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保护孩子自尊的妈妈,真值得所有家长好好学习。

 金苹果6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小明在小学三年级时,偷拿了家里的一百元钱去学校小卖部买零食吃。小卖部卖的零食多是一毛两毛的,孩子们拿钱去买的时候,很少有拿超过一元的币值。


老板怕担责任,就问了小明的班级,把这件事反馈给了小明的班主任。班主任也不知道是不是思维被定势了,既没找小明调查事情真相,也没打电话问家长原因,而是直接打电话,让小明的妈妈立刻去学校一趟。



小明的妈妈到校时,小明正低着头,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在老师的办公室。班主任一只手擎着一百元钱,一只手半垂着。一脸怒气。



见小明的妈妈到来,班主任把手里的一百元钱使着性子递过去,说:“给,这是你儿子从家里偷的一百元钱。”


小明的妈妈愣了几秒后,立刻微笑道:“老师,这不是偷的,这是我早上给儿子的一百元钱,他这段时间有进步,我奖励他的零花钱。”



老师虽然半信半疑,但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让小明进了班。



回到家,小明等着一顿打。但妈妈像没事人似的,今天的事一个字没再提,一如既往给小明做了饭,辅导了作业。



这件事一直到小明大学毕业,妈妈都从来没有提起过。



当然,小明也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而是像妈妈说的,越来越进步。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效应叫“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小明做错了事,妈妈没有给他贴任何偷的标签,而是用善意的谎言挽回了小明受伤的自尊,用一如既往的爱照顾小明的成长。所以小明下意识地知道自己要改正错误,要一心向好,要越来越进步。



小明的化茧成蝶,是不是好妈妈胜过了好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