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口系列】新一轮量价起升启动,中药颗粒有望维持高增长,四大赛道受益股一览(名单) 前言:前面在《中...

 云湖L 2022-10-28 发布于广东

前言:前面在《中药配方颗粒系列一》中我主要是从中药配方颗粒的供给情况和需求情况的角度聊了聊中药配方颗粒的一些简单的内容,本篇再来从行业现状和市场空间等角度补充一下其他的相关内容。

有些乡亲常问,虽然分享的东西不错,但不是我关注的点,能否提供别的内容,事实上,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老概目前的研报已经覆盖了70%以上的申万三级行业,也就是近160个行业,整理如下:

关于本报告,统一说明如下:
1)如有其他行业报告需求,可关注文末的检索办法;
2)文中涉及的「个股情报」均来自于各类机构的一手调研资料,文末有介绍;
重申下,所有的内容来自于公开的渠道(不是所有的公开渠道大家都能接触到),如果有涉及商业利益的,请联系本人调整。

本篇目录
1.行业现状
2.行业前景
3.市场空间
4.相关上市公司
5.独家核心提示

一,行业现状
1.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具备四重门槛
1)渠道
医院对于企业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认可度建立在长期的沟通、改进和磨合基础之上,进入难度大,但粘度高,准入后存在长期稳定性,如不发生特殊事故替换可能性小。根据《关于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的通知》:试点医疗机构为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先发企业具备明显渠道优势,在二级及其以上中医院先发优势表现更为明显。

2)品种

单张中药方通常涉及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材,其中哪怕一味药材的缺失也将对医生开方产生强烈不便,因此医院对于企业能稳定供应的配方颗粒品种有较高要求,品种的类型、数目及稳定供应能力是医院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指标。

3)质量

以往国家未形成统一炮制要求,营收几百万级别的小企业得以生存。随着检测水平提高,很多不符合药典标准的药品面临出清,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需遵循《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

4)产能及上游资源

上游资源方面,中药配方颗粒需与农业对接,需保证原材料的充分供给、道地药材的稳定性;工业生产方面,前期面临着长期的资本开支投入。中国中药为例,公司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加快配套提取基地建设,扩大部分重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前期资本投入极大。

2.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空间广阔,市场渗透率低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逐渐广泛使用,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旨在推进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规范化进程和研究工作。自1987年国家倡导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起,中药配方颗粒经过被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形成6家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格局、规范质量控制统一标准等,直到2021年正式结束近27年的试点工作。2021年4月起,逐步颁布近20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行业规范化力度逐渐加强。

截至2022年9月,国家标准一共颁布了三批,合计有200个品种,目前仍有69个品种标准处于公示阶段,还未执行。目前临床常用的配方颗粒品种大约至少400个品种,各个省目前也有省标品种正在备案过程中加速。目前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企业的国标备案进度接近200个。西南证券认为龙头企业在国标标准制定和炮制工艺上具有先发优势,市场后进入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备案及生产,并且在成本控制上新进入者并不具有规模优势。因为在国标切换窗口期能率先抢占市场,率先受益。

3. 配方颗粒占中药饮片市场占比提升

传统中药饮片对煎煮的要求复杂难记,并且在煎煮过程中无法对质量实行监控与管理,导致汤剂质量不均等,临床疗效不稳定。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规范化生产管理,严格按照GMP要求并进行理化检测,如:现代指纹、图谱等技术,不仅方便冲服和储存,还能满足中医临床配伍需求。

2006年中药配方颗粒占饮片市场比重1.2%,2009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已超10000吨,年销售额达十多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的6%。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不断深入,实现每年30%以上增速,产业化趋势逐渐形成,2020年渗透率比重实现12.8%。

二,行业前景

1.行业有望迎来涨价,集采风险较低

上游中药材迎来涨价,部分品种完成提价。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不少品种涨幅超过100%。据悉,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里有2600多种中药材品种,其中有超过60%的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本轮推动中药材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供需两端不平衡造成,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中药材需求量上升,动物源药材供给增长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异常天气增多对中药材产品造成极大影响,推动了中药材价格上涨,甚至上涨2-3倍。

2.资源属性决定其未来集采降幅有望更加缓和

对于未来集采的降幅考量:中药配方颗粒的资源属性决定其降幅相较于化药品种有望更加缓和。与化药的生产成本相对固定所不同,中药配方颗粒上游对应的是中药饮片及中药种植业。由于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其生产成本波动性较大。因此中药配方颗粒的资源属性决定其在集中采购中的降幅相较于化药品种有望更加缓和。

3.试点结束多家企业有望入局,共同推动患者教育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意味着参与企业不再受到牌照限制,由以往的牌照管理变成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必将吸引更多玩家参与。摆脱“试点”限制后,中药配方颗粒在市场开拓中面临的阻力有望显著降低,国家规划支持叠加多玩家同步进行患者教育,将共同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在医生、患者心中认可度的提升,扩大产品的应用频率、应用人群和应用疾病领域。

4. 纳入医保,终端放开,行业快速扩容

医保政策利好,配方颗粒覆盖范围逐步放开。配方颗粒等药品省级医保部门可以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把符合临床必须、价格合理、疗效确切等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中药配方颗粒支持政策的落地使医院采购意愿增强,采购数量稳步增加。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后,配方颗粒的适用范围从二级及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扩大至经审批或备案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方可使用,允许销售的范围大幅扩大。此外,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力争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的比例从81.29%提升至100%。2020年到2025年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从7.23万个提升到9.5万个,中医医院数量从5482个提升到6300个,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快速扩张,同时各地将配方颗粒列入中治率,纳入医院考核标准,有利于加强终端推广覆盖面,提振配方颗粒行业需求。

五,市场空间

2017年饮片加工业规模为2165亿元,2013-2017年饮片加工业规模年均增速为14.5%,预计饮片加工业2021-2025年能够维持10%的年均增速,经测算2025年饮片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目前中医诊疗人次占比总诊疗人次较低,且当下中医药受到多方面的支持,预计中医诊疗人次将持续增加,经测算预计医院端饮片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

2020年,配方颗粒收入在饮片(医院端)中占比为29.67%,2013-2020年配方颗粒占比医院端饮片规模年均增加3个百分点, 随着配方颗粒销售终端的放开,配方颗粒在饮片中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假设2021-2025配方颗粒占比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则2025年配方颗粒在饮片(医院端)中的占比约为39.67%,对应配方颗粒2025年市场空间约为500亿元。

五,小结及相关上市公司

小结:无论是从供给端来看还是从需求端来看,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都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相关规划的不断推进,以及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的不断完善,配方颗粒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相关上市公司:

为方便大家对我每天整理的题材、概念涉及的个股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即日起,我按照发布时间将每天涉及的板块个股做合集清单,方便大家翻阅,见下图。

特别说明:以下仅为部分个股,个股业务匹配度有差异,故表现有强弱、先后区分,故需进一步阅读对应的第三方独立「个股报告」进行筛选,但因版权方要求,「个股报告」仅在「内部报告」栏目提供。

PS:关于图片显示不完整
1)个股大家可以自己收集,关键还是看逻辑
2)图片较大,全部上传,清晰度不够
3)「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商业利益,不适合在公众平台发布

六,独家核心提示
「风口系列」和当下市场信息紧密结合,有人说只有提前获悉才能抢得先机,但我不这么看,扎实的逻辑才是股价的推动力,逻辑合理自然是市场认同,那就无所畏惧。当然,即便是风口,也要关注「「公司业务匹配度」的情况,也就是「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中的内容,只有关联度高才能有持续表现。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