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强迫的意思

 昵称44943940 2022-10-26 发布于山东

在家庭咨询中,开明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这样表达:并没有强迫你的意思,只是提一个建议,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今晚为什么不多做几道练习题呢?——当然了,「做不做你自己定」。

这种表达背后的意图是值得肯定的。父母有充分的容人之量,不要求孩子完全服从:我们提供建议,作为一个参考,你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想法,自己决定这是跟孩子沟通时,特别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我认为父母需要掌握的话术。

但孩子的选择会让你失望,毫不意外。

他在测试你:「你说的哦?我真的可以?」话术说到这个份上,虽然挑不出什么破绽,可是对那些敏感的孩子来说,根本一眼就可以看透你的心思。甚至觉得有一点虚伪。这些漂亮话的背后还是藏着某种倾向性:是,你没有强迫的意思,但你也没有你说的那么无所谓吧?你多多少少还是表达了一些态度,希望我这样做,而不是那样。——他仍然从父母身上嗅到了某种偏好,或者规训:「这样」是好的,「那样」最好不要。

于是,他就要故意来一个「那样」。

对有些青少年来说,「那样」是什么都无所谓:抽烟,纹身,厌学……他未必有多享受这些行为,但他需要用这些符号证明他是自己,而不是父母特定期待下塑造的「某个人」。他要做那些他认为不被期待的事,这是一个证据,证明「我可以」:我有不遵从任何人意志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人必须先身体力行这样一种可能性,才能切身验证「我」的存在感。被隔离在家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从前没有隔离的时候,一整天可以待在家里不出门,连着好几天也没关系,很享受。你知道你只要想出门,就随时「可以」出。你可以,只是不出,那就是你个人的偏好。一旦可能性被剥夺,安上电子门磁,一开门就报警,哪怕它在道理上是必要的,你完全认同,但是在家的体验也会有微妙的差异。具体地说,就是莫名地感到心痒痒,每天看着窗外只想出去透透气。你明明喜欢宅在家,是的,但如果剥夺了另外的可能性,它就会强烈地困扰你。

所以,怎样表达「你可以」——准确地说,怎样让孩子确认「我可以」,这是长大成人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不是简单地诉诸语言,父母再怎么说不强制,随便你,你可以,不够诚实的态度都会被感知到。孩子需要通过行为亲自证实一遍,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常常做出在他人看来不明智的,甚至无意义的举动。无意义就对了。意义是别人的意志,他捕捉到别人认为有意义的方向,就往相反的方向去。你觉得何苦来哉,其实他也不一定舒服。但这种疼痛的碰撞仍有其必要性。他确认了他可以,他就摆脱了,自由了。

有的父母就问,那我怎么说才对?

怎么说,都有可能不对。如果一味地想避免这种碰撞,十有八九反而免不了。不如把它看做一个自然过程。父母免不了有他的期待,而孩子免不了就要反抗一回,这就是成长的方向。并不坏。舆论有时候为它赋予了一层道德意味,把父母说成可悲的控制狂,这并不公平。父母对孩子不可能毫无期待,何况那期待也可能是对的,只是时机没到。时机没到的话什么都是错的。

以前读古龙《三少爷的剑》,别的情节都忘了,就记得三少爷是武林中最著名的世家的继承人,天资卓绝,就是无心继承家业。最后索性装死,一个人跑到江湖上瞎混,摸爬滚打很多年,最后又回到家继承了神剑之名。莫名其妙。

然后我常常在一些所谓「二代」身上听到类似的故事:父母是某个领域的权威,天经地义地盼望孩子将来发扬光大。怎么可能?孩子年轻气盛的时候绝对不要听,就想干别的,「不要把你的人生强加给我!」父母后来绝望了,算了吧,懒得管他,爱怎么着怎么着吧。没想到二十多三十岁,兜兜转转,孩子又回到了父辈的领域,发现自己在这里才是最有天赋以及有兴趣的。

你说,这不是多此一举?非要走一圈弯路。可是这个弯路又非走不可。否则的话,他怎么判断做这件事是出于自己还是父母的意志呢?必须先把这件事连同父母的意志一起,先粉碎,再捡起来才能确定这是「我」的。我出于自己的意愿做选择,而非作为承载父辈期望的客体而活。

不要害怕那个碰撞。是很痛,那是免不了要痛的一回。做父母的也许会觉得很不公平:我也没有罪大恶极,却要承担那么多来自孩子的嫌恶。但这件事想通了也没什么,索性就大大方方承认:「我就是强加了自己的期待,怎么了?」你强加,他不接受,然后就吵呗。吵吵更健康。

你的期待有可能是对的,你认为适合他。但他也需要用自己的双脚,把其他可能性先走一遍。说不定走完一圈就会回来,跟你的期待殊途同归。如果你相信你是对的,就要有这个信心。

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理解了这一点,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不会旷日持久地,激烈地痛苦下去。对抗一段时间,往往会以父母的放弃告终。放下孩子,当然也是放过了自己。这个放弃在心理意义上是一次正式的确认,比嘴上说说「没有强迫的意思」要郑重一万倍。这是从情感层面切断亲子之间的最后一根脐带:「现在,你完全是自己了」。为了完成这次分离,前面必须经历对抗,对抗放弃对抗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的父母会说,我没有任何可对抗的,从一开始我对孩子就没什么期待。这种豁达看起来回避了痛苦,但也制造了新的问题——孩子找不到对抗的着力点,他该怎么证明自己可以不属于父母呢?父母说:我们对你本来就没有要求,你想干嘛都好,开心就好。我的经验是,孩子被如此宽宏大量地允许了,他唯一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就只有「不开心。除此之外一切选择都在父母意志的笼罩下:他们说我怎么样都好,我就只有「怎么样都不好」,才能证明我是我。

所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豁达。没有对抗,人就在虚无中对抗虚无。这是成长的必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