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血性J 波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吴翠平书馆 2022-10-28 发布于内蒙古

马伟 贾邢倩 王凤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缺血性J 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心肌缺血超急期的心电图表现,及时诊断与识别可使心肌严重缺血得到更早的干预治疗。但目前国内报道的临床病例较少,现将我们近期收集到的2 例病例报道如下:
例1:患者男,56 岁。
以“心悸11 年,加重3d 伴晕厥”入院,自述11 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自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
入院前两日进食后自觉胃部饱胀感、恶心,随后意识不清(家人诉其间伴有四肢抽搐)持续5min 左右,患者醒后对发病期间无记忆,送当地医院作CTA 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为进一步诊断治疗转入我院,入院后作相关检查。

图片

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57bpm)。
心脏彩超:左房高值,左室壁运动欠协调,二、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运动松弛功能减低,室壁运动分析Ⅰ级,LVEF 54%。
心肌酶学及肌酐蛋白Ⅰ测定数值正常。脑部MRA 未见明显异常,颈部MRA 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第二天作动态心电图,从10 点开始一直为窦性心律,伴有房性早搏,ST 段正常,TV4~V6低平(图1)。
记录至0 点33 分40 秒时,可见ST 段Ⅱ、Ⅲ、aVF 导联开始抬高。

图片

(图2A),到0 点34 分10 秒(约半分钟后)ST 段抬高更加明显,出现明显的J 波,同时伴单个室早、室速(室速每组3 个至15 个),其频率180~190bpm,其室速形态不一,共21 阵次(图2 B、C、D);
到0 点36 分左右,ST 段逐渐开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图2E)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后,临床制定了抢救措施:
予抗血小板凝聚,稳定斑块,预防心肌重构,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扩冠对症处理,至出院前再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电监测仪监测)。请内陆专家远程会诊建议植入ICD。
图片
例2:患者男,50 岁。
以“间断胸闷、气短20d 伴晕厥8d”入院,2017 年4 月30 日早上7 点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持续30min 左右伴有黑朦、晕厥急诊就诊当地医院,入院后因上述症状发作频繁,于5 月5 日转入我院。入院后无症状发作,常规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图3)。
图片
入院后反复出现数次心室颤动,心电监测记录到ST 段抬高,J 波的出现伴随着室速、室颤的发生,其频率180~280bpm(图4 A、B、C、D)持续约1min 后ST 段开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图4E、F)。

图片

图片

图4 心电监测仪记录ST 段抬高J 波出现伴随频率180~280bpm,室速、室颤的发生

室颤发生时,均给予电除颤转复。多次心肌酶及肌酐蛋白Ⅰ检查数值均升高,但患者无胸痛不适,临床考虑与反复电除颤引起的局部心肌损伤有关,但也不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5 月19 日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RCA 优势型,LM远段局限性狭窄50~60%,LAD 近段不光滑,中段狭窄30~40%,RCA 近段狭窄70~80%,术中于RCA 置入2 枚支架。
术后继续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立普妥调脂,贝那普利抑制心肌重塑,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室率,到出院时观察再未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讨论冠状动脉因阻塞性病变或功能性痉挛时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出现J 波,或原来就存在的J 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成为缺血性J 波。其属于心肌缺血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
缺血性J 波发生机制为由于心外膜细胞缺血引起外膜Ito 电流增强导致动作电位Ⅰ相的切迹加深加宽,结果使心肌外膜与内壁Ⅰ相及2 相初期存在的明显的复极电位差,复极的这种离散度是心脏电活动处于不稳定的标志,同时还引起心外膜不同部位心脏细胞形成2 相折返,从而造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猝死。
缺血性J 波的临床可分为3 型:
①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的缺血性J 波,由于冠脉的完全闭塞引起长时间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大面积的急性心肌梗死,此时坏死区之间,坏死区与正常心肌,以及心肌坏死周围的缺血心肌之间存在着机械、电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与离散,可引起患者室颤阈值下降,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缺血性J 波也一样,其不仅在急性心梗时发生,而且出现的时间早,临床价值十分重要;
②变异性心绞痛引起的缺血性J 波,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可以单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亦可以在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痉挛,引发冠状动脉功能性“闭合”,进而引起严重的透壁性心肌缺血;
③冠脉造影与PCI 术中的缺血性J 波,在冠造与PCI 介入治疗时,可一过性减少冠脉血流,甚至造成血管的一定损伤,这些因素均可以引起心电图改变,也包括J 波的改变。
我们记录到的2 例缺血性J 波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其共同之处:
① 2 例均为中年男性;
② 其心电图无症状描记时均为正常或基本正常心电图,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
③ 其恶性室性心律出现均在ST 段抬高J波出现时发生;
④ 随着ST 段降低,J 波振幅逐渐变小,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⑤ J 波的出现均发生在下壁导联,例如第1 例患者反复的室性心动过速仅出现在ST 段抬高J 波出现的2 分30s 内,24h 观察再无ST 抬高J 波出现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力佐证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与ST 段抬高和J 波出现密切相关。
根据缺血性J 波的临床分型,我们记录到的这2 例患者,第1 例因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考虑可能为冠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J 波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第2 例考虑为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痉挛,引起冠状动脉功能性“闭合”造成透壁性心肌缺血,PCI 术后血供改善,缺血性J 波和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缺血性J 波不仅是心肌缺血超急期心电图改变,而且是猝死预警的心电图新指标,特别强调缺血性J 波、ST 段抬高、T 波电交替三者共存更是猝死最强的预警指标
总之,缺血性J 波不论单独出现,还是与其他心电图指标复合出现,都将形成心源性猝死不同级别的预警心电图标志
一定要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