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口子总吵架?那是《论语》没读明白

 公众号瓜豆Talk 2022-10-26 发布于河北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情人节的时候没有买玫瑰花,

“我不配在情人节得到一朵玫瑰花”

“我在他心里已经不重要了”

这不行,他已经不爱我了,得分手,得离婚……

“你就是不懂我!”

类似的抱怨,在两口子吵架的时候经常作为结束语,或者开头语。

所以,经常有人感叹:相爱容易,因为五官,相处不易,因为三观。

刚结婚那会儿,媳妇沉迷于一个叫《奔跑吧,兄弟》的综艺节目,还想拉着我一起看。

我觉得综艺节目没意思,纯属浪费时间,不如看两本书呢。

她劝我看综艺,我劝她读书,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后来,我意识到,我错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不能因为是夫妻就强求。

她追她的综艺,我看我的闲书,互不干涉,自得其乐,和谐。

毕竟,子曾经曰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前面两句,咱们都熟,唯独这第三句,我之前都没怎么琢磨过。

今天重新读《论语》,突然发现,“人不知而不愠”这个境界高啊!孔夫子老人家英明!

孔子被誉为“圣人”、“至圣先师”,这是后世对孔子的赞誉,但是孔子活着的时候,并不是很如意。

他空有一身治世的本事,但是奔走各国不受待见,他自嘲说“惶惶如丧家之犬”,在当时,他的治世理论不被接受,甚至妻子都嫌弃他,凄凉孤寂。

孔子自己用一生示范了何为:“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因为所学为己,即使不为人所知一样的满心喜悦而快乐,而不会愤世嫉俗。

对君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与快乐,不在于别人知不知道。学习而有所得,是自己的事。别人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

会有愠怒之心,是因为「为人」而学,而不是出自自己之真心喜爱。

上面说的“不知”是怀才不遇,我不被人知,自己有能力,但别人不知道,英雄无用武之地。

家庭矛盾,男女恋爱,职场冲突,根源都在于“人不知而愠”。

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也不是别人的中心,所以别人不懂你、不配合你,都是非常正常的。

不要期望被特殊对待,别难为他人,也别难为自己。

每当要生气的时候,换位思考下,你在他的生命中只是一个配角,不是主角、不是中心。

并在心中默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种瓜得瓜

END

种豆得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