣宴也就难以为继了。

廷臣宴除了吃饭、赏灯、观看烟火表演,还有一个重要活动是进行诗词创作。诗词创作分两种:一是皇帝创作的纪事诗,二是君臣之间的联句活动。所谓联句,就是由皇帝出一个七言句子,再由每个参与宴会的大臣即兴联上一句,每一句都要押韵,有多少人参会,这首诗就有多少句。能够做到高阶的文官,一个个都文采斐然,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乾隆皇帝尤其喜欢作诗,每年的廷臣宴,都要创作两首七律诗。这些诗除了表现欢度节庆、与大臣联情这些话题外,还有表达对官员勤政的希望,以及对农事、民生和战争的关心。他的诗里,多次提到跟农耕相关的内容,也有的是关心穷苦的或者受灾的百姓,还有在疆场上征战的将士。好,说完廷臣宴,咱们再来说说第三顿饭——外藩宴。

咱们在一开始就提到,乾隆皇帝为了让安南国的使者赶上上元节的外藩宴,不惜对大臣大动肝火。那么,外藩宴为什么重要?它又是如何举行的呢?

外藩宴的宴请对象是藩属,也就是藩部和属国。所谓藩部,是由理藩院管理的与清王朝有封藩关系的民族部落,主要包括蒙古、回部、西藏等。而所谓属国,是指依附或受制于清政府但又保留自己政权组织的小国,比如朝鲜、琉球、安南、暹罗等等。

藩部按照人数编定若干班次,每年各一班在年节的时候轮流进京朝觐,称为“年班”。清廷和藩部是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而属国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大清皇帝会给他们册封国王,而属国也会不定期地向清政府朝贡。随着清朝前期统一战争和反对民族分裂战争的推进,以及国力的逐渐壮大,清朝的藩部逐渐增多,属国也一度增加到四十多个,因此,出席上元外藩宴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作者指出,清朝皇帝有期待藩部和属国朝觐的强烈愿望,这一点在乾隆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果有外藩或属国使臣请求来京,他会让地方官员为朝觐的使臣提供通行方便,甚至还会让沿途各地的官员好好照料来访的使团。而一旦地方官耽误了使者的行程,往往就会受到他的严厉训斥乃至处罚。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那么在意外藩的朝觐呢?

他其实不是特别在意他们进贡的物品,而是在意边疆地区和邻国的政治稳定,当然,他也很享受“万国来朝”的景象。而上元节的宴会和庆典,是他实现怀柔和威慑目的的重要手段。

宴会上的热情款待、各种盛大的表演,欢乐的节庆氛围,都是在向外藩展示友好的诚意。同时,乾隆还主动学习各种语言,尽量做到不需要通过翻译就能与使者实现交流问候,用这种方式来拉近和外藩的心理距离。另外,还不断提高招待的规格,增加允许到访和出席宴会的人数,增加赏赐,这些友善的举动,都使上元庆典达到明显的怀柔效果。

在庆典活动中,清廷会故意安排一些盛大的灯火戏,来达到震慑外藩的目的。比如,有一个叫“万国春台”的节目,俗称“炮打襄阳城”。在节目里,会用震耳欲聋的火炮征服四方,用整齐的阵容和威严的气势,来震慑人心。这种柔中带刚的方式,可以实现武力所不能及的政治效果,让对方认识到清政府的实力,别生异心。

所以,你看,清宫上元节的政治用意非常明显。

结语

好,说到这儿,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我就为你介绍完了,咱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讲到上元节的四种起源,包括祭祀太一说、佛教燃灯说、道教三元说和庆祝平定吕氏集团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史实依据,上元节可能是多种不同因素叠加的结果。在此后的两千年里,上元节没有失传,相反,它的文化内涵在不断丰富,它的娱乐形式在不断变化,还诞生了许多动人的诗词、灯谜、民间故事和传说。

另外,我们着重讲到清宫里的上元节。对清朝的统治者而言,上元节不只是一个享乐的节日,它还提供了一个维系各种政治关系的舞台,包括和皇族宗室、朝廷大臣、外藩、属国的关系,因而,节日产生了特殊的政治功能。

最后我想说的是,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结的一条纽带。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节俗和仪式,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逛庙会、舞龙、舞狮,是元宵节里的仪式。当我们在感慨年味变淡、感慨节日无聊的时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仪式感。这时候,重温一个节日的历史传统,明白仪式背后的文化含义,会让我们更加珍视节日,珍视那些来自古老时空的美好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