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江南書院 2022-10-27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代的知识分子们交个朋友往往会看重对方能不能与自己产生精神共鸣。

在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说了一句诗,旁边的人接下一句。

若是接得好,那么这个人便会夸赞,然后两人就会交谈下去,最后成为好朋友。

其实不仅如此,“对联”还作为一种“相亲的方式”。

文章图片2

古语有言:才子配佳人。

原来的时候不像现在这样自由恋爱,原来男女在成亲之前都见不到几面,那么如何确定对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呢?

这时候“对联”就派上用场了。

相亲的两人往往会在书信交流过程中写上一两句诗词,而从诗词中又能观察出对方的人品。

若是对方写得合自己心意那么这门亲事有很大概率就成了。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在宋朝时候发生的。

文章图片3

“江南有女初长成”

这则故事被记载在《宋史纪事本末》,讲述的是北宋一位富家千金“比文招亲”的事儿。

相传在江南一带有户富庶人家,这户人家的妻子仅仅生育了一个女孩,从小便是如珠似玉地疼着、宠着,舍不得她受一点委屈。

宋明理学讲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户人家可是一点都看不上,他们不仅让女儿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是女儿熟读《易经》、《论语》等书。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这位千金从小就钟灵毓秀,惹人喜爱。

文章图片4

等到女子及笄之年的时候,上门提亲的人家都快把府里门槛踏破了,可是富商却一概推拒了这些亲事。

原因就是女儿不想嫁人,她说看不上这些提亲的人家,都是一些纨绔子弟,只是听慕自己的才名和出身才来提亲的。

富商也觉得这些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就听之任之了。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府尹的公子也派人来提亲了。

文章图片5

这官府的公子可跟寻常人家不同,要是将人家得罪了,自己怎么在江南混下去呢?

于是富商就劝自己的女儿好歹和他见一面,起码给个面子不要闹得太僵。

为着家族考虑,女子答应了,两家约在了一座酒楼相看一眼。

看着席上的女儿与府尹的公子言笑宴宴、妙语连珠的,富商以为这门亲事敲定了,于是松了一口气。

结果女子回家之后却怒气冲冲地和父亲说:“我实在不想与这样胸无点墨的人再见面了,这位公子看着仪表堂堂可却是位不学无术的。父亲若是逼迫我嫁过去,我还不如一根白绫死了算了!”

文章图片6

富商听到女儿要寻死吓得不行,赶紧摆手说:“我怎么会逼迫你呢,既然不想嫁,那咱们就找个理由。”

这一家子寻思了半天,一致觉得“称病”是再好不过的理由了。

于是女子在回去第二天就说自己在回家的路上被风吹到受凉了,当天夜里便发起了高烧。

就这样“断断续续病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

文章图片7

府尹的公子再着急也不能逼着一个病人跟他定亲,没两个月就让媒婆去了另外一户人家提亲,和那户人家的小姐定了亲这事儿才算完。

可是不能公子一定亲,自己女儿的病就好了,这样也太明显了。于是富商就让女儿装病装了整整一年才好。

虽然解除了官府抄家的危机,但是女儿也错过选夫婿的最佳时机。

文章图片8

城中适龄的公子们早早就定下了婚姻,剩下的就是女儿也看不上,富商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看到父亲每日唉声叹气的,女子很是愧疚,于是她和父亲说:“今年正好赶上了科举,乡里县里都会有书生来咱们这。这些人大多家世清白且学识渊博,很合女儿的心意,不如就在这里面挑吧。”

文章图片9

富商见女儿有嫁人的心思了,非常高兴,后来就和女儿商量如何选夫婿。

可是一个一个地在这些书生当中选太麻烦了,所以一开始富商提出的是“抛绣球”。

这在古代是最常见的一种招亲方式了,但是女子觉得抛出的绣球不知道被什么样的人接到,未免太过于随意,所以她自己想了一种叫“比文招亲”。

文章图片10

“才女给出上联”

“比文招亲”顾名思义就是让参与招亲的书生们比试彼此的文采,文采好的就可以抱得佳人归。

可是具体的形式是什么呢?是比诗词还是书法还是画工呢?

