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半夏、姜水半夏分不清?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10-28 发布于日本
2022-10-27 08:49·安安科普

居住在岭南的广东人对中医药的传承度和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咳嗽,会选择配几剂中药。在许多化痰止咳的中药处方中,大家会发现,半夏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比如:姜半夏、姜水半夏等,有的朋友会问,姜半夏和姜水半夏只差一个字,是不是同一种中药的不同叫法,功效有差别吗?

今日安安网邀请佛山市禅城区友薏药行执业药师、广东省药师协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特聘讲师黄敏为我们科普一下姜半夏跟姜水半夏的相关知识吧。

认识半夏和水半夏

1.历史沿革

半夏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而《神农本草经》中的下品药,一般是“多毒不可久服”。因此,自《神农本草经》起,历代的本草文献,均将其记载为“辛温、有毒”。

水半夏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广西民间曾有入药习惯。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栽培,产量逐年增加,随着正品半复的缺乏,水半夏开始销往全国各地。

2.半夏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3. 水半夏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鞭檐[yán]犁头尖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性温,味辛;有毒。 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主治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5-15克。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炮制品】清水半夏、姜水半夏、 法水半夏。

姜半夏和姜水半夏的区别

认识了半夏和水半夏之后,我们知道了两者生品均有毒性,很少内服,药用时出现在中药处方中的,以炮制品居多,比如:姜半夏,姜水半夏。

图一:姜水半夏

产地:江西

执行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

图二姜水半夏

产地:广西

执行标准:《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

通过以下表格对姜半夏和姜水半夏做个比较:

由此可见,姜半夏和姜水半夏是两种不同中药饮片,无论是来源、功能主治,还是检测方法等都是不同的,姜水半夏不可替代姜半夏使用。

使用姜半夏和姜水半夏需注意

1. 必须在正规的医院和药房购买和调配。

正规的医院和药房,有专业的医师和药师把关,能从每个环节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并能准确调配及指导患者安全使用。

2.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内容调配,不要擅自改变品名和剂量。

不同的中药饮片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主治,水半夏虽然用姜和白矾炮制过后,有降逆止呕作用,但是姜半夏的止呕作用更强,所以两者还是不能混用的。

再有,两者生品经过炮制后,姜半夏基本没有毒性,但姜水半夏,虽然毒性降低,在药性上仍是有毒。

所以,使用中最好谨遵医嘱,不要擅自将姜半夏和姜水半夏混用,或者改变剂量,以免影响药效,造成身体伤害。

3.不宜和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制附子)同用。

使用姜半夏和姜水半夏时,不宜同时服用含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制附子)的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等。)

4.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煎煮和服用,身体如有不适,马上联系药师或者及时就医。

“是药三分毒”,使用中药饮片也需要密切观察服用后会不会有不良反应,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保护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3.《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