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群现秦岭细鳞鲑视频,西安钓友怒了:钓二级保护动物还显摆?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10-28 发布于福建

秦岭细鳞鲑视频出现在钓鱼群

10月24日中午,几段钓鱼视频出现在西安的钓鱼群里,这本来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钓友们会互相分享钓鱼时候发生的趣事以及钓到的大鱼,但这几段视频却气得群内的其他钓鱼直接报警。

视频中的两名男子在秦岭黑河河道处垂钓,钓起了多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秦岭细鳞鲑,钓友们都很内行,一下就认出来的。其实钓到保护动物是事情确实偶有发生,但基本上大家都是赶紧放生掉,但这两名男子明显是在显摆,抓着鱼录了好久,而且视频中也没有显示他们将鱼放生回去,而且他们的钓鱼地点是黑河水源地和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这里是禁止钓鱼和捕猎的!

接到多名钓友报案后,民警迅速出击,因为证据确凿,信息明确,民警直接在保护区内将两名男子抓获。将其带回盘问后,两男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他们称只钓到了2-3条,而且都放生了。民警确实没有在他们的渔获中发现秦岭细鳞鲑,但从他们的装备可以看出两人是资深钓鱼人,不可能不知道钓鱼点是保护区的。

目前,针对案件还将进一步调查。

后续如何处理,我们肯定是不知道了。不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分布于中国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上游的溪流中,它们在1988年就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研究价值及其之高,至于为什么,后面会说。

秦岭细鳞鲑体长16.5~27.5厘米左右,身体呈现纺锤形,但两侧略扁。其背侧呈现暗绿褐色,身体的两侧是淡红色的,还有点紫色;到了腹部就慢慢渐变为白色。最明显的特征应该是它们身上上半部分有很多椭圆形的黑色斑点,这些斑点大小不一。

秦岭细鳞鲑之所以稀少,原因跟大部分濒危水生物种是一样的。乱砍乱伐导致树木大量消失,水土无法保留,大量被冲刷到河水中,日积月累减少了其栖息地,水资源的减少,也导致了一些区域之间的连接消失,秦岭细鳞鲑的产卵地被分隔开,对种群的繁衍造成巨大影响。

人类的滥捕滥捞也是主要的威胁,以前对捕鱼的限制很少,渔民会直接用电鱼网等对生态威胁巨大的工具大量捕鱼。

秦岭细鳞鲑分布于900-2300米的山麓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中河流是相对窄的,因此环境破坏和滥捕滥捞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比平原地区的鱼类更大。

秦岭细鳞鲑为何研究价值极高?

秦岭细鳞鲑在1961年才刚被发现,当时是由中国陕西潼关捕鱼队在渭河口偶然捕获的,被送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三门峡工作站鉴认后认为是新的亚种,一直到1966年才发表了该亚种。

但它们是否是有效的亚种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它们跟细鳞鲑属的其他物种的居住地是重叠的。支持者认为它们是冰河时代自北方向南迁后,留在这个区域的,这段时间是支持它们独立进化,形成亚种的,因此即使跟其他细鳞鲑属重叠,也是可能的;反对方则认为它们作为亚种似乎不够独立,分布地并没有固定,主要分类特征差异不大,其地理分布有连续性,因此不能认定就是独立亚种。

能产生争议,说明该物种在学术上研究价值极高,搞清楚它们的归属,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许多信息,甚至可以追溯到冰河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