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万年前的野牛肉什么味道?出于好奇,8位科学家切下来一块尝了尝

 科学知更鸟 2022-10-26 发布于河南

18到19世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掀起了一股淘金热,随后蔓延至北边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十几万梦想一夜暴富的淘金者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内,开始了艰苦而热烈的淘金之旅。

阿拉斯加有一条著名的金脉,被称为“黄金河”,很多淘金者在这里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

一百多年后,阿拉斯加淘金热渐渐褪去,但仍然有很多日子过得不如意的人来到这里寻找机会。

1976年,一名阿拉斯加淘金者在费尔班克斯市附近的冰层中发现了一具野牛尸体,便给它取了一个名字:蓝色宝贝。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这头野牛是蓝色的,它体内的磷与土壤中的铁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了蓝铜矿(一种磷酸盐矿物),使野牛的身体呈现出蓝色。

由于这具野牛尸体保存得非常完好,所以这名淘金者认为它一定很有价值,于是就联系了阿拉斯加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戴勒·格思里。

格思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兴奋,连夜带领一个团队来到现场,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清理掉野牛身上厚厚的冰层,发现这是一头早已灭绝的西伯利亚野牛。

西伯利亚野牛生存于最后一个冰川时代。冰川时代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的时期,被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来临时,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森林渐渐向南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皑皑冰雪,以及大片的草原。

一些长毛的大型食草动物很好地适应了气候的剧烈变化,在高寒的环境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北半球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比如猛犸象、长毛犀牛和西伯利亚野牛等。

西伯利亚野牛,又名草原野牛,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亚、白令陆桥和北美洲的大草原上。西伯利亚野牛能长到两米高,两角的角尖相距约1米,角本身的长度也能达到约0.5米。

再后来,随着北半球气候的重新变暖,冰川时代宣告结束,以西伯利亚野牛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食草哺乳动物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格思里团队在将这头西伯利亚野牛挖掘出来之后,对其表面皮肤进行了放射性碳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这头野牛生活在50000年前。那个时候,晚期智人才刚刚出现。

格思里还发现,这头野牛的脖子和背部有几处很显眼的伤口,说明它生前极有可能被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袭击过,甚至有可能直接死于那次袭击。

格思里进一步推测,那次袭击应该发生在寒冷的冬季,被袭击的野牛侥幸逃脱,却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死去的野牛迅速被大自然这台巨大的冰箱冷冻保存,身体内部没有被细菌病毒感染,所以才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格思里观察到,这头野牛的肌肉、骨头甚至表面皮肤都像是刚刚死去的一样。为了更好地保存这具野牛尸体,格思里团队立即给它做了防腐处理,并打算把它做成标本,然后放到阿拉斯加大学博物馆里进行展出。

1984年,这头西伯利亚野牛标本终于制作好了,它即将被放进博物馆里进行展出。然而,就在此时,格思里的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他想尝尝这头5万年前的西伯利亚野牛的味道。

为此,他专门举办了一个派对,邀请了几位同事前来共同品尝。他们决定从野牛的脖颈部位切下来一块肉,然后炖着吃。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部位的肉呢?格思里解释说:“我认为脖子牛排是个好主意。在它的颈背上,有一颗牙齿的碎片,似乎被狮子咬过。但由于野牛颈部肌肉的切断,那里的组织很快被冻结,即使在5万年以后仍然保持新鲜。”

格思里用刀把它切下来一大块,然后再把它放到一锅汤里。大约10个小时后,野牛肉熟透了,但还是有点硬。格思里又往锅里放了一些大白菜、芹菜、土豆、大蒜和姜片等,又炖了一会儿。

当天晚上,格思里等8位科学家一起享用了炖牛肉大餐。据格思里回忆,那顿晚餐让他闻到了强烈的草原风味,有强烈的牛肉香气,当然还伴有微弱的泥土味,比他平时在餐馆吃到的牛肉更加鲜美,也更有嚼劲。

那顿晚餐之后,8位科学家当中没有一个人出现消化问题,也没有其它任何的不适。

事实上,格思里既不是第一个吃远古动物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格思里之前,19世纪末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淘金者,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物资和食物都非常匮乏,西伯利亚荒野中的一些小客栈经常售卖一种冻肉。虽然这种冻肉不像普通的牛肉那样鲜美,但毕竟价格低廉,关键是客栈老板似乎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货源,这让其成为淘金者补充肉食的主要来源。

直到后来淘金者们才得知,这种肉是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肉。研究者认为,西伯利亚冻土带中埋藏着大约1500万头远古猛犸象。

在格思里之后,2011年,一名网红博主也曾在直播中品尝了已灭绝4万多年的猛犸象肉。需要指出的是,他在吃猛犸象肉之前,专门吃了一些抗生素药,吃完后还特意去医院做了检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