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有感:《雅舍谈吃》读来口舌生津

 阿榧榧香 2022-10-26 发布于江苏
一直很喜欢梁实秋先生的文字,精致优雅又不乏幽默风趣。这部《雅舍谈吃》是我学生时代就喜欢的散文集,当时我的语文老师还特意推荐了《美食家》,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梁先生在谈吃之余的旁征博引。读《雅舍谈吃》是颇有些后遗症的,学生时代尚自不觉,只是觉得母亲的手艺还有待提高,当然这只是私下里的想法,绝不敢对母亲提的,毕竟吃着人家的嘴就软了,何况母亲的厨艺在亲朋好友中间算是拔尖儿的,幼时我都不爱吃别人家的饭菜。后来再读这部散文集的时候,每每都会忍不住下厨试验几样,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总能自得其乐,好歹解了解馋,于是可以继续读下去。
《火腿》中首推的是金华,这也是全国知名的火腿品牌。不知道在北方的地位如何,至少在江南,绝对称得上是火腿中的王牌。我熬高汤的时候每每喜欢丢下几片火腿,总觉得没有火腿的高汤是没有灵魂的。从前华西有一阵子发物资的时候很喜欢用金华火腿,婆家总是一蒸就是一大盘,一煮也是一大盘,实在有些暴殄天物。瞧梁先生的火腿吃得就精致多了,让人“思之犹有余香”。最近东方甄选推荐山东老火腿,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素来但知金华,真不知道山东也出火腿的。冲着人家的品牌就下了单,这火腿不是用来熬高汤的,可以炒制、烧汤,小伙伴尤其钟爱夹在土司或手抓饼里。这种老火腿说白了颇有些像火腿肠,但用的几乎是谷饲腱子肉,只含有极少量的淀粉。不过,我还是更青睐金华火腿,这风味与别种火腿真是大不同。
《烧鸭》主要说的是北平烤鸭,原来人家在当地叫烧鸭,烤鸭是后来叫出来的名称。我们头一回去北京,就去全聚德吃了顿烤鸭,当时选的是前门店,并没有感觉到惊艳。于是第二次去北京的时候,选择了和平门店。说实在的,北京的烤鸭名气是大,但并不大适合我们的胃口,因此后来朋友热情相邀,而我则婉言谢绝。看了梁先生的散文,才知道原来烤鸭用的鸭子需要填鸭,就是用粗长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鸭嘴,还“用手紧紧地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的胃里”,难怪北京烤鸭吃起来这么肥呢。虽说“鸭一定要肥,肥才嫩”,但我还是更喜欢白云观那里的烤鸭,要瘦一些。可见,地道的当地美食,未必就人人喜欢。
《狮子头》是扬州名菜,在中国所有的菜系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淮扬菜。到扬州,我们是必然要找正宗的扬州餐馆吃一顿正宗扬州菜的,狮子头似乎每次都必点,每次都会换个吃法。扬州的狮子头大概如今已经推陈出新,有大狮子头,有小狮子头,有白蒸的,有红烧的……梁先生那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吃法,对于传统的狮子头我们并没有特别青睐,还是觉得有些油腻。倒是文思豆腐是每次必点的,也是我最喜爱的菜色。
读了梁先生的《醋溜鱼》,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去杭州吃的这道菜并不算正宗,醋溜鱼竟是不可加糖的,而我们吃的都带着甜味,对于不喜甜的我来说,对这道菜很难喜欢。看来,醋溜鱼还是要去楼外楼,不知道现在的楼外楼是不是做出正宗的醋溜鱼来。
《生炒鳝鱼丝》中介绍了鳝鱼的多种吃法,我们去扬州竟然没有吃“炝虎尾”,实在是件憾事,似乎我们在菜单上没有看到这个菜名?兴许是不经意间错过了,好在扬州离得不远,如果还有这道菜,总有机会再去品尝的。我少时很喜欢无锡的过桥鳝,父亲也很喜欢,每次都会点一盘,面上也可以盖浇,很香。做法是用油复炸鳝片,要反复炸上几次,溢出香味表面结壳的时候沥油,炒锅再上火炸黄,收汁以后淋麻油起锅装盆,上桌前还会撒一些白胡椒粉。我一直以为这道菜是无锡名菜,后来才知道居然是江阴历代的名菜之一,但我少时每次都是在无锡解馋的。后来在江阴虽然也吃到这道菜,但对于这种油炸的菜色已经没有那么喜欢了。
《汤包》算是一种大众美食吧,无锡小笼是极出名的,像王兴记、秦园小笼都很出名,但我的学生时候喜欢江阴扬子江的小笼汤包。虽说这道菜确实是无锡的名点,但锡城的口味过甜,反不如扬子江的更合我的口味。上海的南翔小笼也很出名,但汤汁不如无锡小笼丰富。也曾经在天津的时候特意去吃了狗不理,感觉也不是特别出色。梁先生推崇的玉华台汤包,估计如今已经没有了,但感觉这皮薄馅多“含着一汪子汤”的特色,与无锡小笼十分相似。
《煎馄饨》我小时候倒也是常吃的,大抵是第一顿是盛在汤里的,汤里放蛋皮或者碎肉,再把馄饨盛进去,很鲜香。到第二顿就吃煎馄饨了,虽然很香脆,但我不大喜欢这种口味,还是觉得泡在汤里的馄饨好吃。梁先生吃的馄饨汤是用高汤熬出来的,想来味道更好。但私以为馄饨本身味道就已经很丰富,高汤倒也未必需要。
《蟹》是美味,海蟹虽然近年来颇受追捧,但我还是喜欢大闸蟹。要说大闸蟹,自然以阳澄湖的最为著名,我们甚至还特意去阳澄湖去吃据说“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当然价格比在我们这里要便宜。吃蟹讲究的要“蟹八件”,全程都用工具肢解来吃。我则喜欢用双手执蟹,把蟹壳掰开,虽说野蛮了些,但觉得吃蟹原本不必这么精致讲究,反正吃完蟹自有一盆水供客人洗手。在自己家里吃蟹,就更不必那样讲究了,洗手台离餐桌就两步路的距离,泡上一点菊花,洗完手还自带清香。不在螃蟹的季节则以蟹黄入菜,有时候螃蟹多了吃不掉,我们就把蟹黄和蟹肉剥出来,做汤炒菜都很鲜香。其实太湖蟹也不错,比阳澄湖蟹价格要低一些。固城蟹也流行了好几年,感觉不如太湖蟹。很怀念我年少时候吃过的长江蟹,感觉比阳澄湖蟹还要美味,可惜现在已经吃不到了。
《笋》是很时鲜的菜肴,周边以宜兴的竹笋最为出名。但凡栽种竹子的地方都会出笋,按说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不过冬笋的价格着实的高,超市里售卖的所谓冬笋吃起来全不是那个味儿。以前倒是从浙江带回来的冬笋,大冬天在山上挖出来的,那真是鲜,不用十分厨艺,就是厨艺小白做出来也十分鲜香。春笋虽说也是鲜的,但比诸冬笋还是差了些。毛笋质地更粗,我向来不爱吃,不过做红烧肉倒也还行。春天还是细细长长的小竹笋堪可炒制和做汤,做油焖笋也不错。
读《雅舍谈吃》总是很容易口舌生津,委实是梁先生对于美食的描写实在太勾人的馋虫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