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术后影像学--腹部】TACE术后评估之(1)--普通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碘油栓塞术后碘油沉积的评估

 艾泽拉斯丶泰森 2022-10-26 发布于广东
前言

    治疗后影像学是一个较治疗前影像学更有挑战的领域。从影像学的角度,对病变治疗后是否好转、进展、恶化或好转,进展、恶化的程度如何进行判断,是影像医师需要掌握的内容。目前,影像学医师对这些内容往往知之不多,难以解释临床医生和病人提出的问题,不少的报告问题较多,甚至以“术后所见”搪塞。由此专题开始,不定期的学习术后影像学。学习的材料以孟俊非教授总主编、李向民、周旭辉教授主编的《疾病治疗后影像学丛书》为主,同时查阅疾病相关文献,加深对各种疾病治疗后影像表现的理解。

专题

    TACE术后评估之(1)--普通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碘油栓塞术后碘油沉积的评估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切除是 HCC 首选治疗方法,但仅有 10%~15%的患者符合外科切除条件。TACE 被认为是不能切除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不但具有确切疗效,同时也为患者行进一步肝切除及肝移植打下基础。
    目前已有能谱CT对TACE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估的应用,也可以使用肝脏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术后血流状态的评估。但是大部分医院达不到这个条件,普通肝脏CT三期增强的应用更为普遍。现有的研究认为,介入效果与碘油聚集程度有密切关联。
    1994年,日本学者提出,TACE术后碘油沉积评估可以分为四型,其中I型分为2个亚型:

Ia型:“蛋壳样“”沉积,沉积大于90%;
Ib型:致密型,完全沉积;
II型:部分沉积,存在肿瘤残留;
III型:沉积不良,散点状沉积;
IV型,无碘油沉积。

 2010年,Yang L等人根据术后碘油沉积差别将 HCC 病灶分为 5 级:
0,未有碘油沉积;
Ⅰ,病灶少于 10%有碘油沉积;
Ⅱ, 病灶少于 50%有碘油沉积;
Ⅲ, 病灶大于50%有碘油沉积;
Ⅳ, 病灶完全沉积。
TACE 术后HCC 病灶碘油聚集等级越高,介入效果越好。

不管采用哪个分型,在CT动态增强时,没有碘油沉积的HCC活性部分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增强模式。其他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TACE术后表现不在本期讨论范围内。

下次的术后影像学学习内容为:TACE术后评估之肿瘤复发检测、并发症检测。

参考文献:

[1]Nishimine K, Uchida H, Matsuo N, Sakaguchi H, Hirohashi S, Nishimura Y, Guo Q, Ohishi H, Nagano N, Yoshioka T, et al. Segment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ith Lipiodol mixed with anticancer drugs for no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llow-up CT and therapeutic results.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1994;33 Suppl:S60-8. doi: 10.1007/BF00686670. PMID: 7511069.

[2]Yang L, Zhang XM, Zhou XP,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umor perfusion and lipiodol deposi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J].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0, 21: 1841- 1846.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