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资治通鉴》//公元前310年

 飘落云中的叶子 2022-10-27 发布于广东

公元前三一零年好的,又开始阅读历史啦。只有通过这样每日分享,发布,我才能做到坚持,不然,一懈怠,就不可收拾。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张仪既然知道自己已经在秦不待见,当然得找出路,不能呆下去啊。去魏国,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比赖在秦国,被众人攻击,安全得多。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用一番大话套住秦王,秦王也是懂路的人,当然顺坡而下,把张放出去嘛。

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张仪的推断,也是准确,只有如此,他在魏国,还有利用价值吧。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这个说法,就把齐国劝退,看来,国与国之间,都是矛盾重重,相互防范,互相利用啊。

张仪相魏一岁,卒。张仪比苏秦,事实上证明,还是高明很多,起码,就得好死。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有人认为公孙才是挂六国相印的人,各有其说,只是这里没有如此记载而已。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作为谋臣说客,张,苏,公孙,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留名千年。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说张仪,公孙衍,苏秦等等人,是大丈夫,真正就看角度选取,也未必不能说。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三个“不能”,才能算得上大丈夫,那么高的要求,古往今来,也无几人吧?是之谓大丈夫。”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杨雄对于苏秦,张仪,也是只贬不褒,认为就是诈骗而已。其实,也是有点态度偏激吧。

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子贡的言谈议论,是为了解除动乱,而张仪苏秦之流,则是为了谋求功名富贵,相差简直云泥。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有才有德才是圣贤,无才无能就是庸人,有才无德只是能人。

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怎么,这里突然记录下来赵王的宠妃,古怪。

公元前三零九年再读一年,反正,这一年的记载,那么简单,只有一行字嘛。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