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骆驼水囊”语言表达训练(第二部分)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0-27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1题。

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其耐渴能力是人和其他动物所远远不及的。意大利科学家普林尼提出的“水囊”说是解释骆驼耐渴的最早的理论。他认为骆驼的两个瘤胃,被众多肌肉带分隔成几个部分,使其起到“水囊”作用。在取水方便时,        ,以备口渴时用。然而这一理论被美国生理学家尼尔森推翻。他通过解剖发现,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的其余部分隔开,其个体也太小,起不到贮水器的作用。他认为骆驼耐旱的秘密在于经得住脱水,一般人在沙漠中失去12%以内的水时就会因中暑而死亡,而骆驼即便失水达到体重的25%,也只是减少体重,          ,何故?他解释说:人失水,血液就会变黏稠,所以人怕脱水;而骆驼失去的水并不是来自血液,而是其他体液和组织。此外,也有的学者认为贮存在骆驼峰中的脂肪可以氧化成水。还有学者认为骆驼排尿少,它的肝脏能将大部分尿素进行再循环,而不会造成尿中毒。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骆驼另一个重要的保水系统,它能降低呼气的湿润度,          。这个系统的关键部位就是骆驼得天独厚的鼻子,骆驼通过呼吸丧失的水分比一般动物少45%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20.①“水囊便可贮存一些水  依然能够生存  从而减少水分流失

21.示例:使用对比手法(1分),用人失水是失去血液中的水,而骆驼失水不是失去血液中的水作对比(1分),说明骆驼不怕失水的具体原因(1分),明确结论的合理性(或:使表达更加明确、严谨)(1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