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食品添加剂神经脆弱是一件好事

 狐眼碌碌 2022-10-27 发布于广西

在下认为食品添加剂属于一个科学问题,本来科学问题不宜插嘴,但兹事体大,每天都要打交道,而且关系到身体健康,不好漠不关心。

但要关心也心虚。以前有个概念:科盲。我感觉自己就属于科盲,对许多东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量子物理,在一些人的嘴里,我听来听去,感觉它就是一度风靡的“意念移物”,是严新、张宝胜等“大师”的拿手把戏。有人说如果你晚上睡不着,那就是有人想你,发生了“量子纠缠”现象。这些说法都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酱油每天入口,但我并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有人说过去的酱油是黄豆做的,现在的原料是头发。的确有人收购头发而用途不明。中学时老师说物理是量变,化学是质变。但不管怎么变,头发都不宜入口,只适合用来吟诗,比如见到一个姑娘时背诵“待你长发及腰”。现在染发很多,想到五颜六色的头发要吃进肚里,心理那道关怎么也过不去。

专家说,头发制酱油,是将其水解后提炼出氨基酸,它的确符合酿制酱油的原理。但合法的还是要用黄豆酿制,使用“毛发水”属于歪门邪道,“毛发水”这种违法的添加剂厂家不可能标注在产品说明上。

现在引发的酱油添加剂风波,是合法的添加剂实行了“双标”,卖国内的产品有添加剂,卖国外的没有。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直是一个敏感问题,如果外国人把他们的月亮弄得更圆就算了,偏偏是我们自己把月亮弄得不一样,这的确让人受不了。

中枪的酱油企业很委屈,它是行业标杆,在添加剂的问题上,做得都比同行到位,却成了众矢之的,这不成了“枪打出头鸟”?要是这样,不如大家都比烂。再说在国内销售按国标生产,出口产品按对方国家的标准生产,这有什么错?出口一百个国家就有一百种标准,这怎么是“双标”?

想不通的事一定有阴谋。有人警告,唱衰中国酱油,是为了给岛国的酱油长脸。一瓶酱油藏着这么叵测的居心,令我不禁像枚乘《七发》中的楚太子,“涊然汗出”。

但要我说,当事企业对舆论的这种回应太过LOW。大家责难的是“双标”,你却辩解自己符合国标,人家说狗尾巴花,你说花尾巴狗。听起来是一回事,却不是一回事。

遇到这种负面事件,等于屎不挑不臭,不幸被别人挑了起来,要是实在不好正面回应,最好就是认怂道歉,任何自圆其说都在推波助澜,自毁形象。

道理很简单,网络是不太合适讲道理的地方,风口浪尖又是不合适讲道理的时候,顾左右而言它是不合适的方法,在不合适的地方、不合适的时间,用不合适的方法去讲道理,当年美国佬在朝鲜战场就犯过类似的错误。

回到添加剂的问题上。有人为酱油企业回护说“一分钱一分货”,国内也有按国外标准生产的酱油,只不过有点贵,你未必舍得买。

如果这是要为企业站队,也太过像“猪队友”了。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承认在国内销售不按国标生产的产品吗?而卖得贵,反证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不如出口货,坐实了把国人视作低人一等,只配享用劣等货。出口优先,“全球一体化”时就算了,现在已经内循环为主了,谁受得了!酱油企业学习显然没有联系实际。

食品添加剂的关键,是它本身不是食品,不属于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它就像结婚的彩礼,并不是婚姻本身,只是一种不得已加进食品里的东西。因为是不得已,所以不是加得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当然最好是不加。

一方面食品有保质、便于贮运、改善口感等种种要求,另一方面添加剂有害,要在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平衡,只好定一个标准,规定不能超过某个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它对健康是安全的。

这就带来了分歧:对于企业来说,按限定添加剂的标准进行生产,是它的底线,也是政府监管的依据;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希望没有添加剂,因为虽然每种食品都严格执行了标准,但各种食品每天吃进肚子,日积月累就是不安全的。这也是那些标榜没有添加剂的绿色食品、纯生态食品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种情形,跟环保的达标排放很相似。十几年前我当记者的时候,环保监管要求的就是企业达标排放。后来发现光企业达标排放不行,还有一个区域环境容量问题。河北成为雾霾重灾区,那些钢铁厂每一个未必不达标排放,但华北地区却成了最大的“服雾区”。所以现在环境保护的门槛就是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

与空气污染相比,食品添加剂直接入口,人们更为敏感。但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百毒莫侵,有些人“弱不禁风”,一个人不影响健康的添加剂容量是多少,安全服用量是多少,确定下来却很困难。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以前关心的是有没有超标,现在成了“哈姆雷特”:加还是不加,这是一个问题。人都生存在某个时代的河段。在这一河段,科学远没有昌明到取消食品添加剂,它还会很长时候存在。但这起酱油风波不无积极意义,它让人们对添加剂的神经越来越敏感,或者说越来越脆弱,而这恰恰是促进科技进步,包括社会进步的因素。

其他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