最开始的时候,这户人家商量的是让书生们作一首诗词来表明自己的求娶之心,然后让女子过目,合乎自己心意的便可以定下亲事。

可是女子却说:“他们要娶我的心思都是一样的,无外乎就是想要入赘咱们家享受富裕的生活,就算做出多么好的诗词都是假的不作数。”

文章图片11

这番话很有道理,富商就问:“既然如此,那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女子说: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昔日司马相如落魄的时候,卓文君肯委身下嫁就是因为司马相如和她对过一首词。卓文君通过这首词认可了司马相如的才华,最后才成就了这一段佳话。所以女儿也想效仿当年的卓文君,我给出一句词的上联,请来求娶的人对出下联,若是合我的心意,我自然没有二话。”

富商向来溺爱这个女儿,听女儿这样说,他就赶紧吩咐仆人们去办。

文章图片12

在乡试开始前的半个月,富商的府里就放出了这样一则消息:今有小女已经碧玉年华,府中仰慕前来参加科举的才子们,特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天举行“比文招亲”。文采之最者,府中愿把女儿嫁给他。

这消息一放出来,江南就热闹了起来。

这户人家的小姐风姿绰约,在城中可是广有才名,当年府尹的公子想要求娶都没能成功呢!

所以“比文招亲”刚开始的第二天,前来报名参加招亲的人就已经十几个了。

文章图片13

等到乡试结束后,还有不少书生留在城中,为的就是参加这个盛宴。

在招亲当天,这些书生们都被邀请进了富商的府里,最终在一处书院里落座,要求他们当场作答。

管家拿出了小姐一早就准备好的上联,向书生们拱手说道:“我们家小姐给出的上联是'洞中泉水流不尽’,请诸位给出下联,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合我们小姐的眼缘就行。时间为一个时辰。”

文章图片14

“洞中泉水流不尽”这个上联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女子却有自己的思量。

她认为越是简单的诗句越是讲究音律和对仗,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深度,而词藻华丽的诗句反而会掩盖一个人真正的才华。

等到书生们陆陆续续地答完了,管家最后说:“最终府中定下的夫婿人选会在三日后公布,届时再请大家来。”

下人们将书生们所对的下联都整理好后就交给了女子过目,这作答的纸张加起来竟然有厚厚的一摞,肯定要看很长时间。

时间一晃已经过了两天。女子最终留下了三位书生所对的对联,并打算在其中做出选择。

文章图片15

“书生巧对下联”

第一幅下联是:高山松柏常年翠。

这幅下联看起来很是工整,采取严谨的对仗形式:“高山”对“洞中”、“松柏”对“泉水”,“常年翠”对“流不尽”。

营造了一个高山流水、清雅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清爽之感。

并且从“松柏”二字可以看出,这位公子应该是喜好风雅之人,并且品行高洁,使人信服。

文章图片16

但是这幅下联差就差在太烂大街了,世人都喜欢以“兰、菊、松柏”自比,可是真正能做到像“竹兰四君子”、“岁寒三友”这样的又有多少呢?

另外女子发现,这位书生其实并没有领悟到她上联真正的意思。

“洞中”、“流不尽”其实要表达是一种无穷无尽、源源不断的生机,所要体现的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希望与力量。

而“高山松柏常年翠”只是简单地将词语拼凑在一起,营造相同的氛围而已。

文章图片17

第二幅下联是:屋上炊烟滚滚来。

这幅下联的对仗也算是可以,但是“滚滚来”对“流不尽”却是让人觉得不工整。

并且书生写的“屋上炊烟”,这四个字让女子有些反感。

像上面说的那样,女子的意思是要体现事物的生机勃勃,而“屋上炊烟”则有两种感觉:一是用“炊烟”来体现一种家庭共同忙碌,准备饭菜的温馨;二是“炊烟”常常在塞外诗、征战诗中看到,体现的是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无论是哪种都不符合女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一点是,古代崇尚“君子远庖厨”,女子又是一位富家千金,对于做饭之事都是敬而远之的。

所以“炊烟”两字,真的是踩到了这位小姐的雷区。

文章图片18

女子拿起第三幅下联,上面写道:山间清风迎面来。

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她立刻就决定了:写下这副下联的人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不管是从句子的对仗、音律、用词来说,还是从句子的意境、氛围来说都特别符合女子的心意。

文章图片19

首先这幅下联展现的画面就非常好:重重峻岭遮天蔽日,忽而有一道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很好地与女子给出上联中的“蜿蜒的洞庭中,有一道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承接在一起了。

其次,“山间清风迎面来”也同样体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感。

于是这位小姐当场便敲定了自己要和写出第三幅对联的主人成亲!

文章图片20

后来这位赢得“比文招亲”的书生与女子在城中的湖畔旁相约见了一面,双方都很满意。

富商派仆从去调查过书生的家庭状况,发现他父母亡故,是婶婶带大的,完全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好学才参加了今年的乡试。

富商对他很是满意,于是立刻商量了两人的定亲日期,留下了一段才子配才女的佳话。

并且在后世中,这样的爱情佳话还在不断地上演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