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支

 玖壹聚 2022-10-28 发布于河南




爱,是积累出来的,不爱也是。

——网络语

感情可以培养,但信任却只有一次,复杂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微妙的存在,而在这个信任缺乏的时代里,一些实在的、诚恳的,更是难能可贵,但说到底也仅仅是可贵而已,这种可贵用作表扬太虚伪,用作标榜太自以为。终归,那些值得相信的人和事情还是在经历中不断被验证着,最终或继续或了断。

自然是有人不会在乎太多的情感输出,也有人不在意信任的透支,在仅只一次的事件交易中,对于信任的利用本身就要最大化,所以,也就谈不上所谓“透支”,就像是那些诈骗的,他们始终遵循的只有一条铁律“贼不空手,骗不回头',要的就是一锤子买卖,谈感情就显得太过奢侈。

自然,这样的比喻比较极端,毕竟商业社会中,更多人看中的是信誉,不过即便是这种信誉来说,也是分类分层的,就像是有些商家会对一些大客户讲信誉,对于一些散户则随意,构不成影响的现实存在注定在一些呈现上处于被动位置,而每每那时,就会发现,不但主导权已经丧失,话语权也被被封禁,如此,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对等。

之前跟人聊天,“这段时间,我每天都给TA发信息,但过了四五天始终没有回我,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没有接下来了,也不用做什么。你又不是做营销的,非得要TA这一个客户,又何必那么作践了自己。”

相对来说,个体的存在,选择终归还是有的,没必要用一些漠然去消耗自己的热情,更没有必要用一些预测来指导期待的发生,很多事情,坏就坏在“我以为”上面,看看这个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看看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你还会觉得有些事情能够预测和可控吗?

沉闷的日子里,还是要学会从容,寡淡的时间里,总是要做一些能做的事情,因为可能等不到一些人的笑容,但去总有值得期待的黎明,说这是一种自我安慰也好,说这是一种自我催眠也罢,反正就现实中的更多场景来说,我是这样想的,也只能这样想。

看不透的是世界,猜不透是人心,既然如此费劲,也就不用过多焦心,生猛的人依旧要冲锋陷阵,淡然的人依然如是我闻,而并不在乎的人始终不会开启心门。

很多事情总还是含蓄一点好,因为现实已经太过犀利,一些表达也总归不需要那么直白,懂的人自然都懂。人与人之间的透支是存在的,个体与群体之间也是,放到更大的维度也是一样的,如果说《三体》中的“猜疑链”是不同物种之间的铁幕,那么同类之间的一些情感则需要小心翼翼的维护,坍塌以后,再难重塑。

有人养神,有人闭目,有人闷声发,有人腹中寡,寥落不堪之际,难免怅然于众生湎于这红尘裹挟,顺其自然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