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物悟德的三重境界

 红日东晴 2022-10-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红日东晴


厚德载物,本真在于有德于心,外化在于有载物之能、载物之质、载物之品。对于待人处事,这三种知悟往往对应着个人会有何等高度的德行。

A 物是我就是

偏爱某种色调或形态,若符合个人意愿则认定为好,不符合就认定为差;现实社会,我对谁有情有义,就会为其多付出努力和情感;对谁不慕,就会少些热情和往来,这本就是多数人眼中的人之常情。

对于人和事,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现有的情况,做出自以为应当的判断和作为,这就是常人所理解的常理。也就是说,根据物是而决定我的所知所能。

以物是而决定理义和人为,虽然无可厚非,但往往是有偏激和片面性的。个人根据自我心念和认知特别是个私喜好,对事物作出相应的评判,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和利己思维,由此作出的言行往往有喜有恶,并非完全做到公认的中和之义。

以短时的变化来决断,也会有失公允。俗话说,马行长远方显千里之能,日久相处才见人心之质。若以短时的物是来标定人性,往往目光和心思都不是宏远的,作出的决断也会成为影响人性的偏颇。在这种情况下,德虽有但不深远。

B 物非我亦和

参与团体活动,虽然有些人和事个人不是太应心,但是为了大局能够配合,最大程度以忍。物是不近人愿,或近远期都不能达意,但既能宽容亦能包容,虽然物非仍能大度而行。其实,太多人都会是这种状态。

不求最好,只求心安;不求精彩,只唯有之。就如有的人到外地旅游,虽然景致和旅行都不是很满意,但仍能坚持而往,心亦坦然,安慰自我最不济至少也曾经来过。

从大众、差不多、过得去、随大流,虽然不好亦不会太差,待人做事貌似随和,太多普通人会这样心态简单生活。但是,这并不是成功者应有的心态,这不是有大德之志。因为,与事无争,平推平拥,往往难成大事。

生活需要精心经营,无论是物是还是物非,都需要理智地去判断和抉择。比如,相助他人,必须选对的人、以对的方式去施行,若以东郭先生的愚善待狼,则难言有德。那些以和为贵的思维,确实不一定都会活得真从容和真潇洒。

C 我是物必是

所担之事,不论艰难险阻,只要我在必能有德有为、克难致成,可谓成者大矣。所面之境,无论是苦是乐,都能成竹在胸、勇往直前,既能成事亦能成仁,必为德行长远。

以厚德之心去践行有德之为,勇于做对的人、做对的事。天地人和,人才是最大的因数。率德而为,勤在自我,其他的都会成为有利之境。就如,在团队中德行高的人,会以自己的正能量和强威信感召他人,而引领正气;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正品修德勤学多为,子女就会志向高远且多有才华。

尊重往往给予强者。对于事态,拥有高尚的情操、必胜的信心和充足的把握,从容应对,在合规合德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实力赢得名誉、权利和财富,更会让他人所信服和敬仰。相反,弱者虽得他人可怜,但难得人性的壮美。可谓有能之德,方更实在。

德必配位。期待他人好,自己才能真正得好。以善仁之心待人待物,其实就是善美自心。洞观世事,德行加智行,做真善之举,尽人生之大责,让德行承载更多人生的风雨,化解更多人生的忧怨,成就宽心仁厚载物之所成,也就能收获人生的太多真情、欢乐和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